|
|
|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教科研 > 科研论文 >> 正文 |
首先要打破神秘感
|
更新时间:2000/5/28 作者: 唐建国 阅读:6598次 |
|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力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是个体自我完善的前提。它被普遍地认为是人的能力中最伟大、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能力。甚至被认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创造力的培养,目前已经成为我们教育教学活动所面临的迫切任务。然而长期以来,一提到创造力,人们就习惯于将它与了不起的发明创造相等同,将其与“神童”、“天才”划等号。这种认识导致的直接恶果就是我们许多人都以为自己是凡人,没有什么创新创造能力,以致抑止了自己创造力的激发和施展。其实学校开展创新教育,也并不是为了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革新家、发明家。因此要想有效地实施创造力的培养,首先必须打破神秘感,在师生的头脑确立这样的观念,即“创造力,人皆有之。”
“创造”二字并不神秘,还包含这样一层意义,即一个人能否有所创造,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取决于他有无创新意识,取决于他的创新意识是否强烈。《学习的革命》一书告诉我们:“一个新想法是旧的成分的新组合。”“每当我们把某样东西说成是‘新的’的时候,我们真正谈论的是现有元素的独特的方式。”邓法本在《通向意识的三条路》中说过:“所有的画都是以只有三种原色的方式构成的,所有的音乐都是以未超过十二种音调的方式构成的,所有的算术表达方式,我们知道都是以十种符号构成的,所有电脑及其数位计算,都是由两个成分(0和1)组成的”。事实正是如此。将各种名酒巧妙地兑在一起,就有了鸡尾酒;将耳机与收音机一组合,便有了随身听;将公共汽车与火车的某些因素一结合,便有了地铁;将商店的柜台撤去,便产生了超市;王安与比尔·盖茨都是一流的电脑专家,只因王安公司一味地将电脑定位于办公室,而比尔·盖茨则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潜在市场——家庭,于是后者击败了前者。可以说,不迷信,不守旧,敢于异想天开,精于新的组合,善于独辟蹊径,这是几乎所有成功人士共同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品质。这也正是“创造”的奥秘所在。
据此,我们不妨为自己的创新教育作出这样的定向:一,要让“创造力,人皆有之”的信念深入人心。二,中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和群体比较的创力,为发展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奠定必要的基础。三,大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四,以上理念并不是靠着简单地灌输道理就可以一劳永逸的。创新的花朵,只有在长期有效的教学实践的催发下,才能逐渐孕育绽放。至于何为“有效”的教学实践,恐难找一套现成的固定的模式,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不可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规范学生的思维,不可让学生只是学会接受现状,不可让学生“进入学校像个问号,但离开时像个句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