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科研论文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教科研 > 科研论文 >> 正文
加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情感
更新时间:2001/1/2  作者: 俞峰  阅读:5759次  








情感(AFFECT)是人对客观与现实的态度体念。现代教学活动中,师生在围绕着教学材料进行认识加工和交流的同时,也总伴以情感体验和传递,如果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忽视情感因素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事实上,教学是一个情知交融的过程。随着人们对情感这一复杂的心理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入,情感在教学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师德品质。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自身情感的性质和特点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有句名言:“用爱来交换爱。”教育实践也证明,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教育成功的前提。人的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因此,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会激发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亲切感,从而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学。然而教师的爱又是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念的重要来源,学生取得进步时能得到教师的及时肯定和表扬,碰到困难时能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这些都会引起学生高兴、感激等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勇于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教师对学生的满腔热爱,关心爱护,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样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要求易转化为学生所需要的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中的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础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的地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它在教育中的作用不仅是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还对学生智力发展,对学生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其它学科教学和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比较狭窄,以为学校体育就是打打球、做做操、玩玩儿。而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如:喜欢户外活动课而不喜欢上体育理论课,在体育活动中又表现为怕吃苦、喜欢轻松的活动,不喜欢象(女)800米、(男)1000米此类的耐力项目等等。我认为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情感因素有关。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忽视情感教育的培养,甚至忌谈情感教育的培养。这种强求划一,抹杀情感教育的做法与现代人才多样化的要求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从根本上说这也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这已成为历史的教训。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主动发展,实实在在的发挥体育教学对学生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培养的特殊功能,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教学中确定情感目标

过去人们在分析教学过程时,总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于教学的认知系统,而往往忽视情感系统。事实上,教师、学生和教材既是构成教学中认知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也是构成教学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现象的三个源点。因此,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情感目标。如:

1)让学生处于愉悦——兴趣、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之中,为认知活动也为情感的陶冶创设良好的情绪背景;

2)让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获得各种积极情感和高尚情操的陶冶;

3)让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学习心向——好学、乐学的人格。

二、激发学生产生爱好体育的情感

㈠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碰到有的学生对活动不感兴趣,有的却过于兴奋。那么如何寻找到学生的最佳唤醒状态呢?我认为除了教师的爱,还需要教师善于控制把握学生的情绪,以自身的良好情绪感染学生。教师本身对体育教学工作要充满热爱,要积极投身于各类体育活动,在课内与学生一起参与练习(尤其是那些艰苦的项目),一起体会各种体育锻炼的甘苦和乐趣。例如我任教的高中班级里有一位学生,他个子小,人又比较胖。他对耐力性项目比较反感,每次进行耐力练习时,他不是提出胃痛,就是说感冒不能参加,或者就说脚痛。几次后我发现了这个情况,便主动找他谈心,从思想上加强教育,并告诉他耐力跑对自身心肺功能的提高和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于是在课中我和他一起进行各种耐力性的练习(与他一起分组地型跑、一起折返跑、一起分组定时跑等等)。渐渐地他对耐力性项目的练习不再像以前那样逃避,而是自己努力去完成,最终顺利地通过了国家体锻所要求的标准。

我们知道教与学是双边活动,而情感是联系双边的枢纽。教师通过表情、动作、语言的作用把体育课组织得有声有色,以牵动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感知和理解。在获得体育知识同时也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乐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喜爱的体育明星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故事以及学生喜欢的体育比赛的简单规则介绍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兴趣。

㈡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获得审美的心理体会。

在教学中,欣赏和感受应该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由于学生活动少,经验贫乏,教师应该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1.组织学生观看各种体育比赛,并借助幻灯、录像提供丰富多彩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它,了解它,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富有感情地接受它。使他们感到体育活动的天地有多么宽广,从而真正体会体育美的真谛。

2. 通过观赏体育雕塑,培养学生的情感,满足他们求知的需要,萌发他们的审美情感。

3. 组织越野跑,使学生感受和享受大自然的美,让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在他们的心里油然而升。

三、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

体育课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首先一定要在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的前提下进行。教师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自己的学生,爱他们的优点,关注他们的缺点,少一些责备,多一些鼓励和欣赏,激励他们在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中不断努力,最终成材成器。只有有的放失,有针对性地调节好学生的情绪,才能既使学生提高兴趣,又使学生全身心地愉快地投入到体育课的各种练习中去,并提高对付各种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愉快的课堂气氛,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感知作用和思维想象的能力,使学生产生更强的求知欲,获得教学上更大的收益。中学生已逐步懂得人与人的互相尊重需要一定的情感。不懂得尊重学生,唯我独尊,课堂就会显得冷淡,学生压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一个和蔼可亲的教师面前,在愉快、宽松、自由、“心理安全”的气氛中学习,自然会对该门学科感兴趣。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法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例如由体育委员做小老师,指挥课堂中的队列训练,而教师则作为学生站在队列里参与训练,或者由学生自己主持课堂中的游戏和小型体育比赛,学生担任裁判,而教师则作为练习者参加游戏和比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请学得较好的学生做示范,与教师一起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纠正动作,以减轻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心理负担,营造愉快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既能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㈡注意诱导激趣,运用迁移规律进行教学。

迁移所依赖的主要条件,是不同知识存在着共同的因素,在教学新课时,通过发掘新旧知识的因素,创设迁移情景,则可以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就如我在双杠屈伸上接分腿坐的动作的教学中,开始让学生学会屈伸上成分腿坐动作。之后,再让学生学屈伸上接分腿坐的动作。这样学生就能用原先自己已形成的技能来促进新的技能的形成。教师通过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悬念,造成知识冲突来激发学生求知欲。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的设计“思”,引导“思”,精心设计好迁移问题,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

㈢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教学效益。

一堂课中,不仅在起始阶段要通过情景设计,揭示矛盾,引入课题,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情景设计,使问题不断深化,让学生经常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各种矛盾之中,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精神。例如:我在一节市级公开课中,课的一部分内容是各种位移为零的素质练习。开始我让一名学生回答什么是位移和位移为零的概念,而后分组讨论确定每组各二个练习内容。学生通过开动脑筋产生了很多种练习内容。有大象走、兔子跳、单脚跳……等等。真是由于设计了良好的情景环境和同学们的自定学习内容,因此,学生练习兴趣很高,同时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发展,教学效果良好。

我认为,在一堂课中还应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力求使全体学生的学习都获得成功与收益。也就是说,我们教学活动要注意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再则,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及时进行合理的、行之有效的调节。不让不良情绪蔓延,创设良好的课堂情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各种游戏比赛,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迁移。而对于发生在课内的突发事件教师应该要有理智地驾驭自己的情感,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来感染在场的学生。

㈣结合教材有机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稳定的学习热情。

在学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体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渠道,体育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和自己所肩负的德育教育的重任,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结合我国国情和教材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稳定的学习热情。例如:我在一节区级体育公开课中,是初一的小学生,由于他们的身体素质较差,特别是奔跑能力较差。因此,在课中我引用我国抗洪赈灾的动人故事“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抢救灾民”、“抢运财产”接力比赛的方法,使学生在课的练习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知识在探索中才有生命力
    新世纪高中政治教师素质之探索
    为了民族的创新
    中学语文宜实行分科教学
    2000年高考上海语文试题的特点与对策
    浅析美术教学的教育作用
    关于概括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打破神秘感
    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学校管理
    高中语文教学不妨再开放一点
    新闻日历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3,941.41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