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网上阅卷(外)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展开
左侧用户区
《校友》刊物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校友家园 > 《校友》刊物 >> 正文
《校友》第36期
更新时间:2004/5/12  作者:松江一中   阅读:6943次  


我为周总理导航

(70届) 屠仲庭

夜,万籁俱寂,一面明月象一面镜子,悬挂在湛蓝的空中,皎洁的月光,水银般的撒在地上。树梢尖,屋顶上,象是笼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白天里龙腾虎跃的军营,此时显得格外的宁静,只有哨兵的身影伴着和谐的月光在地上来回地移动着。夜,静悄悄。

1975年的春天,我实现了童年时代的愿望,穿上军装,打起背包,离开母校,离开家乡,来到了祖国西北边陲重镇——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当了一名被誉为千里眼的雷达操纵员。经过半年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跟班见习,今夜,我第一次单独上机值班。晚风吹来,我感到有点冷。也许是这高原边疆一日三变的气候,也许是第一次上机单独上机值班,也许是这夜太静,我,冷得甚至有点发抖。

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了宁静夜幕,我一下子跳了起来,抓过耳机,只听耳机里传来了指挥所的命令:“开机,进入一级战备。”我心里忐忑不安,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按规定,进入一级战备有两种情况:一是发生战争,二是有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乘坐的专机经过。是……不容多想,我赶忙用最快的速度开动雷达。这时报务员、记录员、标图员都来了,一切是那样的神速且有条不紊。各就各位后,夜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雷达车上各种不同颜色的指示灯在闪烁着,电子发射管在发出轻轻的“吱——”的电流声,雷达上的航空表滴答滴答地走着。我瞪大眼睛,全神贯注地盯者荧光屏上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目标!荧光屏突然出现了一粒米大小的月牙形回波,两边稍亮,中间稍暗,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架大型客机。我立即向指挥所报告:01,287,040,382,95,(大型机一架,方位40度,距离382公里,高度9000米)……。飞机渐渐地飞临雷达的上空,虽然飞得很高,还是隐隐听到了飞机发动机的声音,这时对空联络机里传来了电码的呼叫声,我赶忙打开对讲机,只听耳机里传来了一个亲切而慈祥的声音:“你们常年在高山上辛勤工作,不畏艰苦,克服了重重困难,望你们继续努力。周恩来。”啊!是敬爱的周总理在出访途中发来的嘉勉电。我既激动又紧张,心揣了只兔子似的蹦蹦直跳。要知道在我们这条国际航线上,飞机飞出国境后,空中航线只有8公里宽,飞机只要稍微偏航就会飞出航线。按国际法规定,一个国家的飞机在另一国的领空飞行时只能沿着规定的国际航线飞行。如果飞出航线,就是对另一国领空的侵犯,后果不堪设想。我心里暗暗地下了决心,一定要掌握好情况,为周总理的专机准确导航,以保护专机的安全。

雷达巨大的天线,在月光里飞快地旋转着,指挥室里更是鸦雀无声,以至于记录员的铅笔在纸上记录时的沙沙声,报务员向上级汇报飞机坐标时电键的哒哒声都显得十分清晰。标图桌上,随着我一点一点清楚的测报声,在标图员的笔下出现了一条笔直的红线。

我第一次单独值班,就能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乘坐的专机导航,真是太幸福了。我丛战友的眼神里,看到了一种羡慕的眼光。透过荧光屏,我仿佛看到了周总理慈祥和蔼的面容。看到了周总理在机舱里伏案工作的情景。啊!敬爱的周总理,在这夜阑人静的时刻,当人们都已进入梦乡,憧憬着美好生活的时候,您在日理万机之后仍夜以继日地为人民而操劳着。您的形象就如巍巍珠穆朗玛峰那样雄伟、高大。飞机越过了喜马拉雅山脉。沿着国际航线,向着远方渐渐地飞去,荧光屏上的回波消失了。指挥所传来了关机的命令,旋转的天线停下了,电子发射管的电流声也休息了,报务员、记录员、标图员回营房去了,雷达车上只剩下我一个人,一切又回到宁静之中,但我完全沉浸在幸福里。我虽然离开了大城市,来到了祖国的西北边疆,生活环境是艰苦的,但此时只觉得心里美滋滋的。我只觉得自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只觉得周围的一切是这样的美好。

摘自《校友》2002.7第36期


新 的 起 点

——访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九三学社成员张永莲

<按语>

张永莲院士系我校1953届毕业生,中学阶段不仅品学兼优,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她全身心地投入了祖国的生物化学科学研究,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松江一中、为故乡松江、为上海人民增了光,添了彩。

日前,张永莲院士通过电话向母校全体师生拜年,并祝母校年年进步,岁岁昌盛。张院士的新年寄语代表着上万松江一中校友的殷切期望。

今天,我们把《联合时报》2月8日头版介绍张院士事迹的文章《新的起点》推荐给全体一中校友,让我们大家以一中人而自豪,以一中人为自励,在新时代中,找准新的起点,团结拼搏,奋勇跃向新的高度!

在不久前新当选的两院院士中,上海有6位,其中唯一的一位女性是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张永莲,这也是自1991年以来十年中上海唯一的一位新任女院士,因而格外引人注目。张永莲性情爽直,勇于求新。几十年在书桌前和实验室里默默无闻地工作,她并不感到枯燥乏味,因为每天的工作都是一种探索,一种新的追求。

今年66岁的张永莲长期以来从事雄激素作用原理的研究,而当进入男性生育调控这块研究的新领域时,她已经60岁了,正是凭着她那顽强的孜孜不倦的心态,近年来在附睾精子成熟新基因研究上获得重大突破,发现了13个有关新的基因,并找到了其中一个基因的某些功能,为人类未来男性避孕药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她的论文在去年美国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圈内人士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张永莲介绍说,目前女性避孕药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副作用,因此男性避孕药研究成了世界上一个重要课题。男性的附睾基因控制着精子的运动,从附睾基因研究着手,掌握与调控精子运动方式,最终使男子避孕没有任何后遗症,这将对人类的计划生育与健康发展产生重大作用。难怪美国的《科学》杂志在发表前一星期的新闻发布后,世界上许多著名媒体竞相采访报道了她的科研成果,张永莲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

张永莲1957年从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分配到中科院生化所已经有44个年头。她说,在这40多年中,她下过农村,到过工厂,也在食堂里干过,以后经历了20年的放射生物学的研究。而真正在科研上做出一点成绩,还是在这20年的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和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重视,是培育个人科研成果的最好条件。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的成果。

张永莲的科研成果,不仅仅取决于她有求新逞强的性格,更在于她的一份拳拳的爱国热心。1997年美国招聘她去当长期副教授,还允许她带上四个中国留学生同去,让她管理20多人员,待遇当然比国内丰厚得多。但是她想,中国人不能老是做人家发现的基因,我们难道不能自己去发现基因,让外国人做我国的基因研究吗?于是她毅然地留在了国内,走自己的创造之路,虽然当时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科研经费赤字达到了16万元,但还是艰难地走了过来。她笑着说,当然我现在的经费是多了。张永莲因雄激素作用原理研究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又获得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

当谈到她当选院士有何体会时,她显得非常平静。她说,当选院士也许算是一个机遇吧,对于自己来说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今后的路还很长。她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尽快地转化为应用领域,为人类的计划生育与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她认为,既然当了院士,不能把自己局限于个人狭小的工作范围,国家给了我荣誉,我当回报于社会,要更大限度地为他人,为科学事业,为社会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新的起点还刚刚开始。

摘自《校友》2002.7第36期


杭州一日游

吴仲炳

壬午春分次日(3月21日),一中退管会租车组织离退休教职员工,赴杭州一日游。杭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名胜景点众多风景如画的旅游城市。但时仅一日,因此,我们不进灵隐山门,不游逛西湖,不拜谒岳武穆墓,去观赏新辟的的云栖竹径、吴山大观和历史古街清河坊。

晨嗓中车上沪杭高速公路,放眼两侧翠绿田野,在金黄菜花,红瓦粉墙农舍映衬下,景色艳丽诱人。

车入杭垣市区转而沿钱塘江岸边行进,钱江如练,往来舟揖首尾相接,宛如江上卧龙。

车停云栖山山脚,我们循径攀登,径上工人正忙着清扫夜间落下的枯枝败叶,三五匠工在铺砌径边的下水沟渠。山坡翠竹似海,“竹径”由正此得名。耸立径侧两边的古木均有树龄树种的碑记。一株古香枫高入云霄,枝叶繁茂,树龄一千一百多岁,五六百岁树龄老不可胜数。据史籍所载,这里原有吴越王建的寺庙,可惜解放前已倾圮。现沿径建有洗心亭、双碑亭等供游人歇脚观竹,遇雨亭相传系康熙玄烨游山到此适遇雨,他在此憩息作诗,后人把他的诗作勒石建亭,故名“遇雨亭”云。今亭系重建,颇宽敞,设有多张竹椅、竹台。我们坐竹椅,围竹台,联系此亭聊谈玄烨於康熙四十六年( 1707年)南;辽到松江,登宗山,品尝兰笋,御书“兰笋山”三大字,亦勒石,碑竖于西佘山宣妙寺前,供人鉴赏,可惜在十年动乱时期被无知愚民送进石灰窑的故事。 午膳后登吴山

吴山山体伸入市区,山高约百米,登山四眺,西湖,钱塘江,杭垣全市尽收眼底。银杏、香樟、枫香等乔木,郁郁葱葱满布山间,高龄古木俱已立碑保护。旧时山上庙宇林立,算命,测字等迷信行业摊头很多,解放后破除迷信,山上曾冷落一时。改革开放后发展旅游业,山上建筑进行大修,恢复“吴山大观”,辟为新的旅游景区。相传山上有杭州城隍庙,供奉明永乐(1403——1424年)时浙江按察使周新。周新治浙政绩卓著,他雪冤狱,破奇案,惩贪吏,治剧盗,赈灾民,深得杭州人民的崇敬,尊奉为城隍。时华亭人叶完人任钱塘知县。周新为了考察宗人的操守,乘宗人外出,潜入其室察看,见厨中惟银鱼一小碟,携少许去。明日召宗人到他官署共食,食后用他的仪仗队为先导,送宗人回归县衙。沿途宣扬宗人廉洁事迹。这事轰动抗垣全城,自此松江人叶宗人被荣称为“钱塘一叶清”。(《明史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 查看所有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校友》第42期
    《校友》第41期
    《校友》第40期
    《校友》第39期
    《校友》第38期
    《校友》第37期
    《校友》第35期
    《校友》第34期
    《校友》第33期
    《校友》第32期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01.56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校园开放日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