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祖国早日统一”千名学生签名活动在我校举行
为纪念江泽民总书记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发表五周年营造良好氛围,帮助广大青少年了解台湾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现状和未来,3月10日下午,团区委在我校食堂举行了“助祖国早日统一”的千名学生联合签名活动(我校高一、高二全部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通过此次宣传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受到一次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教育.进一步增强‘“祖国统一人人有责”的信念。
邢丹萍
我校隆重举行综合楼落成典礼
在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时节,我校于四月二日举行综合楼落成典礼。
参加落成典礼的领导和来宾有:区委金杏兴副书记,区人大张金泉主任,区政协池洪臣主席,山兆辉副区长,区政协倪映文、陈庭贤副主席,统战部王美新部长,建委谢益先书记;教育局盛小盈局长,经杭良、项东方、章高林副局长,纪委朱晓华书记;茸北镇党委马凌云书记和费正杰镇长;上海开天建设集团金裕龙董事长;开天集团二公司谢建国经弹。出席典礼仪式的还有松江一中校友会季永洲会长,黄伯路副会长和松江一中顾问朱献成、辛冠东同志。
上午十时正,典礼开始。王仪校长首先致辞。他代表松江一中全体教职工向参加落成典礼的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他说:“呈现在我们面前
的这幢造型优美、别具一格的综合楼是一九九八年十二月破土动工,今年三月竣工的、总面积为2045平方米。最高点距地面32米,经验收已被评为优良工程。综合楼是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直接关心下,由区规划局规划,区计委立项,区财政局拨款100万元,茸北镇赞助100万元,经松江区建筑设计院设计,开天集团有限公司垫资,开天集团二公司承建的;该楼的老楼部分是区教育局拨款并组织施工队伍进行内外重新装修的,现在新楼、老楼两部分已融为一体,成为松江镇建筑群体中的一个令人注目的亮点。”王校长最后说,“在我们教师中经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理解比什么都重要。’领导和社会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正体现了对教师的理解,对教育工作的理解,我真诚地感谢这种理
解!在感激的同时,我们一中的全体教职员工也决心以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针,在上级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积极、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把松江一中办成一所具有自己特色的高质量的区重点中学,以报答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则我们的厚爱。”
在热烈的掌声中,顾亚丙总支书记和王仪校长分别向赞助单位赠送锦旗,“尊
师重教,功在千秋”八个大字闪闪发光。接着,赞助单位—一茸北镇党委马凌云书记,垫资施工单位、开天集团金裕龙董事长,盛小盈局长和山兆辉副区长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山区长勉励一中全体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党和人民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山区长还表示,要继续关心一中的硬件设施建设,“风雨操场”已摆上议事日程。随后,金杏兴、张金泉、山兆辉、池洪臣、盛小盈和季水洲六位领导为综合楼落成剪彩。
同窗情
(47届)朱琮瑛、盛继隆
2000年 5月 13日,在徐瑞秋同学的发起下,由诸伯兴等同学多方联系,我们47届在京沪苏杭等地的17位老同学返回母校——松江一中聚会。
上午八时半,同学们先后到达母校。殷雅谕、王品芳等从上海、苏州等地赶来参加聚会,邹忠轮安排好家中病人,准时与会,参加聚会的过有比我们高三届的杨吟秀同学。校园内阳光灿烂,景色宜人,在新落成的大楼前,徐瑞秋、居绍样、吴怀碧纷纷为大家拍照留念,校友会秘书处的老师也帮着为我们全体同学摄了影。
大楼顶上的大自鸣钟响了九下,在校友会盛济民老师的引导下,我们跨进电梯直上四楼进入大客厅、会议由朱琼瑛同学主持,茶话会上,七十一岁的女同学吴怀碧显得年轻活泼,说起话来轻松潇洒、妙趣横生,回忆往事,既是坎坷不平,又是一帆风顺,由于思想开朗。凡事不论得失,都能处之泰然,善于调节情绪,遇事正确对待,离休后还是书不离手,生活过得很充实;在交通部工作的杜嗣音同学说这次返回母校参加老同学聚会,好象自己又回到了青少年时代;钱澄清同学讲了在真如中学、延安中学担任语文教师等情况,她还介绍了自己的健身之道;中科院上海分院的姚淼淼同学返松后看到松江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同学们幸福长寿,感到无比高兴;杜兆熙同学说,我们现在生活好应归功于邓小平理论和中央的领导,还提到老年人要珍惜亲情、友情;夏婉珠同学谈到经母校培养后在母校任教直至退休,为培育一中学生作出了应有贡献。同学们人人发言,气氛热烈。母校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取得了可喜成绩,备受社会各界的信赖和赞誉,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农口系统精神文明单位,上海市中学行为规范示范技,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目前,母校又确定与上市公司科利华联合开发高水平、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合作,计划在高中部编制两个素质教育示范班,同时开设计算机化教学实验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虽散居各地,但母校前进的脚步声却清晰可闻,母校不断获得教育成果,大家无不为之感到欣慰和自豪。
下午,不少同学还介绍了这次未能参加聚会的陈淑君、盛继润、顾慰勤、孙中英等同学的情况。虽然他们没来参加,但仍然象和我们相聚在一起。在会上还谈到孙锦章、叶佩横、惠钦奇三位同学不幸逝世,大家感到非常惋惜、在大家的发言中,对校友会为我们提供活动条件深表谢意。同时也感谢唐逢辰同学自告奋勇为大家购置可口食品和美味点心,积极为开好茶话会提供物质条件。在聚会中还体现了团结气氛,夏婉珠同学因脑肿瘤手术影响视力,活动中朱琼瑛、杜嗣音、朱瑞清等都给以重点照顾。“最后,徐瑞秋同学还邀请同学们明年进京相会再叙同窗情。
会议前后,部分同学对未能到会的王韵芬同学以及在病中的王美珍同学进行了探望。
常忆花季
(59届) 吴时杰
花季是人生路上最美丽也是最关键的一段时光,不仅难以忘怀,时常想想,即使老之将至,也会感受到那段时光中的青春活力。
我是一九五六年从青浦考入松一中的,当年十六岁。三年学习,用现时批判
的目光来看,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处在主观的青春躁动之时,不顾客观实际的
热情达到了高潮,也立即在山崖上碰了壁。因此,我们学生在那三年中得到的教
育也极为深刻。三年学习,学校的关爱在许多方面关系着我的一生。
在初中学习时,我的体质很弱,常常夏天也感冒,流鼻涕。在松一中三年
里,劳卫制的推行使我的身体健康了。毕业至今,四十年了,没有费过国家多少
医药费。就在那时,我爱上了长跑,不仅有益身体,还有益于我的意志和毅力,
受用一生。初中时,我们学生都崇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信条。
高一时,语文老师拿了我的一篇文章到班里来当着我的面批,我倍受鼓舞。那年
还试行语法和文学分开学.我不觉就此也爱上了语文。工作后,教文史政哲秘驾
轻就熟,业余还能写点豆腐干文字发表,亦是人生一乐。
松一中那时的实验工场也影啊了我的一生。那时,老师教我们制造测绘仪。木工、车工、翻沙都学了一点,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就始于那时,以后我在边疆学校教书,还兼过业余木工、电工,家里修修小东西,也得心应手。
印象深刻的还有贴在校门口的各班班刊,那是学生们自己的文学园地,是沟通心灵、练习写作绘画编辑的好措施。不知道是否有“仙人掌”、“小刺猖”等一些栏目的有棱有角的作者被扣过“右派”的帽子,但愿役有。如果真有人在潮流的裹挟中喝过清水,就算作一次人生的磨练吧。
爬在屋顶上轰麻雀和大炼钢铁今天看来令人感到可笑,但至今我还保存着松江县爱委会发的“除四害”英雄的奖状和学校发的“大炼钢铁”英雄的奖状,作为一段历史性震荡的见证、这段历史,现代的青年们可能不屑一顾,但我感到,历史的进程本身就是否定之否定,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前导,失败往往是成功之母。通过错误和挫折,我们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当然,在那次错误中,我们国家和民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今天跟校友们叙谈这件事,希望在新时代里,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的进程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以期红旗下誓言的实现,并与校友们共勉。
怀念姜安邦老师
(56届)包林初
很高兴地收到第廿八、廿九期《校友》通讯,遗憾的是母校75周年校庆纪念活动,我因出差外地而未能赶来参加,但甚为欣慰的是在上述两期《校友》通讯上,我看到了历届校友为庆祝母校75周年纪念而写的回忆文章,特别是57届校友徐义亨同学的两篇文章,仿佛把我这个已年过63岁的56届高中毕业生,又带回到了50年代在松江一中求学的青少年时代。
我从1951年考入松江一中(那时叫苏南公立松江中学)至1956年在高三甲班毕业,在一中我整整度过了六年难忘的中学生活,正如徐义亨同学在文章中所说那样,虽时隔40多年,但一些师长们的音容笑貌,仍深深地印在我们同学的心中,并永远让我们崇敬和怀念。
在这里,我首先要提及的是当时担任我们高一甲班~高三甲班班主任又兼教高一语文的姜安邦先生,在那时他不但教学认真,而且追求进步,更从各方面关心我们班级的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而对我有更深一层的关爱和严格要求。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我1951年从叶搬中心小学毕业考入松江一中初一年级报到就读时,国家境贫寒,一时学费交不起要申请减免,但先要办理缓交手续,并要一位老帅作担保,当时陪我来县中报到的我的大哥,就找到了姜安邦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