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网上阅卷(外)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展开
左侧用户区
《校友》刊物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校友家园 > 《校友》刊物 >> 正文
《校友》第13期
更新时间:2004/5/12  作者:松江一中   阅读:5241次  
[p align=center][br][size=3][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贺信[/b][/font][/p] [p]松江县第一中学:[br][br]欣逢你校七十周年校庆,谨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br][br]七十年来,松江一中严谨治学,不断进取,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希望你们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把松江一中建设成全国一流的中学而努力奋斗。[br][br]国家教育委员会(章)[br][br]一九九四年九月六日[/p] [p align=center][br][size=3][b]上海市松江县第一中学七十周年校庆启事(代请柬)[/b][/font][/p] [p]我校曾名私立江春初级中学,江苏省松江县代用初级中学、江苏省松江县立中学(1945[br][br]年秋江苏省立第六中学、私立云间中学并入我校)、公立苏南松江中学(1950年与江苏省立松江高级应用化学科职业学校合并)、江苏省松江县第一中学、上海市松江县第一中学。今年10月16日是七十周年校庆日,届时将举行纪念庆典。兹启事如下:[br][br]一、凡历年在我校工作过的教职工及毕(肆)业同学.欢迎返校参加校庆盛会;[br][br]二、本次校庆,校友聚会,旨在评说校史,增进友谊,检阅成就,共谋发展;[br][br]三、恳请广大校友继续提供有关校史一切巨细资料,以及本人文字、图片或实物成果资料,上述资料请寄(送)松江一中校庆筹备办公室;[br][br]四、参加校庆的校友,请尽早与母校联系,凡未登记过的校友,请将本人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在校时间、毕(肄)业班级、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及详细通讯处函告母校校友会;[br][br]五、望我校友广传消息,出力献计,共赞盛举。[br][br]联系人:严融融 盛济民 电话:021—7822996 邮编:201600[/p] [p align=center][br][size=3][b]母校琐记[/b][/font][br][br][30]张冰独[/p] [p]一九二七年十月,母校松江县立中学在城南创立时,我和原省三中同学陆印泉、吴光贤等多人即转学县中继续学习。当时校长蔡默,教务主任孙宗坤,训育主任是女同学陈逸寰的父亲陈秋实。初一班教国文的是施蛰存老师,教英文是黄咏甘老师,数学胡孟弗老师,地理和博物老师是夏唤章,图画老师洪野和姚齐。体育老师一向误以为是侯绍伦,因为侯老师课余常在球场指导我们怎样打好篮球,又传说他多次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篮球赛,直到一九八七年我在上海民革市委顾问室遇见他时谈起母校往事,侯老师亲口告诉我没有教体育,而是在县中教过英文。陈秋实老师学法律,以后当过律师,在校当训育主任,自然也为我们班讲授过公民课,其他象油印刻蜡纸的苎锦容书记员,时常亲自把文选讲义及时送来教室给同学,他工作负责认真,给人印象很深。[br][br]县中的新校舍、新气象、新风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和其他中学明显有所不同。首先是,当时的省松高职和省女中,校舍条件虽旧,但面积广,设备全,是较优于县中,但大革命的洪流冲刷古城以后,群众觉悟有所提高,女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思潮一浪高一浪,五校合并男女同校的新教育体制虽因马日事变趋于低潮,但惟独县立中学坚持男女同校同室学习,坚持新教育体制不变,保持光荣革命传统,同封建旧势力坚决斗争,终于为此后实现全县全地区、全国教育新体制写下光辉的史页。作为校友一员,我深感自豪。[br][br]六十多年过去了.前不久,在上海师大遇到县中朱雯老师和黄静涵同学。朱老师任教前我已转学离校,以后在文艺活动中认识,但朱老师的夫人罗洪,却早在三十年代初在《时事新报》相识,她是松江最早一位女作家,现和朱老师同在上海师大,夫妇精神饱满,寿高体健,恍如五十多岁。黄静涵同学与我同班,现已年过八十,也在师大退休,记忆力强,她托我转告母校校友会:我们初一班全班54人,男生50名,女生4名,女生是黄静涵、施灿衡、何明恕、吴文安。除吴在1929年病故外,何明恕在49年去美,爱人任职联合国办事处,何本人研究佛学,后因精神失常不幸过世。施蛰存老师幼妹施灿衢退休后在北京,施的二姐诵霓现在国外,她是县中二年级同学,与侯焕成、高尔梅同班,高的爱人仲泰林班次也高,前二年仲在松去世。高尔梅有弟高尔材,在阔街卫生院任医师,和侯焕昭、周谅、端木镇康、于四民等都是初一班男同学。黄静涵记得四班还有周宝书、宋濂、夏来骥等,她又遇到过周文英女同学,周退休后在上海天潼路。黄静涵还补充另一批县中女同学,都是高班次的,有张秀英、徐光亚(会武术)及其兄徐家珍。已故女同学有张秀珍、洪康、黄云锦等。她还提到最近又遇到何明恕的胞姐何定芳,也是她七十年前老同学,何退休前曾任市府领导秘书,她精通英俄语,常参加外事活动,现仍担任上海文史馆馆员。[br][br](笔者1927年原名张炳铎,30年代起笔名张冰独,以后又用张展笔名从事科技经济工作,1988在上海市粮食局退休。)[/p] [p align=center][br][size=3][b]捐赠附言录(续)[/b][/font][/p] [p]谆谆教诲如清泉,涓涓细流注心田,殷殷师爱胜慈母,眷眷情意记心间。[br][br][59]黄利源[br][br]祝母校繁荣兴旺,愿一中人才辈出。 [60]金文矞[br][br]祝母校繁荣昌盛,为祖国培养人才。 [52]孙方林[br][br]向敬爱的母校和尊敬的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52]周明廉[br][br]祝愿母校兴旺昌盛,祝愿我的老师同学全家幸福! [61]石漉超[br][br]预祝70周校庆圆满成功! [67]王桂凤[br][br]谢谢母校,谢谢老师! [57]李迪文[br][br]捐赠款请代购图书赠母校。 [51]孙世雄[br][br]祝母校兴旺发达,人才辈出。 [46]宣淡秋 陆济新[br][br]聊表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8]倪祥庭[br][br]寄上我对母校的一片心意。 [56]沈雪华[br][br]祝校友们工作顺利,健康幸福! [51]赵祖平[br][br]祝母校70周年校庆成功! [64]杨爱根[br][br]敬祝母校繁荣昌盛,人才辈出。 [46]潘达鑫[br][br]寄上干元,聊表母校培养之恩。 [52]张纪勋[br][br]点滴捐助,聊贺母校校庆! [57]黄象洪[br][br]衷心祝愿校庆圆满成功! [50]王充德[br][br]母校七十大庆,学子在川永吟老师培育之恩,敬祝母校繁荣昌盛![br][br][60]屠东强[br][br]祝母校桃李满天下,英才遍中华。 [68]许蓓莉[br][br]祝福母校!祝贺校庆![br][br]丁文娟 谢复新 王义行 陈正华 程端丽 沈文珠 朱琼瑛 朱 冲 俞海坤[br][br]朱成美 庞增礼 郁秀贵 柏公瑛 王育殊 沈钟静 吴伯良 朱丹蓓 朱蓓华[br][br]朱蓓蕾 谈振威 王秀江 王云甫 李薛生 陈世芳 苏达增 郁 浩 蔡光正[br][br]章 涛 王韦玉 王民琪 吴祖同 张汉英 朱庆痒 任 垠[/p] [p align=center][br][size=3][b]想念母校想念老师[/b][/font][br][br]〔57〕黄象洪[/p] [p]高中毕业后,我从母校考入复旦大学人类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人类学部从事考古和人类学的研究和展览工作,长江三角洲上的大多项考古发掘工作,我都参加。墓中出土的古人骨和古尸是主要采集和研究的材料,这些资料为阐明该区内古代人类的体质形态和进化具有实物史料的价值,具有社会教育的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最近三五年内,居然与日本九洲地区古代居民的来源这项研究挂了钩,(日方认为日本古代的水稻种植经验和铁质工具来之于中国江南地区的先民移民,日本称之为"渡来系弥生人'现正与日本学者合作研究,可能还要化五年以上的时间。[br][br]当年我之考入复旦大学人类学专业(该专业当时只招l0名),应当感谢钱荣锦、冯钟琦老师的生物学和生理学教学的启蒙!顾宝琼老师的化学课也十分有用,而写作能力的提高则当归功于包励吾老师和汪孝文老师的语文教学。我怎能忘记母校老师们的教育之恩![br][br]母校校庆,届时拟来校参加,希望能见到上述几位老教师,并希望见到我的班主任张厚正老师。[/p] [p align=center][br][size=3][b]最早的校友会组织[/b][/font][/p] [p]30年代时,县中毕业生在沪成立校友会,1936年夏,校友会改选,吴杰(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孙宗炳和蔡歧望三人当选为常务理事,他们原准备编辑出版校友会期刊,后因时局紧张及经费等问题未能如愿。六十年前成立的县中校友会,恐怕是母校学生组织的最早的校友会了。[/p] [p align=center][br][size=3][b]喜看新苗茁壮 茸一不负众望[/b][/font][/p] [p]去年秋天,松江一中校友会筹办了一所民办中学茸一初级中学,招收了两班初一新生。[br][br]为了打响第一炮,第一年办学就见成效,茸一初中一方面在全县范围内征聘优秀教师,组成精干的教学队伍,一方面以松江一中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勉励全体师生,千方百计办好学校。一年来,老师教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主动扎实,绝大部分同学经过一年的学习,视野得到开拓,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强化,素质得到提高,除了各门学科在县统考中均获得好成绩外,刘晓松同学在全国中学生希望杯数学竞赛中获得三等奖,陈曦、刘超同学在全国青少年双龙杯书法比赛中同获铜奖。[br][br]. 茸一初中办学初见成效,在全县小学毕业生和家长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年茸一初中又招收两个初一班,报名应试者竟然有600余人。学生向往茸一,社会看好茸一,使茸一中学的师生备受鼓舞。学校领导顾宝琼、钱荣锦和徐月英表示,各级领导、社会各界这样关心和支持茸一,我们一定竭尽全力把学校办好,帮助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p] [p align=center][br][size=3][b]常忆恩师激励情[/b][/font][br][br][58届] 陈世芳[/p] [p]记得!952年夏,在城门口的招生榜上,查到了我被松一中录取的名字,此后六年学习生活的磨砺,为我今后人生旅途的长途跋涉,提供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与终生受用的本领。刚迈入一中大门时,我的成绩在班上为中下平,第一次外语测验,才得了36分,但老师及同学从不歧视我。当我有所进步时,老师总是热情鼓励。至今我仍清楚记得,班主任陆元鑫老师家访,向我讲述初中三年来学习慢慢长进情况,业预言今后还会有较大进步。这使我下定决心继续在一中深造、再上大学当工程师的决心。诚如老师预言那样,上高中后我逐渐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包袱,由于较好地掌握学习方法,使我后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 查看所有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校友》第42期
    《校友》第41期
    《校友》第40期
    《校友》第39期
    《校友》第38期
    《校友》第37期
    《校友》第36期
    《校友》第35期
    《校友》第34期
    《校友》第33期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87.50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校园开放日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