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二期课改 >> 正文 |
“师生互动”教学方式浅析
|
更新时间:2003/3/1 作者:教师报 杜立 阅读:6261次 |
|
一、“师生互动”教学方式的意义
1.“师生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师生互动”却能克服这一缺点,使学生和教师互相“动”起来,学生感到自己有自主权,参与教学过程,学习真快乐,这样就主动去学习,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
2.“师生互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分析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
“师生互动”教学,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再加上教师的指导,使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表达能力更强,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渐趋完善。
3.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陶冶情操。
通过“师生互动”方式,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在这样的集体中学习真好,从而使学生产生对集体依恋之情,增强同学之间的情谊,使他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增强集体的荣誉感,使整个集体具有极强的凝聚力。
二、“师生互动”方式的实现
1.教师在课堂上巧提问。在一般的教学中,教师就问题提问题,较直观,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综合等能力。而应该将问题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分解成若干小问题,使每个问题既紧扣大题,又有一层的价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回答中得到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越来越灵活,更富有创意,培养出时代的新人。
2.在教学中实行“学生老师”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能真正充分的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能从当“老师”的过程中发现不足,各方面还远不如教师,服从教师的正确管理,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从“学生老师”教学中,学生能学到一般教学方式学不到的知识,能尽量发挥自己的一切潜能,使学生从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
3.教师应组织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小组,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快乐的课外活动中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它能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培养实践型人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