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鐢ㄦ埛鍚嶏細
瀵嗙爜锛�
楠岃瘉鐮侊細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教学动态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教学动态 >> 正文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减负”
更新时间:2000/5/28  作者: 王灿  阅读:2810次  


“减负”恐怕是今年教育界最为热门的一个话题,大家都在谈“减负”,学生也在议减负,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反应。有的轻松、有的担扰、有的茫然,作为班主任,我感到有责任引导学生对减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他们能在新学期中取得新的进步。

1.减负是减过重的学业负担,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情况是不同的,不是所有学科的作业都要减。

我校是区重点高中,据我观察,过去的一学期我们高一年级学生的课业负担并非很重,学英语要背单词天经地义,数、理、化课后的几道巩固练习必不可少,然而开学初提出了减负以后,便有许多学生盲目地认为从此就可以不做作业,轻轻松松地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于是班级中出现了松散的现象。然而自古以来学习就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岂能不劳而获。

针对学生中出现的对减负的片面认识现象,我们班学生在周记中阐明了自己的看法,在班会课上展开了讨论,最后达成了共识,认为减负后,我们可以有更多地自由支配的时间,从而去发展自己的特长,拓宽知识面,减负后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班很多同学的学习自觉性反而较上学期高,在最近的数学、外语测验中也可以看出成绩有了进步,在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中,我班同学由过去的漠不关心到现在的积极参与,也充分说明了他们已经有了自主发展的意识。

2.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建立与完善,日益激烈的社会竟争,经过考试选拔过早地落在了学生的双肩之上,学生过重的负担既是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相信党和社会会有新的措施来改变现状。我们要对学生家长做好思想工作,不能学校减负、家庭加负。

3.机械的反复的大量的练习并不能提高能力,更不能发挥创造性。学习本身是一种能力,要讲究方法,发展自主能力。

我们都知道“熟能生巧”的道理,于是这个道理便在小学、初中里被老师广泛运用,做机械的反复的大量的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从而也养成了学生的依赖心理,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于是到了高中,便无法适应大容量,快节奏的高中学习生活,从而在一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问题。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将接受性学习、积累性学习转变为探索性学习、发展性学习。课堂学习中多质疑、多思考、多发言,力求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发展。

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让学生感到掌握知识难,时间一长便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就会在传授新知识时,用已学过有旧知识以问题讨论形式逐渐引起新知识,从而使学生开动了脑筋,发展了创造性思维,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识,并且记忆深刻,因为这是经过自己思考后得出的。

作为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也一样,如果我们在班会课上滔滔不绝的对他们讲道理,他们就会觉得你罗嗦,效果也不好。所以在班会课上,我们何不将一些要让他们懂得的道理以问题形式提出来讨论呢?这是既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又从根本上引导了他们,还可避免我们的罗嗦。

5.讲究“必要学习时间”和“学习成本”,努力提高学习效率,挤出时间参加各种活动,拓展知识面,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在作业不多的情况下仍感到负担重,其实也反映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低下,在一定的时间里付出的大于得到的,即学习成本高,于是他们就觉得学习辛苦,从而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如果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他们便会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他们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各种活动,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在阅览室里博览群书,拓展知识面,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6.要减自己过重的心理负担。

其实学生中有许多负担,是由学生心理因素造成的,比如一些学生总想获得好分数,有的同学玩心重,在玩的时候想到还未完成作业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引起心理负担。作为班主任,应引导教育学生提高自控能力,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从而减轻学生由这些因素而产生的负担。总之,只要我们老师注意引导,我想学生是能够正确认识“减负”的真正含义,并因此取得更好的成绩,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以上是我肤浅的几点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三个代表”永远指引我们前进
    “科教兴市”,上海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
    流行与经典
    教学的第一课,职业的第一步
    保险好处多
    彻底认清邪教“法轮功”的反动本质
    读“素质教育在美国”后感
    从高考作文命题谈创新精神的培养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迎接素质教育挑战
    新闻日历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93.75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