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教学动态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教学动态 >> 正文
“科教兴市”,上海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更新时间:2003/3/15  作者: 殷瑞宝  阅读:6720次  


新春伊始,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会议对过去的总结实事求是,提出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符合上海实际,鼓舞人心。会议强调,上海要坚持“科教兴市”战略,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国有经济主导竞争力、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坚持整体推进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法治化,大力改善城市发展软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塑造新时代上海城市精神。

“科教兴市”成为“两会”期间点击率最高的词汇,成为代表、委员讨论和市民议论的热点话题。坚持“科教兴市”战略,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是上海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也是时代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的重任。

科教与城市,就像人生存,离不开阳光、雨露和空气。上海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教育。上海集中了大量高校和科研机构,集聚了大量优秀人才。上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纷纷入驻上海,为上海实现“科教兴市”奠定了基础。

科教兴市,不仅指自然、技术科学的发展,更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描绘“科教兴市”的蓝图,是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有高素质的市民群体来共同参与。发展需要人才,人才源于教育。上海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教育这根起着支撑作用的“桩”必须打得更牢、更深。陈良宇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教育创新,加快教育发展。扩大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推进办学主体多元化……。

实现“科教兴市”,核心是创新,关键是人才,必须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

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方案,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积极实践二期课改方案,推行研究型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世纪人才,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基础教育要为“科教兴市”铺垫基石。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努力探索“科教兴市”的新路子,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终身独立自学能力,这样的学生才更有发展潜力,永不会被淘汰。

学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摇篮。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课本不可能完全把这些知识都交给学生。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功用,就是为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学会怎样学习,学会怎样去创新,这也是“两会”强调的完善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需要。一个人的学习时间,不可能只有在校园这几年,我们应该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

为把上海打造成学习性城市,使上海城变得更美丽。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三个代表”永远指引我们前进
    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
    流行与经典
    教学的第一课,职业的第一步
    保险好处多
    彻底认清邪教“法轮功”的反动本质
    读“素质教育在美国”后感
    从高考作文命题谈创新精神的培养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迎接素质教育挑战
    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新闻日历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767.58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4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