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民俗旅游业飞快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俗古街和民俗风景区开放,接纳包括本地及外地游客,为当地旅游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伴随着大部分游客的满载而归,我们却发现古街之间的相同点太多了,缺少了古街本应该有的归属感和记忆,所以希望借此课题研究报告能够引起松江人对秀南古街的归属感和更深的记忆,呼吁去保护秀南古街对于松江人的归属感和记忆度。
关键词:民俗旅游; 归属感; 记忆度
一. 研究问题
1.研究目的和意义
现今松江正打算建造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准备利用明清时期遗留街道秀南古街等老街来建造民俗风景区,但这个举措究竟对秀南古街附近的居民和松江城镇中对秀南古街有深厚会议的人是否有益?故提出课题以此次研究报告来发现秀南古街对松江人的重要意义,唤醒,呼吁去保护秀南古街对于松江人的归属感和记忆。
二. 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
秀南街,因桥得名。作为“三秀桥”之一的秀南桥,位于秀南街东首,秀塘桥西南面,跨黄墙港(旧名二里泾)入口处,始建于明正德年前,已有500余年历史。秀南街北与唐代老市河和中山西路老街平行,东起秀南桥西堍,西至玉树路口大仓桥南堍。据松江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沿秀南街两侧有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区级文物保护点59处,约占整个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现存古建筑文物的46%。
自明代起,秀南街西段(年丰人寿桥至仓城)各业杂陈,店肆林立,成为当时古城松江西段最繁华的街区之一。每届漕运时节,各帮漕船均集泊于仓城外市河(古代称秀州塘)中。水手均为北方人,尤以旗人为多,他们把北方产的白菜、梨枣之类携至松江售卖,一时地摊遍布仓桥一带,居民购买踊跃,人声喧嚷,尤如现在的商品展销会。咸丰元年(1851年)始,全部漕粮均改海运。仓城虽仍是松江府漕粮的仓贮重地,但漕舟集泊上海后,郡治西街(今中山西路)和秀南街商业圈顿时失去了北方水手这一重要的贸易和经营对象,由此而产生的连带效应便是大量娱乐场所的歇业,商业规模急剧萎缩,昔日万灯照耀、喧闹声终宵不绝的盛况逐告结束。自漕粮改为海运后,仓城不可避免地逐步走向衰落。雪上加霜的是咸丰末年和同治初年,太平军前后三次攻入松江府城,仓城在战争中受到了严重破坏。清顺治年间仓城廒房规模维持在400间左右,经战乱后则仅存40余间。当时城墙的状况也是“城半坍废,年久失修”,府库左支右绌,无力修缮,只能任其衰颓下去,秀南街沿途亦同时遭受战乱之祸,人烟渐稀,昔日盛景不再。
清同治至光绪中期,由于数十年相对和平,未发生大的天灾人祸,因此到清末民初,秀南街一带逐步兴复,一批建筑规模较大的住宅也在这段时期兴建。秀南街北侧临市河,建有众多老宅,高低错落,粉墙黛瓦,可谓是“窗外闻橹声,门前连市井”的真实写照。至今遗存的临河老宅主要有杜氏宅、沈佩清宅、葛氏走马楼、杜达时宅、沈建卿宅、蒋秉仁宅(世博之父蒋一成祖宅)、陈氏宅、沈氏二宅、褚氏宅、潘惠宾宅、沈氏三宅、宋氏宅、侯氏宅等。沿街老宅多为达官士绅所建,现存的老宅有清代浙江归安知县许威宅、清末举人雷瑨宅等。
2.文献综述---相关研究成果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民俗旅游开发研究》——禹雯昕
游客满意度的调查以及据此提出游客满意度提升建议,对于旅游景区企业导入游客满意经营战略、了解游客的需求和期望、提高景区的科学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使游客得到最高的满意度的基础上如何合理开发旅游景区受到众多研究者和决策者的热切关注。 本文选取我国目前旅游业的热点开发产品——民俗旅游为研究对象,以民俗旅游的典范——锦里古街为范例,立足于游客满意度探讨如何合理开发锦里古街民俗旅游资源以提高游客满意度。本文在分析了锦里古街民俗旅游开发现状和存在的具体问题基础上提出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对策和建议,本文认为,以游客满意度为导向的锦里古街民俗旅游开发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在环境体验方面要以游客满意度为导向营造舒适、休闲、有地方特色的游览环境。第二,在核心吸引物体验方面一方面要突出明确主题形象的锦里古街观赏性体验环境。使游客一进入锦里就能身临其境;另一方面,丰富锦里古街体验活动的互动性与文化性。第三,在设施体验方面注重配套设施的配备,同时从饮食,住宿,交通,购物各个环节为游客体验提供良好互动的载体,提高游客的满意度。第四,在服务体验方面要服务质量标准化,服务管理人性化。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所以,这四个方面应该融会贯通在锦里古街的整个旅游产品开发中。希望通过以上四条对策建议的提出,能够对合理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提高游客满意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三. 研究过程
1.研究设计
以纸质问卷形式调查南京居民想法,以论文形式得出研究结论。
2.研究对象
松江秀南古街附近的居民
3.研究方法
a.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也称为"书面调查法",或称"填表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
共计发放100份(有效)纸质问卷,为随机调查。以纸质问卷形式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分发给社会各阶层,请示填写答案,问卷所得数据用于结合论文分析,统计图所用数据全部依据问卷结果。
b.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c.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4.研究路线


四. 研究发现或结论
1. 实地走访
ü 我们小组于1月27日前往秀南古街进行实地课题研究,研究路线如下:

漫步在古老的石板路上,窄窄的巷子被灿烂的阳光点亮,街旁老人在闲聊,小孩在打闹,时不时有人骑自行车经过,安静慵懒的猫躺在街边泡着日光浴,仿佛是一幅美丽安详的老街照片。

古朴的街道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倾诉它的沧桑,我不禁深思以后的秀南古街可能就不是这样了,多少松江人梦回,却不见那般儿时记忆模样,那又何谈归属感呢?又给人留下多少记忆呢?

2.问卷反馈

由于这次的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的原因,问卷发放对象的年龄稍微偏大,我特意节选了四个能够反映很多问题的问卷数据来分析:

这个问题说明了现如今秀南古街尴尬的境地,究竟如何达到一种平衡,使得那些原本不了解秀南古街的人爱上这座曾经辉煌的古街,又使原本就已经深深了解又或是秀南古街的原住民愿意再回到他们的故里,这是一道难解的题目,也是本次研究课题的中心点,该用什么去唤醒松江人对秀南古街的归属感和记忆度,让秀南古街成为松江的名片,也是松江人的归属与寄托。

这个问题主要说明了秀南古街在问卷对象心目中所象征的可以看出在不久以前当地的居民对于邻里之间这种情感是很重视的,很在意的,已至到现在为止这种邻里之间的情感依旧存在,而古代感作为秀南古街这种世世代代流传的街道,在不少了解它却并不住在那儿的人们心中古代感自然占了第一位,这个问题反倒是说明了不少研究对象的居住地的变相反应问题。

从这道题目中,能够看出秀南古街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还是以考古象征为主,所以秀南古街到目前为止在大部分松江人心中还是以古街为主,希望以后在建设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能够注意到这点。
五. 建议或结语
1.缺陷:
A.问卷采样量太少,数据不具有普遍性
B.研究路线下组员分工不清,效率不高
C.实地走访秀南古街没有完全走遍,没能采访到秀南古街的居民的看法
2.启示:
虽然团队的合作不多,但是当组内一起研究,分析和讨论时,能够感受到互相之间思想的交流,让研究更加深入,互相的探讨而产生的思想的碰撞带来的结果总是让人兴奋不已。希望能够再与我的组员一起学术研究。
3.合照

参考文献
1. 禹雯昕.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08.
2. 谢彦君. 基础旅游学[M]. 商务印书馆, 2015.
3. 连漪, 汪侠. 旅游地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研究及应用[J]. 旅游学刊, 2004, 19(5).
【附录】
问卷调查反馈
问题 |
选项 |
人数 |
比率 |
1.您的性别? |
男 |
50 |
50% |
女 |
50 |
50% |
2,您的年龄? |
0~18岁 |
16 |
16% |
19~30岁 |
10 |
29% |
31~50岁 |
39 |
20% |
50岁以上 |
35 |
35% |
3.您对松江秀南古街了解吗? |
了解 |
82 |
82% |
不了解 |
18 |
18% |
4.您曾经去过秀南古街吗? |
去过 |
88 |
88% |
没去过 |
12 |
12% |
5.您对秀南古街印象如何? |
印象深刻 |
40 |
40% |
印象一般 |
24 |
24% |
无印象 |
35 |
35% |
6.您觉得相较于其他民俗古街,秀南古街有什么不一样吗? |
一样 |
12 |
12% |
不一样 |
88 |
88% |
7.您觉得秀南古街有什么特色? |
古代感 |
40 |
40% |
邻里感 |
59 |
59 |
现代感 |
1 |
1% |
8.你觉得秀南古街有什么价值? |
不可复制,具有考古价值 |
12 |
12% |
艺术,具有欣赏价值 |
4 |
4% |
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 |
53 |
53% |
无价值 |
0 |
0% |
其他(民族底蕴 民族财富) |
31 |
31% |
9. 您觉得这条古街能代表松江吗? |
能 |
98 |
98% |
不能 |
2 |
2% |
10.您觉得秀南古街被保护的如何? |
很好 |
34 |
34% |
不好 |
43 |
43% |
一般 |
23 |
23% |
11.如果秀南古街被改造成民俗风情街,你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 |
合理 |
2 |
2% |
不合理 |
97 |
97% |
12.
您愿意为保护秀南古街的建设出一份力吗? |
愿意 |
100 |
100% |
不愿意 |
0 |
0% |
注:标红处数据错误 or-fareast; mso-hansi-theme-font: minor-fareast">0~1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