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读书征文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师德建设 > 读书征文 >> 正文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更新时间:2008/4/1  作者:松江一中 侯云频  阅读:4293次  
 ——读《谈美书简》有感
 
重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已间隔了三年,翻开书页,一位蔼然老者眼前浮出,依旧那么清晰;耳边依稀传来亲切之语,让你永志难忘。此书没有高深玄妙理论的华美包装,有的只是明白晓畅,深入浅出的朴实;没有高高在上、疾言厉色的训诫,有的只是洞开心扉,以诚相待的慰藉。在书中,他像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对你人生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又像一个经验丰富“过来人”亲切地同你谈文说艺,纵论人生,你的人生困惑、谜团在看了这本书后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解答,这的确是本好书。
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娓娓道来,亲切自然,我认为对于他的书,一个“真”字足以涵盖。一为真性情,二为真才学,三为真情趣。
在这本书中,朱先生以交心的态度与青年谈心,如第一封信“谈读书”,就开诚布公地提醒学生趁年轻要下决心多读书,在读书中寻出一种兴趣来,并针对青年朋友提出的读什么书作了回复,文中写道:“我为了写这封信给你,特地去调查了几个英国公共图书馆……”,他并没有开出必读书目,只是把在英国公共图书馆最流行的青年读物情况的调查结果罗列出来,同时又把自己最爱读的书目写出来供参考选择,自始至终没有“强迫”之意,对青年朋友这个问题的答复并没有敷衍了事,而是身体力行去调查,令人心生敬意。在第四封信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这个敏感问题时,针对当时走极端的两派主张,他写了这样一段话:“如今中国弊端就在于学者不言学,工者不言工,大家都抛弃分内事空谈爱国。结果学废工弛,而国也不能救好。”并大声疾呼:“在谈爱国谈革命之前,你总应默诵几声‘君子求诸己’!”真是性情中人,敢如此不讳言,对青年的理解关切之心可见一斑。
在这本书中,朱先生擅长的美学理论,并不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诉诸笔端,他的许多观点都是吸收了西方许多大美学家的思想观点,又结合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而进行的富有独特性的理论创造,而非拾人牙慧、人云亦云。因此,没有“掉书袋”似的旁征博引,而是兴之所致,信手拈来。在谈到文学的无言之美时,他引用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如孔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陶渊明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从中我们了解了文学中最难能可贵的美——“不尽量表现”。没有晦涩的理论术语,没有令人敬畏的高深名词,没有炫耀,没有卖弄,你却在不知不觉中被点化而叹服,可见,没有平日的“厚积”,何来书中的“薄发”呢?真才学当如是也!
这本书中处处渗透的理趣情趣更是不能忽略,“理趣”的内容十分广泛,让我有些难以取舍。在最后一封“谈美”的长信中,朱先生系统地谈到了审美态度、距离、美感、欣赏、创造等十几个话题,你会惊叹每一个话题的标题与他所阐释的理论是多么地一致,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每一个标题都蕴涵着一种理趣,既让人一清二楚又回味隽永。
让我颇为感慨地则是最后一篇“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且看这些语句: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
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为陶渊明。这种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画去惊赞,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陆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
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疾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笼。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看到此,我很感动。我能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劝诫:“人生苦短,要热爱生活,懂得欣赏,懂得珍惜”,我想这也是他这十几封信的要义所在。《谈美书简》是朱先生八十二岁高龄写就的,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他主张对“实际人生的审美超脱与艺术化”,而这其中并非要我们消极地超脱现实,逃避人生,相反,他希望给现实人生增添美好的色彩。这样的观点即使现在也依旧闪烁着熠熠光芒。理趣的美,文字的美,人格的美在文字中交融,平易朴实中见底蕴,行云流水中闻韵律,《谈美书简》不愧为散文精品,“过一世生活好比作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朱光潜语)《谈美书简》印证了他的人格,成就了朱先生一段完美的生命史。
重读此文,我依旧被朱先生的“真”所打动,只恐自己学识浅薄、悟性不够而无法领略其精髓。还是借用陶渊明《饮酒》诗中的语句吧,“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大概这本书本身也达到了 “无言之大美”的境界了。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身心若空灵 读书方有成——记松江一中白丁读书沙龙第一…
    2011暑假读书活动
    智慧,引领成长
    图 书 馆 简 报(二) :读书改变人生, 共建和美校园
    岁月如歌,跨越美丽
    阅读使课堂更精彩
    孩子早期的德行塑造
    利用心理学知识化解学生心中难题
    让教师成为学生的“自我对象”
    师爱与智慧并存才是真正的教育
    新闻日历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531.25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