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高一(1)班 课题组长:陈黎黎 组员:张海燕、孙蕾、戴静华、顾仙凤 指导老师:范爱国
一、疑问中的思索
在当今这个知识、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日益现代化的教育中更重视素质的培养,实现素质教育要通过老师对学生的正确启蒙、引导以及学生的积极配合。但是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并不是很融洽,这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我们对师生关系这个“老但难”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讨,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试图寻找一种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方法,来促使我们培养起一种合理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的质量,使师生都能健康发展。
二、我们的发现
(1)上课时,一些学生由于意识中感到一些老师的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便对这些老师的课便失去了兴趣,以致提不起精神,更有甚者还会在课堂上打瞌睡。
(2)在平时,有些学生看见老师就像“老鼠见到猫”,躲躲闪闪或装作视而不见,不主动跟老师打招呼、问好。
(3)在课后,同学不愿意与老师多交流,使师生间出现了一道深深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4)很多同学把对老师的“偏见”带到了本门学科和课堂,以致于影响了这一科目的学习。
(5)学生和老师间缺乏信任,不愿和老师进行谈心,甚至将其只是视为逢场作戏。
(后附调查表及调查数据)
三、原因分析
这些现象都是由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造成的,为什么会缺少沟通呢?通过我们的调查了解以及我们自己的一些日常生活观察,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以下一些原因:
(1)在一些老师,特别是一些年龄偏高的老师的潜意识中只是认为自己的任务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认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并不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老师不注重更不会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也致使学生不愿与老师沟通,如此恶性循环使师生间沟通就减少了。
(2)由于现在老师的教学工作十分繁忙,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十分繁重,两者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多,除去上课的时间,老师便很少有时间同学生进行课后交流,加上沟通的渠道有限,自然与学生的沟通也就更少了。
(3)老师与学生性格上的主观特点,也是造成师生之间缺少沟通的原因。有些老师喜欢在上课时摆出作为老师的威严,常常不挂微笑在脸上。因为学生接触老师大多在课堂上,所以这些老师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就是遥不可及,好像根本不可能同他成为朋友,也就不会尝试着与他沟通。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他们与人沟通的积极性不高,不愿向别人袒露自己的心扉,这样与老师的沟通就很困难了。
四、我们的建议
综合以上三点原因,我们觉得真正能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和谐,应该从改变学生和老师的观念做起。
从学生角度来说,我们应该一改过去“要我学”的态度为“我要学”的精神,真正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如此一来,课堂气氛自然就会活跃,师生之间也就多了几分融洽。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改变那种传统的片面看法,而应该认识到:老师可以亦师亦友,完全不应该把老师看的太死板,有原则的和老师建立朋友关系。上课的时候可以轻松,但仍旧要对老师保持一份尊重,玩笑不可以开得过火,否则就适得其反了。下课后,则可以和老师以朋友相待,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从老师角度来看,老师也应该改变以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独创一套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的教案,让学生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老师就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作为老师,还可以在课余多参与学生的活动,像打篮球、踢足球等,让学生看到老师教学以外的另一面,多几分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机会。老师也能借此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增进彼此的认识和了解。
老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还应该采取鼓励的措施。每个学生并不都是外向的,但不论是外向还是内向,作为一个学生,都是需要长辈的鼓励,使他们有信心做得更好,鼓励会在无形中促使师生间变得更加亲密无间。
为了使我们的建议更有可行性,深入了解学生眼中的理想老师形象,我们对学生们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反映如下:
 调查表及调查数据:
对学生的调查:
1、你心目中老师的年龄段: (2人其它)
a大10岁左右 60.7%
b大20岁左右25.9%
c大30岁左右10.7%
d大40岁左右1.8%
2、你喜欢与怎样性格的老师沟通:
a活泼开朗 67.2%
b稳重成熟20.7%
c内敛保守 1.7%
d心直口快 10.3%
3、你与老师交流的方式:
a面对面交流 78.6%
b书信交流16.1%
c打电话 4.46%
4、你喜欢课后与老师玩吗:
a喜欢 40.9%
b不喜欢 23.6%
c无所谓 35.5%
5、老师的哪种上课方式令你满意:
a轻松幽默 92%
b按部就 3.5%
c井然有序 4.42%
6、你眼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像朋友
对老师的调查:
1、你有讨厌的学生吗:
a有 21.9%
b没有 76%
c不清楚 3%
2、怎样的学生令你比较反感: (其它 11%)
a顽皮 0%
b学习死板 2%
c不讲信用 48%
d不完成作业、不听教诲 39%
3、您用怎样的方式批评学生: (其它 6%)
a找他谈心 52%
d体罚 2%
c当全班的面批评10%
d用优秀学生做榜样,指出其不足 30%
4、您认为自己受学生欢迎吗:
a受 55%
b不受 0%
c不清楚 45%
5、您通过怎样的方式与学生交流: (其它 9%)
a面对面 50%
b打电话 9%
c在周记上 22%
d课后游戏中 10%
6、您喜欢在怎样的氛围中教学: (其它 2%)
a专心致志 21%
b轻松幽默 52%
c自由发挥 22%
d以您为主 3%
7、您如何处理课上和课后与学生的关系:
a更愿意与学生在课堂上交流 35 %
b一样 16%
c课后交流 33%
d课后有原则的和学生保持关系 16%
8、您如何看待优差生:
a一视同仁 29%
b更看中品德19%
c重优轻差 0%
d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52%
9、您认为最加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a朋友 11%
b和睦相处15%
c平等互相理解、沟通、学习 74%
10、您做到了吗:
a做到了 81%
b没做到 0%
c其它 19%
本文获松江一中第三届研究性学习学生小论文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