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二期课改 >> 正文 |
新的学期 新的希望
|
更新时间:2000/9/28 作者: 王仪 阅读:2471次 |
|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们济济一堂,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学年。我们高一的新生,上了一个新台阶、跨进了一所新的学校、来到一个新的班集体、结识了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我们高二的学生,升到了新的年级,换了新的教室,任课的老师也将出现许多新面孔;我们高三的学生,更将面临一个新的高峰要攀登:那就是明年七月的高考,高考是向祖国、人民、父母作三年高中学业的总汇报。我们的老师、辛勤的园丁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播种,播下了新的希望、期待着新的收获。老师们,同学们,新学年开始,人人都有一份发自心底的美好的新企盼,我衷心祝愿大家:新学年事业有成、学业有成。
年年开学年年新,而今年这个新学年更有新意,因为这是2000年,是一个世纪之交,千年之交的新学年。这个新学年,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创造性的教育。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时代。电脑网络把地球连结成一个村庄,俯瞰这个地球村,它分分秒秒在刷新面貌,其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面对这样的新时代,无论是哪个民族,只要是清醒的,就再也不敢固步自封,不敢懈怠都在拼命地打开新思路、开创新局面,否则,就要被新时代淘汰。
五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又磕磕绊绊地走过了风风雨雨、曲曲折折的一段长路,然而,最有识志士擦亮眼睛一看,勇敢地承认了中国的落后,并勇敢地打开了国门。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新历程,让中国人登上了一个新高峰、登高望远,更看到了世界的进步与自己的落后。中国的历史有足够的沉痛教训:落后是要低头的,是要挨打的。面对一个新世纪,中国如不能有新发现、新创造,不能对人类有新贡献,那么,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要能站得直直地、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会成为幻想。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就会成为狮子口里的一只肥羊。李岚清副总理曾说:国歌的歌词没有过时,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同学们、老师们,我们刚唱过国歌,大家理解李岚清副总理那句话的深刻涵义了吗?
同学们,面对这个世界范围的新世纪挑战,你们应该更有警觉性,因为,你们是祖国新的一代。新一代肩负着民族创新的重任。“任重而道远!”为了培养能与世界强手竞争的新一代,我们在创新教育的道路上探索。从教育体制改革、教材改革到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中国教育界正大刀阔斧、披荆斩棘地进行着一切教育改革。可是此时,我最想对同学们说的是:作为受教育者,你们自身对创新的主动性乃是更重要的。一切的教育改革的外因要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因才能起作用的。
同学们,我希望你们:明确自己明天要创造世界、改造世界的责任;树立起“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强烈自信;培养自己创造型思维,并扎扎实实地落实于每天的行动,要努力做到:遇到学习上新的挑战不要畏惧、退缩,要兴奋、攻克,要带着好奇、探究的心理,主动地汲取书本上的知识,并努力去实践。同学们一定还要懂得:将来你的创造性的工作,很大程度上要得到他人的合作,所以,要培养自己的协作精神,利他心、宽容心,在一个集体中,尤其进入一个新的集体时,要以良好的心态,接纳新伙伴、热爱新集体,融入新生活。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我们古人云:一日新、日日新、月月新、年年新。就是说:有了每一天的新面貌,才有长久的新面貌。换个角度说:有了一天的新面貌,还要坚持天天的新面貌,才能有长久的新面貌。今天是开学典礼,每人都有一种新面貌。我殷切希望每位同学、每位老师每天都以一种崭新的、欣喜的心情来迎接新升起的朝阳,同时,每天也要以一种忧患意识严以律己,去认真完成自己这一天的劳动创造。因为,我们面临的新世纪就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欣喜与忧患并存的世纪。
最后,再祝同学们、老师们新学年好。愿我们松江一中新学年更有新面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