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二期课改 >> 正文 |
青年发展 道德在先
|
更新时间:2002/11/25 作者: 邢 丹 萍 阅读:2953次 |
|
教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正值阳春三月,春光明媚,在三月中,我们感受到了学雷锋的高潮,志愿者的风采,也将迎来植树绿化的好时节。今年元月至今,我校的志愿者相继掀起了两次服务活动高潮。在1月26日蓝天下的至爱——上海市万人上街慈善募捐活动中,我校的100名志愿者作为松江分会场的全体志愿者展现出了极高的道德风范。志愿者们一张张的笑脸,一颗颗火热的心与每一枚白底红字的“慈善募捐”纪念贴签化成了茸城街头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三月七日,作为学雷锋集中服务活动日,我校的百名志愿者又上街进行了“上海市民七不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宣传。短短的半小时,得到了上百名路人的支持,不管是白发的老人,还是幼稚园的儿童,我们的横幅上签下了一个个支持者的名字,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来倡导文明的社会风气,文明的校园风气。今天中午,校学生会宣传部又决定在校园内进行“七不”文明宣传的签名活动,也请所有支持此项活动的老师与同学,中午前往校门口进行签名。
人类的未来属于有文化、有道德的一代青少年,构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关键在于青少年,公民道德的基础与未来希望也在于青少年。
因此,在当前,作为学生我们要不断发挥自身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出我们内在向善、向上、向美的积极性,使我们在自动、自觉、广泛和经常的道德实践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各位老师,我们都知道,教书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促进青少年主体性发展的同时,也要同时注重学生道德的发展,要发展学生道德方面的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引导学生道德“内化”。培养良好的情感,能有效的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和主体人格的发展。中学时代是学生形成道德信念的时期,帮助学生形成坚定的正确的道德信念,也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要通过指导学生广泛的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来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不只局限于道德概念的灌输和道德知识的授受,更多的是要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广泛的参加各种道德实践活动。
而各位同学,在学校为我们大家提供充分自由发展的环境和土壤的时候,我们应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的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把握每一次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使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确立道德信念、激发道德情感和坚强的道德意志,从而养成良好的行动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及优良的道德作风。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也是促进学生人格现代化的世纪。我们要不断的完善自己,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才能成为21世纪经济和文化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只有注重道德教育,充分开发个性潜能,强化竞争意识,提高进取意识及生存发展的能力,才能最终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奋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