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閻€劍鍩涢崥宥忕窗
鐎靛棛鐖滈敍锟�
妤犲矁鐦夐惍渚婄窗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新农村——走向希望的田野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B-S-I课程资源库 > 地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实践 > 地域文化资源有效利用实践 > 综合实践活动 > 新农村——走向希望的田野 >> 正文
新浜文华村老龄人口生活水平(养老)与新城区的差异
更新时间:2023/1/10  作者:现代教育技术组 梁美慧  阅读:1400次  

作者: 叶方逸 顾婧眙 陆婧尧 刘屹玄 夏心玥 赵敏

摘要:了解上海市松江区 新浜镇泾圩村≥65岁老年人生活水平现状,并与松江城区的老龄人口对比。采用访问调查法,同学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直接向泾圩村老龄居民了解生活情况或探讨生活问题。本次调查共采访了十余位城乡老龄居民,调查显示相比于松江城区的老龄人口,泾圩村老龄人口的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城区的老龄人口具有较高受生活水平及身体状态,基层组织建设和长期的管理投入是帮助农村老龄人口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泾圩村;老龄人口;生活水平

一、调查背景

2020.9.28日,受学校组织活动,我校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前往上海市松江区部分农村进行田野调查活动,我们小组成员来到新浜镇泾圩村进行调查。农村作为我国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我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了解新浜镇泾圩村的老龄人口生活现状,和新城区作比较,尝试提出有效策略和建议。

在进行调查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进入村庄,发现农户的样貌焕然一新,相比从前农村留给我们泥泞、简陋的印象完全不同。全村铺设了平坦宽正的水泥路地,一排排白墙黑瓦的屋子更给人以干净、整洁的气象。

但当我们进入农户时,发现尽管每户人家基础的生活设施都很齐全,但并不是做到了和每户人家都有电视,而且大部分家中只有老年人留着。他们大部分人家中的儿女都在外工作,田地里也基本是中老年人在劳作,实在不便于劳动的便留在家中。

我们通过对几位长辈的采访交流,大概了解了他们目前的生活情况,回到学校之后再查询了国家政策出的养老情况,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便有了研究方向。

二、调查过程

(一)调查对象

我们在新滨文华村进行实地走访,调查范围包括文华村的部分老龄居民。

第一位:一名六十岁上下的男性老人。据他所说,他的出生地就在新浜,常年住在这。儿女进城务工,不常回家,目前与妻子二人生活。

第二位:一名六十岁上下的女性老人。据她所说,家中一共有五口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是退休金,平时虽然有农田但很少干农活,村里不允许养鸡鸭,因此肉类食物都只能靠出远门进城购买,村中唯一交通工具是一辆76路公交车,但也不是非常方便。

          图一即为公交车站点                   图二是正在行驶而来的公交车。

第三位:一名七十岁左右的女性老年人。据她所说,家中一共三口人,自己身有疾病,腿脚不方便,因家中没有经济支撑让她治病,一直拖着,儿女也不常回家。(受到她的准许,小组前往她的家中进行查看,发现老人家中陈设十分破旧,也没有什么类似智能电视的电子设备,宛若八九十年代的生活。)

第四位:一名已有八十五岁高龄的女性老人。由于她已经八十五岁的高龄,口齿不是很清楚,由一位长期照顾她的老人为我们提供的她的基本情况,据了解,她腿脚不便,背驼得十分严重,甚至是无法依靠自己力量独立行走。有儿有女却也不曾前来探望。那位照顾她的阿婆也向我们诉说,国家虽然实行养老面子工作做的很足,但也没有顾全大局,村中许多空巢老人都没有得到他们相应的帮助,生活依然很艰难困苦。

(图中可以看成八十五岁高龄老人的身体状况不佳,图左是照顾她的婆婆。)

另外,除了上述所具体调查的四位老人家庭及生活情况外,我们还了解到,村中养猪场排放臭水以及各类大型机器运转的声音,也多多少少影响着农村老人的生活。

(二)调查工具

本调查根据调查目的,主要通过实地访问,并通过手机录视频,拍照,录语音,手记笔记等方式记录数据。

(三)调查数据收集处理

我们规整了走访得到的数据并考据了一些有关农村养老的资料和数据。

1.经济需求

城区空巢老人的经济需求通常具有刚性的特点,且多为满足生存所需的客观需求,不仅表现在吃穿住行四个方面,还与医疗和照料等方面息息相关,如果经济收入低,则直接制约了生存需求的满。,因此,要使空巢老人的养老生活得到保障,必须首要保障空巢老人的经济收入,另外,在经济支出方面也受到关注,尤其是在医疗和照料方面的支出,应该受到重点的关注,由于老年人的特殊生理情况,对医疗和照料的需求较大,然而,药物和治疗费,高昂医疗费用报销门槛高,都会直接导致养老生活质量。

2.日常照料需求

1)养老方式需求,大多数老人选择家庭养老的原因,有如下第一生活能自理,不需其他人照顾;第二,受经济状况的制约,难以承担机构养老费用;第三,对居家养老和互助养老不了解;第四,现有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低,且有年龄限制。

2)日常生活照料需求,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认为不需要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方面的服务。在剩余的人中,需要上门做家务的,有大多需要老年饭桌或送饭的,有少部分人需要上门,个人护理和陪同购物较少氛围。很少的老人认为不需要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方面的服务,根据资料将其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目前生活能够自理,不需要社区的帮助。第二,更愿意依赖配偶和子女对外人服务不放心。第三,担心社区提供的服务不周到,如饭菜不合口味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老人自养能力情况大多数没有生活保障,而城区中的老人大多有生活保障;农村老人少部分有积蓄,而城区中老人大多都有积蓄;农村老人只有极少一部分有退休保障,而城区中老人大多都有退休保障。农村老人每月能得到子女的生活支助大部分处于500元以下,少部分超过500元;而城区老人每月能得到的金额远远大于农村老人。农村老人参保人员非常少,基本处于15%,而城区老人参保率近80%以上。且农村老人大多都是空巢老人,日常生活无人照料,而城区老人大多与子女住在一起,日常生活有照料,如遇突发情况,如生病等,会很好处理。但农村老人则无法及时处理。更重要的是,农村交通非常不方便,有的农村甚至只有公交车,出门办事非常不便。老人本就行动不便,而且遇上交通落后,如遇到紧急突发情况,后果不堪设想。但如果在城区中则这种情况大大削减,享有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等一系列交通设施。而且在农村中社区公共服务则少之又少,极少有居委会组织活动。但在城区中有各类社区主体参与社区综合服务,有各种为老年人服务功能的设施,为老年人开放,差距甚远。在走访中,我们甚至没有看见过坡道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

各地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必须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凡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标准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凡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和建设指标要求的,要限期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老服务设施,不得挪作他用。

(二)综合发挥多种设施作用。

各地要发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养老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及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提高使用率,发挥综合效益。要支持和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提供养老服务。各类具有为老年人服务功能的设施都要向老年人开放。

()实施社区无障碍环境改造。

各地区要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加快推进坡道、电梯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改造。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

[2]《农村养老的现状及问题》王亚军

[3] 2019年养老产业政策汇总文琳 文琳行业研究

 

附录:

过程性照片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以腰泾村为例的新农村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失的改善
    上海新农村的住宅情况
    初步探究泖港镇黄桥村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满意度
    关于现在松江区人民自己耕种情况
    关于腰泾村老年群体于新农村浪潮下所受影响
    探索新浜镇南杨村的卫生建设——论疫情防疫的开展
    日韩两国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可提供的借鉴意义浅析
    以黄桥村为例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查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从南杨村探寻新农村养老体制现状…
    关于联建村村民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
    新闻日历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21.09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