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新农村——走向希望的田野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B-S-I课程资源库 > 地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实践 > 地域文化资源有效利用实践 > 综合实践活动 > 新农村——走向希望的田野 >> 正文
初步探究泖港镇黄桥村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满意度
更新时间:2023/1/9  作者:本站原创 佚名  阅读:1228次  
 

组员:沈晨怡、董一茹、林星言、陆怡婷、朱玥

【摘要】

     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小组下乡去采访了泖港镇黄桥村村民,了解新农村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带来的改变及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真实态度。不同背景的居民对新农村建设持着不同态度。例如有的村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有的居民却提出新农村建设存在房屋翻新费用过高、邻里关系不如从前密切等问题。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泖港镇黄桥村、村民满意度

【引言】

论题目的——调查研究泖港镇黄桥村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满意程度

论题意义——通过泖港镇黄桥村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真实态度深入了解新农村建设政治背景下带给村民的真实感受,望能对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及幸福程度做出贡献。

【背景】 国家与当地对新农村的政策

国家——城乡有别因地制宜有特色者生存。

    我国城市规划历来得到政府、学界与业界的高度关注,也取得了不少成就,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将城市规划的经验照搬到农村规划建设中来呢?农村规划有着不同于城市规划的特点,只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才能使农村规划得到科学的发展。

 1.因地制宜------全国现有村庄320多万个,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情况千差万别,东、中、西部地区有差别,同一个地区也有较大差别,村庄整治需要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和完善。立足已有条件开展村庄整治,凡是能用的或者经改造后能用的房屋和设施,都要加以充分利用。农民急需的是配套道路、供水、排水等设施,改变村容村貌。

2.量力而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政府财力有限,尽管中央已经和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增加财政向"三农"的投入,但短期内不可能增加大量投入,新农村建设只能立足已有的基础,解决农村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

3.突出特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要把是否能尽量保留原有房屋、原有风格、原有绿化,突出农村特色,作为一项基本要求。    

当地——20074月,黄桥村开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努力改善农村面貌。通过开展"五治三通四建三化"工程(五治:集中治理残墙危房、治柴草乱垛、治垃圾乱倒、治污水乱泼、治畜禽乱跑;三通: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四建:建文化活动中心、建标准卫生室、建平安小区、建乡村放心超市;三化:绿化、亮化、美化),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整合资源,完善为民、便民、利民服务功能    

加强领导,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长效管理  

抓好教育,提高村民整体素质    

完善制度,健全工作机制

正文】

a.研究方面:(1)农村的翻新(2)新农村建设后当地村民收入的变化(3)当地村民对新农村的想法和意见

b.探究问题:

   1)农村的翻新   

方面:1.据村书记介绍,很多户人家都进行了宅基地平移,住进了宽敞明亮的两层小别墅。

2.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大型农业机械广泛使用,这属于公有制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广泛落实,对于保障农民的收入有很大帮助

2)当地村民家庭情况

      1.我们所调查的中老年村民极少有子女常住在身边,多为子女居住在城镇或市区

      2.我们所调查的村民的收入大多为正常或者自己较满意的水平

3)当地村民对新农村的想法和意见

1.  满意:对村中的娱乐放松设施的增添感到非常贴心

2.  中立;认为新农村改革有利有弊,房子确实美观了,但对没有可以自己耕种的天地感到不自在

3.  不满意:首先,有些村民反映翻新费用太高,不值得花费那么多;其次,大多数村民认为这是豆腐渣工程,原因是房屋漏水,几次让物业来修都没有修好,有一家前前后后修了8次,还是没有解决,还有认为绿化太多,没有必要,包括,通过我们小组与村民沟通后,知道一幢楼要住四到五户人家,太挤。

论文总结:

对于孩子与老人的陪伴这一方面,因为农村改善了的缘故,使农民的子女更常回家看看了。我们小组还认为农村的整体环境有很大的改善,房屋更加美观了,邻里之间关系也很融洽,但在很多方面,例如:房屋建设的工程质量、物业与村民之间的沟通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说明也是有利弊的,为了让村民有更好的生活,望改善!

 

致谢:

     感谢黄桥村村民的配合,以及松江一中为我们提供这样那么好的一个机会,能让我们去了解现代新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还有360百科平台以及小组中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新浜文华村老龄人口生活水平(养老)与新城区的差异
    以腰泾村为例的新农村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失的改善
    上海新农村的住宅情况
    关于现在松江区人民自己耕种情况
    关于腰泾村老年群体于新农村浪潮下所受影响
    探索新浜镇南杨村的卫生建设——论疫情防疫的开展
    日韩两国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可提供的借鉴意义浅析
    以黄桥村为例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查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从南杨村探寻新农村养老体制现状…
    关于联建村村民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
    新闻日历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113.28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