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成员:季辰烨 李婕 沈珑泽 邹依琳 江欣雨
总撰写:季辰烨
指导老师:郭永馨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乡村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人口老龄化、乡村规划问题等。
【研究方式】小组通过校园组织的田野调查对于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进行了实地考察,主要以采访的方式对当地的农民生活进行了解;并以分组的形式对日韩两国农业政策进行了解与思考。
一、新浜镇实地考察情况
新浜镇是一个典型的上海远郊农业乡镇,但同时也是我国乡村振兴一例优秀典范,该镇环境优美,农业设施完善,对于新农村建设落实十分到位。从平整宽阔的路桥铺砌到白墙黑瓦的整洁房屋形象,都体现出当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尤其当地乡村规划非常良好,有农户特设的毛泽东纪念馆,以及林家埭自然村的旅游业建设等。
但在小组与一位年迈的农民老妇交流时,还是采集到一些不完善的问题。
首当其冲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城乡发展中,农村年轻劳动力大多不愿驻留乡村,往城市转移。在新浜镇上,几乎看不到青壮年的身影,许多农活与生活打理都需要村里的老人自行打理。
农村基建并不完善。例如当地的医疗主要以乡村的赤脚大夫为主,邻近并无较方便的医院与卫生院等,其实对于当地老龄化的人口结构非常不利,老人们一旦突发病症,有可能不能及时就医。
二、关于日韩两国农业的了解与思考
1、韩国方面对于中国农村建设方面可提供的借鉴意义
分组成员:李婕 江欣雨 邹依琳
撰写:李婕
资料收集:邹依琳 江欣雨
韩国方在推动进行新农村改革运行时,有效改善了农村贫困状况,改革重心放在产业发展以及扩大产品出口方面,提升了人口流动性。但由于工农业发展严重不均,导致人口流动过速,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社会不稳定,农村传统农业面临严重打击。因此在我国进行农村建设时,需对农村各项产业平衡予以充分注意,积极调和社会各部分,避免过分冲突以及矛盾带来的不必要动荡。 韩国对于新农村建设以及改革的成功经验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注意的方面: ①农村改革的主体为农民,应当以政策为辅,从农民利益出发,实现农民脱贫以及实现富裕。 ②进行农村建设以及改革要建立在农村原本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规划,脚踏实地地发展,不能盲目求成。 ③政府进行建设改革活动的同时要带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自发地进行创新,实现政府和群众相互配合,保证效率最大化。 ④遵从当地特色文化,不因改革使当地人文以及生态各方面遭到破坏,树立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 ⑤进行多元、多方面的智能化改革建设,从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扶持、政府补贴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全面改革。 结合新浜镇当地农村状况,除上述举措外,如何面对农村青壮年流失严重也是重要突破方向,由于当地农村发展较为滞后,青壮年多选择前往发展更完善的城区进行就业以及生活。因此在新浜镇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政策方面需要鼓励青壮年返乡就业,如进行政府方面的经济补贴等可一定程度上吸引青壮年,改善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状况。而位于新浜镇的工业开发区附近的农村则可利用地域优势,青壮年进行就近就业,与当地产业形成联动,改善由于当地人力资源需求不大带来的青年人口流失现象。
2、日本方面对于中国农村建设方面可提供的借鉴意义:
分组成员:沈珑泽 季辰烨
撰写:季辰烨
资料收集:沈珑泽 季辰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村一度陷入人才外流、农业萎缩的凋敝状态。对此,日本颁布了农业构造改善政策,对此小组进行了细化了解并绘制了思维导图。
其三点分别是为了推进日本农业的效率化和近代化,为了使当时的农业协同合作社尽快运作,大力培育农事合作社法人和农业生产法人;高地价的背景下,为了促进土地流转,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要适当修改农地法以简化借贷双方的交易流程。同时要稳定农地价格,确保‘农业振兴地域’,规避地价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同时制定农户养老制度,完善通勤设施,以方便农业从事者,特别是高龄层农户的离农。
我国乡村产业单一,缺乏经济支撑,该农业构造改善政策中,以土地流转的方式,使工农业同时受益,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促进了农业结构的改善。对于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虽然日本当时对于养老政策的实施其实并不理想,但对于我国,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障老龄人口退休及转让经营的举措是必要的,同时,对于取消佃租统制的举措也可以提高农户生产的积极性。
其对于我国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除此之外,“一村一品”是日本乡村振兴一大特色,其也是以产业为核心进行乡村规划,。首先挖掘出当地特色,大力开发夯实农业基础,随后进行产业链的延展,着力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与劳动力素质,最后打造产品知名度整体化推进。
对于整个一过程着眼点先要落到因地制宜上,乡村的具体规划是“一村一品”得以推进的基础。以新浜镇林家埭为例,当地便是抓住了乡村旅游业这一点,以一池静谧清丽的荷花塘为起点,确立了“成为上海乡村旅游首个旗舰品牌”的目标,其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与认可。
故日本“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产业化模式,对我国乡村建设提供了一条良径。其中,要确保科学规划乡村,制定与乡村经济、文化相适应的产业规划,夯实好农业基础,杜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形式主义建设;坚持以村民为中心调动村民积极性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日本农业150年》晖峻众三
[2] 日本如何搞“一村一品”https://m.sohu.com/a/360864658_120028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