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到现在,恰巧八年。八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由一名不懂教学规律的新教师变成了一名在各方面都能拿得起,放得下的骨干教师。在这期间,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同时,也离不开带教老师的细心教导和我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追求。记得我在新教师见习期满后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无悔的选择》,阐述了我参加工作一年来的真实想法。现在八年过去了,所带的学生一直在变,唯一不变的是我对教育事业的一片真诚与无限热爱,我的选择不会改变。
记得第一次家访,一位家长当着我的面说:你刚刚大学毕业,带学生行不行呀?虽然我没有在她面前表决心,但我心底里已经有答案了,那就是行,一定行。我主动走近学生,努力成为他们的朋友;我努力钻研教材教法,让他们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三个月后,那位家长主动打电话过来,说:你这位老师还真有一套,蛮有办法的嘛!我的小孩回家就说起你。就这样,我用我的努力一一化解了家长们心中的担心与疑惑。
记得班里来了一位体育特招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行为习惯较差,时常影响到同学与班级。我想给他一个下马威,在没有与他商量的情况下把他调到了第一排,好让他老实一点。没想到,他反过来给我一个下马威,在座位上拿出书来敲敲这,敲敲那,发出很大的声音,让我准备的班会课无法进行。我心中的怒火油然而生,但仔细一想,假如他跟我硬顶上,肯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影响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所以,我让他回到原座,决定观察一段时间再说。事后,我首先反省了自己的做法,在了解了他身上的优缺点后,多给他表现的机会,多在全班面前表扬,同时,请其他同学一起帮助他改掉身上的坏习惯。他慢慢由不守规矩变成了一个规矩的坚定执行者。最后,经过自身的努力和大家的帮助,他考取了上师大体育系。
在二○○○年,学校在平行班中抽出一个班作为“非智力因素开发”试验班。我非常荣幸地担任了这个班的班主任,而学校领导也十分重视,由德育副校长钮老师直接领导。“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以外的一切因素。从智力方面来讲,能靠、进一中都应该是差不多的,而最关键的还在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于是我与钮老师一起为这个班,这群学生而忙碌着,从平时的关爱、同学自信心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班集体的形成入手,努力使这个班级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在这一年中,我组织他们进行了“华师大、浦东世纪公园、浦东国际机场一日游”的参观活动和参观松江新火车站与庙前商业步行街的活动。在两次活动中,同学们个个神采奕奕,既为华师大浓郁的学习氛围而感动,又为浦东国际机场的雄伟而赞不绝口,达到了理想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同时,他们也看到了松江日新月异的变化,为有这么美丽的火车站而感到自豪。他们的歌声原来是没有任何特色的,经过一年的调教,在每次的歌咏比赛中,他们都能取得第一名。
二○○四年,我第一次带高三,两个文科班,有一丝紧张,更有一层压力。有人说班主任做得再好,高三拿不出成绩,那也只能说明你不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为了两个班的学生尽可能多的考取好大学,为了他们能在数学方面有一定的提高,我一方面自己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张练习卷,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另一方面,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他们带高三的经验,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午休、晚自修成了我的第二战场。只要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我都会认认真真地讲解,直至他们完全理解。记得有一次,我上完上午最后一节课回到办公室,两位女生就跑过来说老师你在办公室等一会,我们马上回来。过不了多久,她们就回来,手里还拿着肯德基,说:“老师,今天我们请客,谢谢你牺牲那么多的休息时间为我们解答问题”。我一方面告诉她们下不为例,另一方面则为她们能记着老师的辛苦而感到欣慰。果然,经过以一年的努力,一个班的数学平均分达到了一百二十几分,其中一位同学取得了满分。这是松江一中历史上的第一次。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也为自己高兴。
回想起这些点点滴滴,感觉像刚发生一样。上面讲述的虽然是一些小故事,但它却折射出许多教育教学的工作方法与工作艺术。所以,我觉得做好老师并不难,关键在于要有一颗对事业无限热爱的责任心,一颗对学生无限真诚的爱心。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的付出必将得到学生的认可与感激。
总结过去,我感到教育教学工作是辛苦的,却也是幸福的,它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和无尽的回忆,展望未来,我想我们年轻人一定会继续用青春谱写出一首首教育事业的光荣赞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