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摸高》体会一二
英语组 杨婷玉
上个月和英语组小伙伴们一起学习了《摸高而行,加强学校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讨论稿)》,感谢学校提供的机会谈几点简单的体会。
第一遍读来不禁让我感叹,“厉害,这个《意见稿》文案真优秀!”;第二遍读来不禁让我频频点头,《摸高意见》所涉及五大块十八点可谓逻辑严谨,有理有据,生动到位;再读一遍,更是发现一字一句中透露了到底为什么要“摸高”,到底要要摸多高,以及如何实现“摸高”。
以教学目标为例,在《摸高意见》第一大块总体要求中的质量目标中就提出高一、高二打赢学科期末统考攻坚战,平行班均分接近松江二中平行班,奋进班均分不低于松江二中平均分,绍裘班对标松江二中实验班,新疆班对标华实高中。这就解决了我们日常一大困惑---教出好成绩的标准到底是怎样的?以英语为例,更为明晰,明晰的目标才能让人,当然压力也是不小的。
《摸高意见》中细化之后的目标仿佛指路明灯,当然给了我们不小压力,不过好在《摸高意见》更是道出了“摸高”的秘籍,给了我们“摸高”的脚手架,同时也帮助我们青年教师快速提高业务能力。在强化教学管理的第二板块中提到:“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同类班级教学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训练统一。上课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授正确、语言生动、板书工整、组织严密、面向全体、不迟到、不拖堂。作业布置要分层,讲科学、重实效、严要求,作业批改要及时、规范,严格落实《松江一中作业要求》。加强个性化辅导,对学生既要有问必答,认真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又要强调独立钻研,培养自学学问。加强命题研究,提高教学评一致性,试题难度契合“摸高而行”的思想,加快考试结果反馈速度。”字字朴实,句句箴言,如何快速提升教学能力并实现学校目标的秘籍就在这里,所以,无需焦虑,按照“摸高”秘籍认真落实,不要说是实现目标,突破目标也是现指日可待。
再比如:《摸高意见》还让我学到了一所优秀的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许教研组如何成长的“内部秘籍”,可以说如获至宝。根据第五大块加强校本研修的细则,本学期英语教研组和备课组要继续做好复盘,除了做好优质课的复盘还要深入开展命题复盘研究,期中期末复盘,周测、晨测也值得复盘,在不起眼的小测验中也许就能全方面地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及痛点与考点之间的平衡,并切实提升组内教师的命题命制能力。同时,借着双新的东风,告别老版学习指导手册,落实双新版的学习指导手册的命制;更要将英语学科2.5年高考的复习备考研修系统化序列化。高一、高二各备课组实践并解决统筹授课和进度、基础和提升、传统和创新等等问题。高三备课组则要继续借助市、区命题指导专家的指导下做好英语一考、二考的精准施策。
总而言之,《摸高意见》五大块十八点是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反复阅读,反复思考,反复学习的,毕竟好书不厌百回读,好公文亦是。
这是一篇序章
语文组 张丹
《摸高而行,加强学校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四页文档三千多字,却包含了学校质量管理全面细致的考量。文件容量大,学习后算不上有多深刻的感悟,在此仅仅谈谈一些我个人的感触吧。用三个词概括——“统筹”、“细节”、“创新”。
文件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三识”、“三道”展开全方位探索。对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校本研修等关乎教育教学的各方面都做出要求,而具体的操作实践又需要学校行政部门、各年级工作组、任课教师们共同努力实现,呈现了学校质量管理的着眼高度。
高屋建瓴之下,对具体落实又有着细化的要求。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侧重不同,教学常规管理、作业质量管理各有探索,对不同学情的学生要求辅以个性化教学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勾画的蓝图的落地生根之势。
这不只是一份简单地将常规写成文字的文件而已,它接纳着新的东西,呈现了一份教育前景。上一学期学校重点开展了复盘式研修活动,而本学期则重点开展了全员导师制活动,但这些并不是一时兴起的名词概念,在文件中都可以看到常规化的更细致的要求。而对融合课程、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的要求,更是彰显了教学探索与创新的勇气。
以上是学习完文件之后我的粗略感觉。其实最初我有一个困惑,学习这份文件本身对我而言的意义是什么?后来我想,可能是更明确了一种参与感吧。
在上个学期我开设一堂涉及复盘式研修及学科德育的公开课,虽然最终课堂呈现并不令人满意,但当时的心情有点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尝了鲜也觉得自己似乎在一项教学探索中贡献了一小份力量。当我再次看到它出现在这份文件中,我意识到自己做得远远还不够,复盘式研修不只是指向课堂教学,学科研讨、考试命题等等同样需要渗透。只有在实践中不懈地摸索尝试,才算是真正参与其中。教育管理、教学辅导、学科研究,它们不只是我所认为的优秀的厉害的老师才应兼顾的事情,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我们年轻教师必须积极地参与其中。作为年轻教师,最初多半是亦步亦趋,但我们需要逐渐明白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究竟正在扮演着以及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讨论稿对学校质量管理统筹、细节、创新的思考,也许呈现出的也正是一名教师对自己应有的期许,要有开阔的眼界、要有踏实的精神、要有创新的意识。
这是一篇序章,我们不只是读者,序章之后,需要我们来书写点什么。
青年教师如何站稳讲台
数学组 何佳
上个星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就学校近期发布的《摸高而行,加强学校质量管理若干意见(讨论稿)》文件内容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入谈论交流,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俗话说“树往高处长,人往高处走”,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可以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发展。而一所学校如果想得到更好地发展的话,那么必然离不开每位老师的努力,青年教师作为教师的中坚力量,我们更应该有“重任在肩”的觉悟。
教学质量作为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提升教学质量是我们的核心任务。讨论稿中质量目标的设立,已经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可是如何达到这个目标,除了学校的各项措施的调控之外,更关键的还在于我们教师每一天、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上。那么作为青年教师,如何站稳讲台,保证教学质量则是我们首要完成的功课,我的理解是下面四个关键词:态度、学习、反思、坚持。
一、态度——态度决定高度
我一直坚信: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决定着他的高度。记得在一次新教师培训讲座中听一位优秀教师的分享中提到:不要抱怨什么,也不要问什么,你需要做的是如何应对。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做就是得到,多做所得,少做少得,不做不得。很朴素的话,却道出了深刻的道理,不是“能者多劳”,而是“多劳者能”。
二、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三尺讲台,十分学问”,做教师就是做学问,作为老师,我们最应该把学习当做一辈子的必修课,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具体来所青年教师的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听课、专研教材、研读专业期刊。课堂是一个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最直接体现,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阶梯,因此听课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虽然痛苦,但不得不承认,听课的次数越多,你就会收获越多;被听课的次数越多,因被听课批评地越多,你就会进步越快。所以作为青年教师,对于学校要求的听课任务,我们不应该敷衍了事,而应该带着自我发展和主动成长的愿望来完成它。其次,教师需要学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要想自己这桶水不干涸,就需要我们不断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且要常补常新,不断更新知识,要去问询新的教学思想和观念,问津本学科前沿和教学的发展方向,问鼎新的、有生命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一桶水”变为“长流的活水”。最后,青年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机会能进行实战演练的机会—开课,只有这样我们专业成长才会更快,教学风格才更易形成。
三、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可能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学而不思则罔”,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然途径,尤其是青年教师,一开始难免对教材的把握没那么准确,只有结合自身实际,围绕着“教什么,怎么教,怎样教更好”这几个方面不断反思,才有可能慢慢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方式。
四、坚持——胜利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
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抱怨说:我最近一直有认真学习,为什么成绩还是没有进步?其实每个人都一样,付出总想得到收获。前两天看的一篇文章中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你所做的事情也许暂时还看不到成功,但不要灰心,你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很多事情,我们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有希望,胜利总是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
最后用一段话和大家共勉:成功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成功路上需要选择,但会选择的人不多;成功需要不断学习,但会学习的人不多;成功需要付出,但舍得付出的人不多;成功需要目标,但知道方向的人不多;成功需要全力以赴,但能集中精力的人不多。愿我们能始终不负青春、摸高而行,成为那个在成功路上坚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