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网上阅卷(外)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展开
左侧用户区
党员风采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一中风采 > 南湖风 > 党员风采 >> 正文
2004年感动中国的优秀共产党人(一)当代工人杰出代表 许振超
更新时间:2005/1/11  作者:   阅读:6963次  



  许振超是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桥吊队队长。作为一个“老三届”出身的普通工人,他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顺应社会前进的潮流不断发展自身。他不仅没有被时代淘汰,而且屡屡勇挑大梁,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令世界航运界敬佩的一流桥吊专家。以许振超为队长的桥吊队,创造出每小时381自然箱的码头装卸效率,近日被交通部认定为世界最新记录。

在青岛港,人们谈论许振超,就离不开要谈他的“绝活”,在感受许振超那些“绝活”的时候,人们又都会提出同样的问题:许振超的“绝活”是怎样练成的?

  许振超的解释很简约:多去想,多去学,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要承载着多少的艰辛,恐怕只有许振超自己知道。

  上个世纪90年代,许振超偶尔在报章上看到一则消息:由于中国产业工人队伍技术素质低下,高级技工奇缺,“技工荒”出现。为此日本的一家公司决定向中国输入日本高级技工。许振超为此受到刺激,他拍案而起,要求工友们发奋求索,让码头工人也都成为有“绝活”在手的中国技工。

  许振超一小时能吊运60个标准箱,他创造的“无声响操作”让外国船员瞠目结舌。1984年夏天,许振超到上海港学桥吊,那三个月,他一门心思就泡在桥吊上。教他的上海港的一位老师傅看他钻劲十足,就提前同意他驾车一试。许振超很争气,第一个箱子的吊运完成用了3分钟。看到师傅没吱声,他又悄悄地吊一个,这样一个小时下来,他居然吊了20个。许振超说,在40米高空的桥吊驾驶室中,要将地面集装箱上,只有十几公分大的锁孔齐齐对上,是件很难的事。但就这样一个小的环节,既涉及装卸运输的效率,也影响着机械和物品的安全。就这个“无声响操作”中对锁孔的环节,许振超练了两年多。他说,这套“绝活”的关键就在手上。把集装箱吊起、放下时,要控制好吊具速度,吊具起落的力度要柔,又准又稳地把集装箱抓起、放下,这样才能做到不出响声。在那些苦练的日子里,晚上睡觉他的手都在痛。现在,许振超“玩桥吊”是游刃有余了,他通过控制小车水平运行速度和吊具垂直升降之间的角度,进到了人机合一的境地。他的操作,只需用眼上扫集装箱边角,下瞄船上装箱位置,手握操纵杆变速跟进找垂线,打眼一瞄,定位就有了。

  许振超敬慕那些“一口清”“一抓准”们,那些劳动标兵和技术能手都是他心中的偶像。他认为,作为一名共和国的码头工人,也应该有一番自己的创造。工友们都说他心气大,但也佩服他能钻研。

  许振超刚到青岛港时开门机,他发现矿石装火车作业,撒漏现象太厉害,常常是一钩货落下去,撒在车外的比车内的多,装卸粮食也有这个问题。看到工人们拿着铁锨清理撒漏的货物,他也上去帮帮手,可工人们并不买他的账。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想到了“一钩清”。他利用别人休息或吃饭的时间,自己留在车上拼命练习“把子”的操作,吊着钩头,对准码头上的“和尚头”练停钩、稳钩,他还吊起满满的一桶水,坚持练习钩头路线行走,最终达到钩头行进过程一滴水不撒。就这样,他用了整整半年的工夫,创出了一个门吊司机的新形象。过去装一个60吨车皮的货要撒漏10吨,而许振超的“一钩”下来,撒漏的货物顶多只有一铁锨。装卸粮食的作业,许振超总结出了“一钩”先抓两头,后抓中间,最后再起脊,实践中表明效果很好。工人们都愿意跟他干活,因为跟着他干活轻快。

  “15分钟排障”是一句桥吊常见故障限时排除的术语,也是许振超的创造。桥吊在运行中常常会出现故障,能否做到迅速排除,除了是衡量一个单位综合技术能力的标志,也事关装卸效率和船东利益。许振超锁定了“15分钟排障”这一世界目标,他说,中国的港口就是要不同反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许振超带领他的工友们解剖了每一个运行单元,研究了如一座座小山般的图纸,为了一个“手到病除”,许振超不知熬了多少夜。今天,他的这个目标实现了,从接到故障信息,到主管工程师到场排除,15分钟以内解决问题,这也做为强大的技术维修平台的一角,支持了“振超效率”的创造。

  上世纪90年代初,桥吊用的可控硅控制系统全要靠进口。许振超发现,可控硅每两三周就烧坏一个,一个件就要上千美元。他想到了用国产产品代替,但当时国内还没有生产厂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青岛有家电子元件厂,专门为航天部生产电子元件。于是,他就跑去了,可厂家以产量少、成本高为由拒绝了他。他不甘心,又托人找到了主管工程师,带上自己设计的图纸,和工程师反复进行探讨。因行业原因,工程师对桥吊不熟悉,谈了两个小时没谈拢。后来,他索性把工程师请到了港口,并带他一起爬上了桥吊。站在高大的桥吊上,看到这么复杂的结构和深奥的技术,那位工程师感动了,他感动的是一名中国港口普通的桥吊司机,竟然有这样的科技热情和爱护企业之心。随后他们就组织研制,最终从十余个品种中,筛选出了性能最可靠的可控硅,提供给了青岛港。

  工友们说,把港口当成自己的家,是许振超练出“绝活”的根本动力。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 查看所有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推优公示
    2004年感动中国的优秀共产党人(十)维护生命的使者 李…
    2004年感动中国的优秀共产党人(九)模范人民调解员 曹…
    2004年感动中国的优秀共产党人(八)“飞行校长”李建…
    2004年感动中国的优秀共产党人(七)生命路标 张全林
    2004年感动中国的优秀共产党人(六)自强模范 王树明
    2004年感动中国的优秀共产党人(五)一心为民好干部 周…
    2004年感动中国的优秀共产党人(四)知识分子的楷模 马…
    2004年感动中国的优秀共产党人(三)鞠躬尽瘁好书记 牛…
    2004年感动中国的优秀共产党人(二)人民的好卫士 任长…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09.38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校园开放日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