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教学动态 >> 正文 |
在北大等你们
|
更新时间:2001/5/9 作者: 站长 阅读:3665次 |
|
在北大等你们
郝洁
记得在我求学的过程中,我就常常阅读一些高考优秀学子的文章,从他们介绍的学习经验我受到了很大启发,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在心里也由衷地佩服这些佼佼者,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如今梦想成真了。
首先,我要谈一下如何协调自己的优势科目与一般科目的关系,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我在这一年的复习中,开始时是尽力使自己各科都均衡发展,不能偏科,因为各科都是满分150分,无论哪一科太差,都会影响总成绩。在进行完一个阶段的复习后,我就开始能对自己各科的水平有个全面的了解。在高考的五科中,语文、历史相对来说是自己的优势,而我的数学成绩波动很大,英语相对较弱。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就开始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我利用整块的较长的时间进行数学方面的练习。对文科考生来说,数学是至关重要一个科目,只有高考中在数学上能拿高分,总分才可能大幅度提高。我首先是把书上的每个内容都搞清楚,例如极限与复数这两章我有许多概念就很模糊,以至于做题的时候经常卡壳,做不下去。所以在复习中,我就先是问老师问同学把这些模糊的概念弄懂,并把课本上有关的例题弄懂,这样遇到同一类型或变形的题都可以很容易地想出办法。我做数学练习题时并不求难和多,我只求精。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我会做一些精选的题目,而且这些题属于很常见的题型,方法容易想出来,不怪也不难。对高考来说,做大量的怪题、难题是毫无意义的。过一段时期,在临近高考时,我就抽两个小时的时间,经常做一些模拟试卷和以往的历届的高考卷,这可以使自己更加了解高考的题型与难度,也便于了解自己对高考的适应程度。经过这样的练习后,我的数学成绩就在稳中并有所提高,不再上下波动了。英语是我比较薄弱的科目,而且英语在当今社会又是如此重要,所以我也把很大的精力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在早上,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我就会利用这个时间来背诵单词与课文;而在下午我也会利用一整块时间来钻研语法和进行阅读训练。坚持每天做两篇阅读短文,从要求数量到要求质量。完形填空亦是如此,可以间隔开,今天做阅读理解,明天做完形填空。这样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经过长期的积累,在高考中肯定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的。在数学和英语的学习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经常性地精练一些科目,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熟悉各种题型。
在这样把绝大部分投入弱项中时,我并不是不照顾其它科目。如语文上的文化常识、名人名句,政治上的时事等,我就把它们当成一剂调味品,在长时间地做了数学与英语题目后,顺手翻开旁边的这方面的资料,背一两句诗词、一两条时事,既使紧张的大脑得到了休息,又顺便掌握了这些科目的内容,何乐而不为呢?至于历史,我总是把那些历史事件当作小故事一样,从故事中得到乐趣,从乐趣中掌握知识,历史就可以轻松过关了。所以语文、历史、政治这三门我相对较强的科目我并不花费整块大量的时间,只作为调节脑筋的插曲,但也必须每天坚持抽定量的时间“插”一下,才可以巩固知识,不至于使强项变为弱项。
从上面我对自己优势与弱势科目的学习时间与方法的安排上,可以得出我的“攻弱保强,全面发展”的战略。这样全面系统复习后,高考中我各门课都比较均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接下来,我想再谈一下如何克服高考前的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如竞争压力、模考失误、老师和家长的批评等。高考前的各种压力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尤其对于复读生来说,压力更大,这一点我体会得更深刻。面对这样那样的不利因素时,我认为首先应该使自己的心尽可能地平静下来。我知道要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在高考那样如临大敌的气氛中,每个人都是非常紧张的。但如果这时你害怕了,你就会只感到了自己的紧张,而没有注意到别人也同你一样,甚至比你还要紧张,这时你只要稍稍地使自己平静一些,比别人相对平静一些,可能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只有从高考的圈子里走出来,把眼睛从那危险的独木桥上移开,你才会看到原来别处还有更美丽的风景,你就会想到如果自己在那独木桥上被挤了下来或是跌倒了,选择的路还很多,可以去找另一条更美的路或爬起来继续前进。如果你能这样想一下,你就可以坦然面对竞争的压力、模考的失败等不利的因素,从一次次的失败中积蓄力量,重新崛起。记得去年我得知高考落榜的消息时,首先很震惊,因为高三一年来我并没有太大的失误,但我很快就从这片阴影中走出来了,因为我知道我能行,于是我爬起来继续前行了。在复读这一年中,我也尝尽了各种压力的苦头,但我始终坚信我将是最终的成功者,而且我选择好了自己的目标,无论我跌倒多少回,失败多少次,我的心始终是平静的。这里又涉及到了一个自信的问题。我认为自信应建立在对自己的能力做了充分的适当的估计的基础上,如果你的目标是自己力所不能及的,而又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是盲目的自信,如果达不到,你将承受更大的痛苦;而另一方面,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而毫无目标可言,就会产生自卑的种子,以致于在学习中毫无动力。只有适当地建立自信心,向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向努力,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满怀信心朝着既定目标努力,才能不在意通过成功途中一些小的挫折,做到宠辱不惊,而且,几次考试的失败以至人生的挫折,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坏事。考试失败后才能发现自己哪些地方还没学好,还来得及补救,为高考成功铺一条扎实的路。人生遇到挫折时,才会更慎重地面对人生,走好以后的每一步。我觉得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仅在高考复匀中很重要,而且对以后的人生之路也会有所帮助的。愿朋友们在这方面能做得更好,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上面我谈了如何在高考复习中保持一颗平常心,接下来我想再谈一下在临高考前以及考场上如何放松自己,使自己在高考中处于最佳状态,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许多朋友在平时考试中都可以考得不错,而一临近高考,由于心理高度紧张,往往容易生病或在考场上思路模糊,无法答题。对于这些问题,我认为也是能够解决的。在高考前几天其实就可以给自己放松一下。因为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与最后阶段的复习,掌握的知识大致已定型,那几天就不必整天埋头于课本,可以听听音乐,看看电视,使疲惫而紧张的大脑轻松下来;但又不能一眼都不看课本,这样也不好,可以翻翻笔记或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做的小结,也可以再看一看做过的试卷中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如果一下完全彻底地放松容易导致考场上的暂时遗忘;也不能再整天不停地学,这样在考场上过度紧张也会产生思路不清,老是想前几天看过的东西,而没有准确审题。在高考前与高考中应注意身体与饮食,使自己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清醒的头脑、自信的态度,从容而有序地走向考场。
最后,我想就自认为学得较好的语文一科的学习与复习交流一下经验,也许称不上经验。我从小就很喜欢语文这一科,由于对它感兴趣,所以一直还学得不错。但经过第一年的高考后我才发现自己还差许多。像高考中的第一题,拼音与字形的辨认,我在平时考试中经常就不得分。由于我不讲普通话,所以前鼻音与后鼻音分不清,卷不卷舌也分不清,这就给做题带来了许多困难;而且汉字也掌握有限,有些读音相同的字平时不注意区分,模模糊糊,也没研究,在考试中总吃亏。所以在今年复习中,我就养成了勤用参考书的习惯,一本厚厚的词典经常放在桌边,在做各种试卷时,凡是第一题我拿不准的读音和不认识的字,都会不厌其烦地查出来,并拿一个小本记起来,在空闲的时候经常翻一翻。把它们牢牢记住。当然这些并不一定考,但这种方法的确教会了我许多字与它们的发音,从中我还学到了其它许多东西,对于文化常识与名人名言,前面我已谈过在做过数学题后可以当调料来记,而且我也经常在饭前饭后拿出它们来看一看。掌握这些常识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它可以使你提高文学修养,而且从名人名言中可以悟出许多做人的道理,现代文与文言文的阅读就是一个练的问题,自己要找一些较好的文章来进行阅读,逐渐培养自己对句子的感悟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挖掘其深层次的含义;经常进行这种练习,高考中看到问题后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从哪方面去想。文言文相对较难理解,要先把课本中精彩的文言文反复阅读,掌握其中实词、虚词的各种用法,遇到其它文章,就可以照猫画虎,找适当的解释套进去;要经常翻译一些句子并理解一篇文章的大意,只有常练,才能由量变到质变。也许在练的过程中你并不感到什么效果,但它已潜在地变成了你理解文章的能力,使你在高考做阅读题时游刃有余。最后就是作文的问题,由于学校规定每星期一篇文章,这种强制措施倒是使我受益匪浅。经过由议论文到记叙文,由看图作文到自选作文的各种题裁文章的练习,我能一看题目就知道写什么、如何写,在脑中有了一个整体提纲。而且通过老师的讲评,我能从别人文中吸取许多新颖的东西为我所用。这一年坚持练习作文,我作文提高很快,经老师推荐还有一篇文章被登在了指导作文的《写作导报》上。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学不学都一样,练与不练都一样,这就错了。我可以说,语文学与不学,练与不练大不一样,只是它的效果不太明显,但只要学了练了,在高考中语文同样是一个使你与别人拉大差距的科目。
信手写来思路较乱,也可能我谈的这些对有的同学来说并不适用,这是必然的。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在这里我只是提供一些我的方法与大家交流。而且我所处的学校都是进行应试教育,可能我们想的许多都是为了考试,时间上、课程上都抓得比较紧,而少了许多娱乐与学习其它东西的时间,上了大学后,我深深感到了自己的不足。许多大城市的同学时间比较松,而且有许多业余爱好,可以轻轻松松地就把学习搞好。但在我的意识中,学习是一件苦事,考大学是一件难事,除了琢磨一套适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下苦功,尤其是与我一样在普通中学的朋友们,更要付出双倍的努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最后我衷心希望正在进行紧张复习的学子们都能把握好自己的命运,大学并不神秘,它的门永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