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下午,同学们前往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开展研学课程。同学们首先聆听了交大招生组老师的讲座,了解了交大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随后,同学们分组参观了环境科学学院的科普馆。科普馆以金、木、水、火、土元素来进行分区,介绍了我国的各种环境问题以及其保护措施,提升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此次研学活动不仅给同学们提供了进入交大参观的机会,也提升了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参观结束后,来到了最令人期待的实验环节,同学们进入实验室开展了氯化铁净水实验。大家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最终顺利完成了实验,体会到了科学探索的乐趣。




在交大研学活动结束之后,来自茸一中学的何彬杰同学说:“这次“交大行”让我受益匪浅。在这座赫赫有名的校园里,我感受到的是浓厚的学习氛围,看到的是精密高级的装置,听到的是专家的细致教导。尤其兴奋的是,我还亲自操作设备参与了实验。虽然一天很累,但是快乐并充实,对化学学习也更有了热情!这次活动也使我大开眼界。老师带我们走进了“环境与科技”大楼,也让我们走近了环境科技的前沿,让我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技、处处有创新,也处处可创新。这,激发了我对科技探究的欲望,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在科技创新上有所作为!
来自工程大附校的杨子荃同学说:“这次交大之旅非常精彩,让我印象深刻。作为一个初三学生,进入优美的大学校园,实在是一次特别的体验。我们聆听了上海交大的悠久历史,办学理念和特色专业等;还去实验室做了实验,老师耐心且认真地指导我们的净水实验,所有人都参与其中;最后老师更是为我们仔细讲解了环境污染和新型材料等专业知识,受益匪浅。这次交大之行给予了我知识,更指引了我的前进方向,实在是一次难以忘怀的体验。”
来自松江一中高一10班的姚想同学,在冬令营结束后对化学有了更深的感触:
“从初中开始,我们就开始接触化学,但毕竟只是皮毛,没有系统性的教学;那时我们学习到,生活中的一系列事物消长都是化学变化的作用。现在,我们终于开始真正意义上地学习化学,从最基础的无机物开始,学习物质用途、制备方法等等。而到了大学,有机化学又会向我们敞开大门,我们会对化学课程有更深层的了解。经过岳斌教授的讲座,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了,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大到近些年来的新兴材料,小到身边常见的各类调味料、清洁剂,都是化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尿素的人工合成使得粮食产量翻倍,红宝石的发现让激光武器走出了科幻小说,钛合金、碳纤维,历史上一种又一种材料的出现让人们能涉足宇宙、直达海底。然而,地球环境也因人类无节制的破坏而出现了诸多问题,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滥用杀虫剂导致的物种灭绝,海洋中塑料制品形成的“白色大陆”,还有愈发严重的温室效应,无不是化学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经岳斌教授讲解,我又一次加深了“只有一个地球”的思想,因此,我希望我能够用化学做些什么,让它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而不是滥害无辜的武器。能源问题、粮食问题、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健康问题、环境问题,都像一把把大刀一般悬在我们头上,但我坚信,这些困扰一代又一代人的难题一定会迎来终结。我们要做的,是再次开启化学的新篇章!”
1月20日和21日,松江一中正式开展了寒假的两次化学竞赛特供课程。虽然课程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依然不减。大家努力思考,踊跃发言,紧跟老师思路,课堂氛围十分活跃。相信通过这样的拓展课程,同学们的化学综合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