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4日上午,高三化学备课组的朱涛老师在6号楼101教室开设了一节校级公开课《纯碱中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化学教研组的老师们全员参与了本次活动。本节课朱涛老师以纯碱生产中含有杂质氯化钠,如何来测定纯碱的含量为突破点,以一道重量法的例题引入定量实验分析框架,引导学生寻找装置设计的不足,串联了整节课的定量实验复习,以小见大,由浅入深,在学生使用打印的模拟教具自行完善装置图的环节,学生兴趣盎然,使枯燥的定量实验复习课变得更加生动,很好的落实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核心素养。整堂课以“原理——药品——装置——误差——原因”为主线,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看似遥不可及的定量实验题。通过数据计算,学生充分理解了差值法的原理;通过误差分析,培养学生证据推理的意识与思维习惯;通过三种定量实验方法的应用讨论,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课后评课环节,大家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化学教研组组长,化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灿老师认为本节课设计巧妙,表格中数据的应用、相关误差分析、各种定量实验方法的分析都是等级考的重点,契合现阶段高三一模教学要求。本节课朱涛老师能够深入浅出的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及创新精神。王灿老师建议在细节方面要稍加注意完善。
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复习的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创新,从而使学生感受化学教学的规律性和系统性,提高学生基本的化学学科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