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化学学科基地活动(七)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刘新文区骨干教师共同体研讨课第一次磨课
上海市松江一中 王灿
2016年12月28日上午,刘新文在高三(4)班进行了区骨干教师共同体研讨课《氯及其化合物》的试讲,基地和区骨干教师共同体元素化学子课题的部分成员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并进行了细致的磨课。
目前,高三化学即将进入“元素化学”专题的复习教学,内容繁多、零散,学生遗忘严重,又恰巧在春考前夕,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前备知识,成为教学的关键,刘新文的这节课很及时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案例,希望这节课的成功开设能为我们进行高三《元素化学》的教学提供一些思考和帮助。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碰到的较为棘手的问题和困惑是:
1、《氯及其化合物》涉及到哪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为了迎接春考,学生对化学的关注度更低,遗忘严重,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前备知识?
3、高一、高二化学学习的内容,属于基础性知识,在高三化学等级考复习中该如何进行复习和教学?
刘新文老师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老”老师,对课的设计有创意、有深度,既注意了学生的基础,也注重对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但在试上的过程中,发现提出的问题,没有学生能很好地回答出来,是难还是学生基础差、遗忘严重?可能都有,于是在磨课中,我们进行了研讨,一致认为:应该先与学生一起简单回顾该部分内容涉及的基础知识点和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然后以问题为导向进行难点突破,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知识网络,让学生有一个整体观念。但效果如何?是否合适尚未知,还有待下周试讲后再进行研讨和磨课。
第二次试讲和磨课定在2017年1月4日上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刘新文老师的这节课能以最佳的状态呈现在区化学同行的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