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后进生, 其实大多数智力并不差, 只差在自信心、进取心、责任心和自控力。高中学生绝大多数都有强而敏感的自尊心和容易出问题的自卑感。他们强烈地希望作为一个自主的人得到他人的理解、认可、尊重、信任。根据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赏识教育在转化后进生中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我班上一名学生小A入学成绩不差,在班级算中偏下等,但是上了高中之后,特别贪玩,在上学期的成绩一直是班级最差,年级倒数,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已经列为成绩最差生,上课喜欢搞小动作,喜欢出洋相,出风头,毫无学习目标,贪玩, 他初中的老师对他的印象和评语都很差,甚至连不教她的老师都认识此人。由于成绩差,所以一开始就一直把他列为最差的学生,但是通过长时间的观察,觉得这个小孩还是比较聪明,单纯的,记得他在“东方绿舟”的表现让我很惊讶,能够做好教官和老师交给的每一件事情,我表扬了他之后,发现他做的更好了,让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觉得的这个孩子还是有可塑性的,而且他特别喜欢表扬,所以从“东方绿舟”回来我发现他做的比较好的哪怕小小的事情,都要表扬一下,这学期进步很大,由全年级的520几名上升到350多名,进步很大,所以赏识对一个成绩偏差,行为习惯偏差的学生来说很重要。总结如下:
一、 赏识教育能帮助后进生用成功树立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信心是人性的顶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是“教育
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他形象地指出:对待自信心“要小心得象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要树立自信心,离不开老师的尊重、信任和关爱。后进生普遍存在自信心严重不足和自卑的心理状况。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是转化后进生至关重要的一步。老师通过在其身上找到闪光点,表现出欣赏的态度,积极肯定的评价,能大大提高他们的自信,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是一个“我能行”的人。从而增强了学习积极性,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
二、 赏识教育能使后进生感觉受到尊重,从而也学会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达到从根本上转变的目的。
高中生由于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希望师生之间有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教师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不能先入为主,要把学生看成是有个性、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只要老师能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便能使教育进展得更顺利,更有效,事半功倍。
三、 赏识教育能燃起后进生进步的希望,把希望具体为奋斗目标,实现自我监控。
“人不能没有希望,人生活在希望中, 希望的具体化就是目标,目标就是 通向成功的阶梯”。后进生受到老师的赏识和认同,消除了自卑感,有了美好的憧憬。在老师指导他们制定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一个接一个实现了后,激励学生不断奋进。学生在目标的实现中进行自我监控,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形成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