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话细节,浅谈在考试期间学习最优化的一些方法
高一的新生进入新学校不久,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虽然他们已经经历很多次考试,但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于他们是一个新课题。怎样帮助他们顺利考好这一次期中考试,并提高考试期间学习的有效性,取得学习效率的最优化,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
班会课上,我引导:大家即将迎来高中阶段的第一次大型重要考试,怎样顺利考好这一次期中考试,有同学说老师考试还不简单,都考这么多年了,就做题呗。全班同学一阵笑声过后,我说考试期间的学习是大有学问的,怎样提高考试期间学习的有效性,取得学习效率的最优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谁能把这个做好了,学习成绩肯定不低。我就把我当年考试期间的考试与学习情况和大家分享一下。一听我要讲述自己以前的经历,他们的兴趣更浓了,更来了精神。
笔者饶有兴致地讲述:考前做好充分的复习工作,争取考前每门功课的章节和知识提纲在脑海里都能回忆出来,正所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考时先把试卷从头至尾看一下,对题目的难易做到大概心中有数,看到简单、熟悉的题目,按奈不住内心的喜悦,倍感心情舒畅,有的同学有类似的经历产生了共鸣,他们笑了。先易后难的答题顺序,遇到难题不化太多的时间,至少不影响时间的合理分配,是我遵循的方法。千万不要一道题,不出来誓不罢休,精神和勇气可嘉,只是若在中考或高考这样的,万一影响后面题目的,那是多么得不偿失哦!有同学可能在想,我考试也是这么做的呀!那我说英雄所见略同嘛!我还没讲完了,下面是否相同?请继续听分解。
题做完了,再检查一遍。全部检查完之后,如果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些时间此刻做什么呢?是趴着睡觉还是东张西望,无所事事呢?这时,我一般是回忆下一门功课的章节和知识提纲,疏通学科的知识脉络甚至是细小的知识点。待下课后,打开课本,找出回忆中的不足和遗忘之处。当然,我有时也会对上一科考试吃不准的题目耿耿于怀,也会快速翻开课本对照一下,不过一般我的准确率还是蛮高的哦!此时心情无比愉悦,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轻松地转战别处了哦——迎接下一门考试。
所有的科目都考完了之后,是酣畅淋漓忘乎所以地完一场吗?我认为此时可以适当地复习,凭者记忆对在考试中出现的有疑问或记忆不清的知识点再复习一遍,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老师发下试卷讲评完后一段时间方告结束。这一阶段的复习、总结和归纳既是补缺补差,也是提高巩固强化知识点的最佳时机,是记忆力最好、学习效果最好的时机。堪称学习的“黄金时间”哦,千万不能错过。
考试前后,我们不提倡“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也玩”,提倡适度地紧张。具体就是:考前全身心地复习,考中沉着冷静、仔细、自信地答题,考后及时细致地分析得失、汲取教训和总结经验。
考试不是老师为了考倒学生,而是检测同学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试卷过难,考倒学生,那不是老师值得炫耀的本事。考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应该感谢考试,是考试提供了解、检测自己所学知识的机会。感谢考试,热爱考试,珍惜考试。
以上就是我关于考试的一些浅薄的看法,和各位同学英雄还所见略同吗?同学们还有什么关于考试的高见吗?不要保守,请拿出来分享哦!
作为班主任,做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示范者,帮助他们正确、科学和高效地提高考试期间学习的有效性,取得学习效率的最优化,在考试和学习中感到快乐。
松江一中 卢碧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