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闂備胶鍎甸崑鎾诲礉瀹ュ鏄ユ繛鎴欏灩鐟欙妇鈧箍鍎辩换鎺旂玻閿燂拷
闂佽閰eḿ褍螞濞戙垺鍋夋繝濠傜墛閺咁剟鏌ㄩ悤鍌涘
濠德板€楁慨鎾儗娓氣偓閹焦寰勯幇顓炲壓婵炴挻鑹鹃敃锔剧玻閿燂拷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课题研究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教科研 > 课题研究 >> 正文
在研究性学习中如何选题
更新时间:2003/12/2  作者:转载 王文召  阅读:7146次  
一、选题的重要性

1、选题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

确定研究课题是我们搞研究的第一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研究性学习中,选题是整个研究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在整个研究性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课题的选择、确定,直接决定了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发展方向和命运,甚至影响到整个课题的成败。因此,如何准确地提出一个问题或确定一个研究方向,往往比着手去研究它更为重要。

2、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与传统学科学习的课题不同

研究性学习中的课题,与我们课堂教学中的解题、答题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教学,是老师提问题,给题目,而后由学生去独立思考、解答,寻找的通常是特定的、具体的答案。而研究性学习中,通常是由学生自主地选择题目,通过团体协作、具体分工去解决问题,得到的并不是事先规定的答案。前者注重结果,而后者注重的是过程。

3、选题中对能力的培养

确定研究课题的过程,本身就是进行思维训练、能力训练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学会观察,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观察能力;需要经过发散、提炼、概括,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这对观察能力、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让我们一起来选题。(此处应突出师生的互动性)

1、课题的来源

从学科学习中发现的问题。

例如:学完鲁迅的《阿Q正传》,便可进行鲁迅《阿Q正传》中阿Q的现实意义的研究

想一想、写一写:

1、

2、

3、

4、

5、

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现的问题(选择你最喜欢的、最讨厌的、最不能容忍的、最向往的等等)

例如:调查研究:

家用电器的发展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北京市区小轿车的构成情况统计

想一想、写一写:

1、

2、

3、

4、

5、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选择你最喜欢的、最讨厌的、最不能容忍的、最向往的等等)

例如:菜刀上的力学知识

想一想、写一写:

1、

2、

3、

4、

5、



从学科间的交叉点中发现的问题

例如:关于数学知识在物理上的应用探索

想一想、写一写:

1、

2、

3、

4、

5、

2、确定课题的方法

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的特征,已经决定了选题的方式和类型是不可能千篇一律的。选题方式应十分灵活,可以是由学生自行确立题目和研究方向及研究课题,也可以是由老师提出课题,供学生选择,可以是由学校确立研究范围,学生选择确立课题或研究思路,还可以是由指导教师确立主课题,学生确定子课题。但不管是哪种选题方式,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A、选题必须来自于周围的真实世界

B、选题必须有利于师生共同学习、研究

C、选题必须是自己感兴趣,乐于参与的

D、选题必须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让我们来试一试:请学生填"想一想、写一写"

三、好的课题的标准

想一想:这些题目适合中学生研究吗?

1.国际恐怖主义研究

2.快速撬开自行车车锁的方法

3.用转基因方法"制造"新型水果的研究

4.中学生吸毒问题研究

5.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吃早餐?

6.怎样实施素质教育?

7."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

8.北京市的楹联研究

(或临时从学生的题目中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题目)

这些课题存在什么问题?到底什么样的课题才是好的课题呢?

课题必须有研究价值:选题要注意研究价值。要积极向上、科学、有意义。低级趣味、违背科学、迷信、不利于团结以及有损国家利益和形象的课题不可选。

课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应举例

课题必须具体明确:在确定选题角度时,由于缺乏经验和首次实践学习这门课程,因而很容易发生选题角度的不明确,出现选题偏差的问题。所以首先应当在小组成员内部进行仔细的研究,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个提出的课题题目,并且应积极主动地听取教师或其他人的意见。一旦发现选题角度不对,就应果断地放弃这一课题,进行重新选择。因为只有选择好正确的研究角度才能取得良好的研究效果。当然,最好的办法仍是在初次确定课题时多调查,多了解情况,从客观实际出发,尽量做到选题角度新和小。例如:选定北京市的市政建设作为研究课题,但当动手研究时,就会发现市政建设范围很广,究竟从哪个角度去研究还应斟酌。于是,应经过调查摸底,在对市政建设有了较多认识的基础上,选定市政建设中的一、两个方面--例如:北京的公路建设或北京的桥梁建设、北京的住房建设等作为研究课题。这样选题角度明确了,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早在十几年前。在我爱首都北京的教育活动中。我曾经带领学生开展过类似的调查研究,十几年过去了,北京的变化太大了。这样的研究大有可为。

课题应科学新颖、具有独创性:就学生一方而言,选题时应当关注社会的焦点及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尽量避免生活中常见的或是已有很多人研究过的问题。研究过的问题,可以研究。证真或证伪。但已有很多人研究过的,并以得出明显的结论的问题应尽量避免。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考虑问题,要大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地去想,去提出问题,即使需所选课题做不下去,可以重新再来,继续努力,这样,就一定能在实践中找到富有新意的课题。

课题要切实可行:选题不切实际有两种情况,一是缺乏客观条件,二是缺乏主观条件。在缺乏客观条件中,又可分为两类,一是缺少研究资料。二是缺少财力、物力。例如:"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我们既缺少资源---海水又缺少财力、物力、设备。所以这个课题不切合实际,难以开展研究。在主观条件中,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可能超过了自己的条件。这时必须对课题进行调整,使之切和实际

课题要量力而行:选题切忌太大或太小。在选题时因为把握不好尺度,极易出现选题太大或太小的情况,选题太大,不容易找准切入口,研究课题时会出现面面俱到,无法突出重点、讲透问题;选题太小,则范围受到局限,资料少、内容少,课题就无法进行下去的问题就会出现。

例如:在北京市的楹联的大课题下。若把全北京市的楹联统计与调查作为你的调查研究范围那这题目就太大了,那么多的内容很难调查研究清楚。这时可将其分为若干个子课题,分别将北京市的一个地区或一个公园的楹联的统计调查与研究作为子课题。就容易进行,这样几年下来,可完成北京市楹联的调查与研究这样的一个大的课题。这时就可以出一本书了。因此,在确定课题时,切忌选题太大或太小。应该发挥群体成员集体智慧的力量,尽量在选题时就发现这一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也可把初定的课题给其他组同学或老师看,征求他们的意见,看是否存在课题太大或太小的问题。如果已经被大多数人公认为此课题太大或太小,那就应该重新讨论,另立新课题。

改一改:修改一下你的课题:

选一选:写出你最满意的几个课题:

1、

2、

3、

4、

5、

四、确定课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选题时小组成员意见不一致

小组成员就选题一事出现意见分歧时,一般可以采取讨论的形式来解决,让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最后采纳公认的最为理想的一个课题。如果经过讨论仍达不成一致意见,就采取先调查后决定的办法,让每个成员对提出的课题作初步的调查,获取一些信息,了解此课题方案是否可行,预测将遇到的困难和最终的收获,再通过比较法,最终确定较好的课题。当然,学生也可征求老师的意见,再结合自己小组的见解,这样,一般就能确定子课题了。

例如:选择了研究"北京对外开放的现状与展望"的主题后,对于选择什么样的子课题作为研究对象,会意见不一。争执不下。这时大家便可进行分头调查,看那个方面最能反映北京对外开的现状,有关的资料丰富,而且北京这一方面的企业、事例也比较多,这就使我们不仅有了可靠的、充足的资料来源,也为此后的小组采访提供了较多的选择。这样小组成员在调查研究和协商的基础上统一了意见,课题也就容易确定下来了。



2、对所选课题缺乏兴趣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发源地,是办好一件事的关键所在。对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工作一定要积极投入,只有这样,研究性课程才能很好地开设和进行下去。例如:化学、地理的综合课题北京市的饮用水的污染问题的研究。就可将研究与旅游结合起来,即开展了研究又进行了旅游。这样的课题大家容易产生兴趣,才能很好地开设和进行下去。当然重点是研究不是旅游。 3、选题时找不准切入口时,千万不要操之过急。

有些同学因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在选题时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因而选题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由于缺乏责任感,通常会敷衍了事,找一些唾手可得的材料翻一翻,随便定一个课题就蒙混过关。或者干脆没了信心和愿望,不去考虑选题了,以为这些研究与学习无多大关系,不做也罢。也有那种责任心很强的学生,他们会留意资料,通过多种渠道摘录与选题有关系的资料,这样一来,材料是有了,但较为费时费力。对此要提高对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选题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信心;要学会如何收集有用的资料并归类分析,做好选题的第一步工作。

4、选题出现撞车现象

所谓撞车现象,即有不止一个课题小组对同一内容进行研究并把它确定为课题。出现这种情况,有三种办法解决,一是让这种撞车现象继续存在下去,两个或两个以上课题组就同一问题进行研究,同学之间相互有一种竞争意识,动脑筋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走进“大学城”,走近研究性学习——2022届高一第二次…
    喜报!恭贺我校学子在松江区第九届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
    2018松江一中美国物联网研究性学习圆满结束
    高一年级研究型课程开课啦
    研究无止境,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高二年级研究型课程…
    松江区中小学 “第八届研究性学习成果” 获奖名单揭晓…
    初探春申君祠堂
    走近WTO专题讲座
    如何写开题报告
    调查问卷法中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及分析
    新闻日历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10.35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4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