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是播种的季节。如何用笔耕作出优质的论文,在教学科研的田野上实现突破,是萦绕在教师脑海的一个困惑。欣喜的是,大家在张教授倾囊相授的讲座上找到了答案。
2023年3月10日,第二期青衿班第二次活动在典学楼演讲厅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研究员,《上海教育科研》杂志副主编张肇丰教授,他做了主题为“如何撰写经验类论文”的讲座,旨在为教师撰写优质论文提供方法指导。本次活动由青衿班学员陆婕萍老师主持。
本次活动,从时间跨度上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点评作业。从2月21日-3月1日,在这段时间里,张教授审阅了青衿班教师撰写的论文和课题,并进行了精彩的评点。第二部分,现场讲座。张主编在精准把脉我校教师科研水平的基础上,确定了这次讲座的主题,以期提高一线教师撰写经验类文章的水平。张教授的讲座既有高屋建瓴的教育教学理论,又有丰富详实的教学实践案例,在两者有机结合中,将撰写经验类论文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传递给教师,使大家茅塞顿开。
讲座分为三个部分:一、教师实践研究的性质思路;二、经验总结方法的基本路径;三、在写作过程中的学习提高。其中,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教师实践研究的主要方法,如经验总结、行动研究、实证研究、实践反思、教育叙事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经验总结的两种路径:直觉的经验总结和逻辑的经验总结。关于直觉的经验总结,张教授特别强调典型事例的重要性,并总结了好事例的三个标准:贴切、独特、精彩。关于逻辑的经验总结,他强调了比较与归类的重要性,并概括了三个要点:从大量零散的事实中寻找连接点;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概括出经验特色;给经验特色起个好名字,并做出理论解释。第三部分,以“黄浦杯”的历年征文为实例,阐释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关注方法论层面的方法,更要关注结论的提炼和表述”。张教授的讲座,案例经典丰富,语言生动活泼,为教师写好经验类的论文打开了一扇窗!
在撰写优质论文的道路上,我们一线教师,既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又要用心在教学实践中挖掘自身特点,发展特长,凝练风格,两相结合融于笔端,用笔写好我们每个人的教学故事,绽放课堂的精彩。春天,在学校为教师发展铸就的高地上,让我们一起相约用笔播种,相信只要笔耕不辍,一定会收获累累硕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