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左侧用户区
第二届“基于学案的教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
 松江一中.net >> 新闻综合 > 教学探索 > 课堂实录 > 第二届“基于学案的教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 >> 网上观课

刘芸老师评比课

更新时间:2011/3/25 17:44:44   观课统计:本日 4   本周 12   本月 10   总计 4879
课程信息

执教:刘芸

课题:从〈八声甘州〉中看如何创设“情境”传递情感

学案:学案.doc

双击画面可在全屏播放和窗口播放模式间切换。

平均得分:5       

  • 谷良』 于2011/4/1 12:45:12发表评论:
  • 评分:5分 
        

    以往在不同的场合听过许多节语文课,听课时我常常换位思考:如果是我,我该怎么上;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怎么上。这样,就自以为发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不少教师的讲课没有深度和新意,没有自己的学术思想和个性(或许原本也有,却不敢贸然在公开课上展示),缺少人文气息与魅力,课堂氛围表面的“虚假繁荣”难以保障上课质量的落实。二是教师讲课程式化,仿佛大家不约而同的一定要遵循某种套路,不难设想,长时间带领学生用固定的方式解读课文,会不可避免的束缚学生的思维多样性,这是很可悲的,也许,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学科地位很差和以上两点不无关系,所以,我主张能够用一些新的思路、新的角度来观照文本,那样,就会柳暗花明,获取新的教学灵感。以这节课为例:刘老师尝试采用从美学这个层面来构建教学框架,强调教学的深度、广度和审美动能,强调对学生独立鉴赏能力与方法的培养,并相应介绍有鉴赏知识,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研读新天地。 

    同时,这节课的教学新意还体现在将作文教学的训练与教材紧密结合,从而达到“从教材中来”这一高考考纲要求。将我们的作文教学与教材文本紧密结合,这是我们语文教学多年来想尝试但却从未有人敢于尝试的,刘老师勇敢的踏出了这一步,从这个角度讲,魄力非凡。

    最后我认为这节课落实“基于学案教学”这一点做得很好,从课堂生成效果看,学生能够利用学案上所给知识点进行研习,从而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原则。



  • 朱春』 于2011/3/29 10:35:35发表评论:
  • 评分:5分 
        

    这是一堂很有借鉴意义的语文课,一般来讲,诗歌的赏析我们总是侧重于诗歌本身的鉴赏,还有就是对于其他诗歌作品的鉴赏指导。而在这节课上,刘老师做出了一个新的尝试,就是将鉴赏与作文的指导结合在一起,很有新意。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学生一定会有特别的感受,也给我们以后的诗歌教学很多的启发,这是一堂很好的课!



  • 程艳侠』 于2011/3/28 11:03:58发表评论:
  • 评分:5分 
        

          这是以阅读欣赏与作文指导相结合的一节课。这样的课是语文教师一直研究不断探讨的有争议的课型,其争议的焦点在于:如何把二者有机结合效果更佳!如此难度的课型,作为年轻教师选此作为教学评比课,刘芸可谓有胆识有魄力!

          刘老师的教法贵在以学案为契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兼以教师的穿针引线,师生灵活自如,巧妙地把教材的知识(欣赏《八声甘州》的景物描写特点,与柳永所要抒写的感情关系)迁移到学生的习作练习,学生学有所获,习有所得。不但学生能够学到了课本知识,同时教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了我校“四自”教育中“自学学问”的原则。

         

     



  • 秦凤』 于2011/3/28 8:38:35发表评论:
  • 评分:5分 
        

    很有新意的一堂课,给了我们作文课很多的启示。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79.69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0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