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闂傚倷鑳堕崕鐢稿磻閹捐绀夌€广儱顦弰銉︾箾閹存瑥鐏╅悷娆欏閳ь剙绠嶉崕杈╂崲閹烘梻鐜婚柨鐕傛嫹
闂備浇顕ч柊锝呩缚瑜嶈灋婵炴垯鍨洪崑澶嬬節婵犲倻澧涢柡鍜佸墴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
婵犲痉鏉库偓妤佹叏閹绢喗鍎楀〒姘e亾闁诡垯鐒﹀鍕箛椤撶偛澹撳┑鐐存尰閼归箖鏁冮敂鍓х幓闁跨噦鎷�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二期课改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二期课改 >> 正文
大学生,如何为德行“补钙”?
更新时间:2001/11/6  作者:   阅读:4301次  
大学生,如何为德行“补钙”? 徐敏程劲松 “上课前,当我走进教室时,多希望黑板已被擦得干干净净。走在校园里,看见面熟的学生走来,我多希望他们能对我微笑、问好。但我却经常失望……”日前,在华东师大举行的“大学生形象大讨论”活动中,一位教授的话引起了在座学生的思考。大学生道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时下,大学生在行为、道德方面,哪些地方需要“补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本市不少高校围绕这一话题召开座谈、调研活动。 某校一位从事学生工作多年的老师告诉记者,他曾经连续数年问学生:“你觉得自己还缺什么?”有的说缺知识,有的说缺能力,有的戏说缺钱,唯独没有人说缺“德”。但事实上,大学校园中存在着一些不良行为,而许多学生觉得“这是小事儿”,与道德无关。 从“小事”入手,近来不少高校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解剖,列举身边的道德“缺钙”现象: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声情并茂,而有的同学在座位上旁若无人地打瞌睡、看课外书;在课桌上乱涂乱写,还美其名曰“课桌文化”;在图书馆看书,一时兴起,竟在书上留下“墨宝”,更有甚者,把喜爱的内容撕下藏起来;宿舍楼里,晚上熄灯后,有同学还捧着吉它,忘情高歌;在校外乱穿马路,骑车带人;毕业后,助学贷款迟迟不还……“许多小事都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和修养。我们大学生在提高自身道德素质时,一定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有学生这样说。 如何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补钙”?“学校教育要有针对性、实效性。”不少教育界人士、学生这样认为。有的建议把有关道德建设的理论用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配上简洁、精彩的对白,或加上启发式的小故事,吸引学子走近道德建设。有的建议学校把“图书馆撕书”、“打饭插队”、“熄灯后在寝室里吵吵嚷嚷”等不文明行为抓拍抓录下来,组织学生讨论,开展自省式教育。还有的建议,高校除了搞一些学科、竞赛类的奖项外,还应设立“精神文明”奖,奖励拾金不昧、见义勇为、扶贫帮困等好人好事,弘扬社会新风。 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本市不少高校已亮出了“补钙”新“药方”:华师大组织专家,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分解成100题,在全校师生中开展辅导、座谈活动。复旦大学正积极酝酿“网络实名制”活动,倡导学生以真实身份上网,对网上言论负责。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素质教育认识与实践讲座
    探索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哲学与教育经济学
    王蒙呼吁汉语保卫战
    创新教育的哲学思考——国家督学张志勇研究员访谈录
    济南教育局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准出国留学
    教育信息化——教师必须跨过的一道门槛
    迟浩田:要把学生军训作为利国强军的大事来抓
    专家质疑:“外语学得太早-文理分得太开”
    台湾大学校园重开品德教育课
    北京办性教育展-中学生性教育增加避孕知识
    新闻日历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212.16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4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