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鐢ㄦ埛鍚嶏細
瀵嗙爜锛�
楠岃瘉鐮侊細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二期课改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二期课改 >> 正文
过分严以律己生负面影响-关注小学生“自责倾向”
更新时间:2001/11/6  作者:   阅读:2488次  
过分严以律己生负面影响 关注小学生“自责倾向” 2001年11月02日 扬子晚报 本报讯日前,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信息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不少小学生都有严重的“自责”倾向,当偶尔有失误时,52.9%的学生都会感到很内疚,常处于不安、焦灼的心理状态中。 根据对五个区三—六年级数千名学生的调查,在任何比赛失败时,43.8%的学生总认为是自己造成的;每当事情遇到困难时,29.4%的学生都会认为是由自己造成的,这些孩子往往夸大自己在事情中的作用,尤其是那些在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小干部”,对自己要求太过严苛,一旦达不到要求,便常常闷闷不乐。“自责”倾向在学习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当成绩不理想时,78.3%的学生总认为是由于自己的不用功。 引人关注的是,小学生的“自责”倾向并没有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有的甚至认为孩子从小就严以律己是好品质,反而加以鼓励。而调查显示,孩子经常自责并不利于心理的健康成长,过度的自责,使他们缺乏自信、过分敏感,从而一直处在焦虑不安的状态中。当别人在笑时,有46.4%的孩子会马上怀疑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当很多人被批评时,有64%的孩子认为自己特别不好。44.8%的孩子曾想过“独自到一个很远的地方”,29.2%的孩子有“想从高处往下跳”的念头,甚至40.2%的学生曾经想过“不如死了好”。有关心理专家认为,老师和家长不宜过分要求孩子样样优秀,要正视失败的经历,但生活中的一些小失误也再所难免,对自己过分严苛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张琳)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素质教育认识与实践讲座
    探索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哲学与教育经济学
    王蒙呼吁汉语保卫战
    创新教育的哲学思考——国家督学张志勇研究员访谈录
    济南教育局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准出国留学
    教育信息化——教师必须跨过的一道门槛
    迟浩田:要把学生军训作为利国强军的大事来抓
    专家质疑:“外语学得太早-文理分得太开”
    台湾大学校园重开品德教育课
    北京办性教育展-中学生性教育增加避孕知识
    新闻日历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09.38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