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二期课改 >> 正文 |
过分严以律己生负面影响-关注小学生“自责倾向”
|
更新时间:2001/11/6 作者: 阅读:2488次 |
|
过分严以律己生负面影响 关注小学生“自责倾向”
2001年11月02日 扬子晚报
本报讯日前,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信息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不少小学生都有严重的“自责”倾向,当偶尔有失误时,52.9%的学生都会感到很内疚,常处于不安、焦灼的心理状态中。
根据对五个区三—六年级数千名学生的调查,在任何比赛失败时,43.8%的学生总认为是自己造成的;每当事情遇到困难时,29.4%的学生都会认为是由自己造成的,这些孩子往往夸大自己在事情中的作用,尤其是那些在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小干部”,对自己要求太过严苛,一旦达不到要求,便常常闷闷不乐。“自责”倾向在学习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当成绩不理想时,78.3%的学生总认为是由于自己的不用功。
引人关注的是,小学生的“自责”倾向并没有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有的甚至认为孩子从小就严以律己是好品质,反而加以鼓励。而调查显示,孩子经常自责并不利于心理的健康成长,过度的自责,使他们缺乏自信、过分敏感,从而一直处在焦虑不安的状态中。当别人在笑时,有46.4%的孩子会马上怀疑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当很多人被批评时,有64%的孩子认为自己特别不好。44.8%的孩子曾想过“独自到一个很远的地方”,29.2%的孩子有“想从高处往下跳”的念头,甚至40.2%的学生曾经想过“不如死了好”。有关心理专家认为,老师和家长不宜过分要求孩子样样优秀,要正视失败的经历,但生活中的一些小失误也再所难免,对自己过分严苛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张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