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二期课改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二期课改 >> 正文
素质教育“浮躁”不得
更新时间:2001/10/31  作者:   阅读:4381次  
素质教育“浮躁”不得 《中国教育报》阚兆成     当前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浮躁”现象。如果不认真对待,将影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局。   “浮躁”现象之一:各种非教育性功能膨胀。近年来,教育外部环境、教育经费、教师待遇等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教育内在的问题。摆脱经济困境的动力压倒了改善教育品质、更新教育“软件”的需要。而创收、经营之道则助长着学校教育行为和功能的变异。目前,学校承担着许多非教育性的职能,有的学校领导只有很少部分的精力在思考或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性研究尚未真正成为学校和教育界的热点。   “浮躁”现象之二:形式主义。近年来进行的课程、教材、教法、评价改革,召开的各种研讨会,立项的课题,出版的著作,撰写的论文等等,有相当数量都冠以素质教育的头衔,把素质教育当成“筐”,所有的东西都往里装。不少学校把素质教育理解为课堂教学外的任务,随意不求实效地举办特长班或兴趣小组,给人一种唱唱跳跳、跑跑闹闹就是素质教育的表象,出现了以课外活动等取代素质教育的以偏概全的现象。一些学校口是心非,嘴上喊着素质教育,心里想的、实际做的还是应试教育。还有的把实施素质教育认为是单纯取消考试,取消分数,把素质教育与考试和质量对立起来,认为素质教育就是降低文化知识要求、降低质量要求的教育。   “浮躁”现象之三:急功近利。重科技轻人文,重应用轻基础,教师重教书轻育人,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在不同程度地膨胀,各种短视行为仍屡见不鲜。以学生的升学为最终目的,而不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大搞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排斥差生等现象还相当严重,一些地区升学率的高低甚至直接影响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地位升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社会对学校的评价等,仍过于关注分数,关注结果,相对忽视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分析和研究。   浮躁,是十分有害的。但从根本上讲,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它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富有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持续学习的能力,能通过学习在社会生产中找到相应的职位。在经过一段相对“浮躁”的时期以后,我们相信,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这种要求很快会付诸实践,那些应一时之需的较低层次的专业人才会很快发现自己难以适应工作的快速变化,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标准也会从对现时工作的适应性转移到较长远的发展潜力上。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教育系统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踏踏实实地努力奋斗。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克服各种“浮躁”行为,回归学校的“教育”职能,回归“教育”的本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素质教育认识与实践讲座
    探索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哲学与教育经济学
    王蒙呼吁汉语保卫战
    创新教育的哲学思考——国家督学张志勇研究员访谈录
    济南教育局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准出国留学
    教育信息化——教师必须跨过的一道门槛
    迟浩田:要把学生军训作为利国强军的大事来抓
    专家质疑:“外语学得太早-文理分得太开”
    台湾大学校园重开品德教育课
    北京办性教育展-中学生性教育增加避孕知识
    新闻日历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01.56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