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松江一中.net > 学生天地 > 智慧大道 > 探索频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
海森堡的悲剧
|
更新时间:2001/5/10 作者: 阅读:3002次 |
|
海森堡的悲剧
沈致远
以海森堡为主角的《哥本哈根》(详见《聚光灯下的海森堡》5
月15日《笔会》)在纽约上演以来,佳评如潮,连连得奖。此剧不仅
使百老汇刮目相看,而且勾起了人们对六十年前往事的回忆———为
什么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后来竟会为希特勒制造原子弹效劳?美国《今
日物理》杂志七月号围绕海森堡这段历史一连发表了三篇文章:海森
堡传记作者卡希迪(DavidC.Cassidy)的《哥本哈根的历史透视》,
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康乃尔大学德裔退休教授贝特(Hans..Bethe)
的《德国的铀计划》,哈佛大学物理学及科学史教授霍尔顿(Gerald
Holton)的《海森堡和爱因斯坦》。阅后百感交集,慨叹良深。
海森堡(WernerHeisenberg,1901———1976)是德国著名物理
学家,对量子力学的建立作出过重大贡献,三十一岁就获得了诺贝尔
奖。他在青年时代非常崇拜爱因斯坦,曾奉为自己的学术思想导师。
玻尔等人提出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以后,爱因斯坦竭力反对,海森堡
不顾爱因斯坦的反对,毅然加入了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
竭力宣扬统计解释,他提出的“测不准原理”进一步揭示了量子力学
的统计性质,终于成为物理学界所公认的量子力学正统。这种“吾爱
吾师,更爱真理”的精神,充分表现了海森堡才识过人,在学术上很
有主见。
为什么同一个海森堡后来竟会违背科学家的良心为希特勒制造原
子弹效劳呢?卡希迪对此有深入的分析。
海森堡厌恶纳粹,并不认同希特勒。但他自认为非常爱国,希望
德国强大。德国当时持这种心态者不仅是海森堡,还有在他周围的一
群非犹太裔知识分子精英,都自以为是民族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而感
到自豪。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以闪电战横扫欧洲大陆,所向披
靡。海森堡他们为前线传来的捷报而欢欣鼓舞,过分乐观地以为最后
胜利在望。这些德国的精英们是为了“真正的德国”———德意志文
化而希望德国胜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希望希特勒的纳粹统治胜利。
他们天真地设想:德国取得胜利后,就可以将那些“纳粹恶棍”赶下
台。后来当德国的侵略军遭到欧洲各国人民的抵抗,战局逆转时,这
些德国的精英分子就开始行动,于1944年在幕后筹划了一次未成功的
对希特勒的行刺。他们的目的是希望使世界知道在“希特勒的德国”
之外还存在“另一个德国”。就是在这种“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情结的驱使下,海森堡早在1936年就志愿加入了德国的山地步兵部队,
成为一名后备役下士,并差一点应征去进攻捷克。了解到这些历史背
景,后来他为希特勒制造原子弹效劳,就不那么太费解了。
其实海森堡为希特勒效劳并非完全出于自愿,也有身不由己的苦
衷。早在战前,希特勒就开始迫害犹太人,导致大批犹太裔科学家逃
亡,其中不乏与海森堡交好的朋友、同事和学生。1937年纳粹的反犹
太运动持续升温,矛头竟指向非犹太裔的海森堡,胡说海森堡从事研
究和讲授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等理论物理学是什么“犹太物理学”!
而海森堡本人则被诬为“白色犹太人”和“爱因斯坦精神在新德国的
代理人”。纳粹发行的刊物曾暗示海森堡是叛徒,集中营是他应该去
的地方。纳粹特务机关“盖世太保”对他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审查,经
过特务头子希姆莱的亲自过问,海森堡虽然被宣告无罪,但对他心灵
的伤害已经造成。
从此海森堡为了撇清自己,处处向官方表现“积极”。例如,除
了1941年9月去哥本哈根会见玻尔的那次著名的访问以外,在1941年
至1944年间,海森堡对被德军占领的欧洲各国至少进行过十次类似的
访问。他积极参加各种官方的活动,并被任命为原子弹计划的负责人。
对此海森堡为自己辩解道:“官方的口号是利用物理学为战争服务,
我们的口号是利用战争为物理学服务。”他曾对另一位德国物理学家
贝特说:“我的真正目的是借此为德国保存一批优秀的青年物理学家,
使他们免于被征召上前线,为战后德国物理学复兴作准备。”这是他
的真心话还是粉饰之词?现在已是死无对证了。
由于种种原因,海森堡未能为希特勒造出原子弹,这是人类之大
幸,否则世界将因此而陷入万劫不复之绝境。
往者已矣,来者可追。我们能从海森堡的悲剧中汲取什么教训呢?
首先是科学家要有社会责任感,不能像海森堡那样,学术上绝顶聪明,
对社会责任则大事糊涂。海森堡对原子弹的社会后果是清楚的,1941
年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人类有一天会认识到,我们实
际上拥有足以摧毁整个地球的能力。因此我们很可能会将自己带向世
界末日……”这里他显然指的是原子弹。既然如此,为什么执迷不悟
呢?当然,海森堡不是像希特勒那样视千百万人生命如草芥的恶魔,
他的悲剧是陷入了所谓“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情结而不能自
拔。真正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当然是应该颂扬的,谁不爱自己的故
土、家园、同胞和文化?
海森堡热爱日耳曼民族和德意志国家是完全正当的。毛病出在不
能因为你爱你的民族和国家,就为德国征服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侵略战
争而欢呼、而效劳。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都有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
那就是“己所不欲,弗施于人。”越过了这条界限,民族主义和爱国
主义就蜕变为丑恶的种族主义和霸权主义。如今世界上还有一些以所
谓“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为幌子进行的恶行,希特勒殷鉴不远,
小心重蹈覆辙!海森堡屈从于纳粹的压力,为希特勒制造原子弹效劳,
显示其人格上的缺陷。中国古有明训:“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说的是无论处于逆境或顺境,都不能放弃自己独立的
人格。这也是从海森堡的悲剧中应汲取的教训。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