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松江一中.net > 学生天地 > 智慧大道 > 探索频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
冯谖后传
|
更新时间:2001/5/10 作者: 阅读:2283次 |
|
冯谖后传
冯日乾
提起大名鼎鼎的冯谖,各位都知道他当年在齐国孟尝君门下的光
辉业绩:三唱“长铗归来乎”,而后巧施“狡兔三窟”之计,使孟尝
君得以数十年高枕无忧。但此后他的去向和经历,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孟尝君死后,其不肖子们争相继位,齐、魏兴兵,满门灭绝。冯
谖既痛心又无奈,于是西出函谷,最终落脚在秦国腹地、渭水之滨一
个叫天府镇的地方,从此潜心教书,不染政事。
光阴荏苒,转眼已是公元1999年。忽一日,身为校长的冯谖被电
话请到乡政府,接受了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硬任务”,即组织全体
教师到北边几个贫困村子去代收集资款。态度消极者要罚款,三年内
不许长工资,完成任务者,则以20%的比例给回扣。这土政策真叫冯
老先生气煞愁煞,他食不甘味,夜不安寝,不禁忆起当年“焚券买义”
的经历来:孟尝君派他到薛邑去收债,他想,有人欠债是能还而未还,
有人却是实在拿不出。对这后一种人,你再逼也无用,弄不好民怨沸
腾。所以他就备了酒席邀所有人到场,然后讲明来意,让有力的限期
归还,无力的拿出票券当场焚烧,从此债务一笔勾销。薛地民众为之
欢呼,都道孟尝君大仁大义。想着想着,如有神灵指点,顿觉豁然开
朗:乡上既决定以集资款之二成奖励完成任务的教师,也就是说已作
好准备政府只取八成。那么,何不干脆就让群众按任务的八成缴纳呢?
主意已定,冯校长即去村上广而告之。果然,任务很快完成了。
乡长获悉,怒而质问:“你怎么擅自免去集资款20%?”冯谖道:
“80%交乡上,20%归教师,这是您亲自交代的,怎么说是‘擅自’?
我想,这么做有三大好处:一是免得教师下乡收款,便于他们集中精
力教书;二是实实在在为农民减轻了一些负担;三呢,把给教师的好
处给群众,群众将会说乡上领导体察民困,有利于改变政府在群众中
的形象。”冯校长满以为乡长会像孟尝君当年一样拊掌称谢,岂料耳
边炸响一声断喝:“先生休矣!什么三大好处,我倒认为有三大问题:
有令不行,关门教书,这不是与乡政府离心离德吗?给奖不要,让利
于民,这不是为自己沽名钓誉吗?最严重的是,把一些不宜公开的东
西公开,明明对乡政府形象有损,怎么能说是有益呢?是的,你冯老
先生又传佳话了,可你把乡政府置于何地?!”说到这里,乡长情不
自禁地弯起中指敲桌案了。冯谖见状,一语未发,掉头而去。
不久,冯校长即被免职。此后一年多我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同姓老
前辈,只听说他那里拖欠教师工资已有半年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