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松江一中.net > 学生天地 > 智慧大道 > 探索频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
病榻打铁汉——记残疾农民余根源和他的家庭
|
更新时间:2001/5/10 作者: 阅读:4294次 |
|
病榻打铁汉———记残疾农民余根源和他的家庭
在纷繁的人世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安身立命的人生态度。半身
瘫痪的农民余根源,在遭祸致残后硬凭着还能使唤的双臂和难以置信
的毅力,坚持6年趴在病榻上抡锤打铁以补家计;其铿锵之声旷古未
闻、震撼人心。
这一发生在赣北婺源山区的本文主人公和他家庭的感人事迹,虽
然时隔多年后的今天才被当地宣传部门发现,但很快不胫而走。前不
久,江西省上饶地区行署授予余根源一家“五好家庭”的荣誉称号。
当记者闻迅后来到婺源余家,手捧那张轻轻而又散发墨香的奖状时,
备感其分量之重———它折射出一个特困家庭的顽强生存意志。
婺源是全江西唯一的生态县,那里妩媚的山水特别能滋养人的容
颜。可不幸的命运却早已将青春的标志从三十多岁的年轻夫妇余根源
余云香身上抹得荡然无存,尤其余根源的一头银发,明显被无情的生
活编入比他实际年龄大得多的行列。既是同村也是同姓的根源和云香,
在他们婚后刚生下孩子不久,万万没想到一场厄运降临在他们头上。
1988年的一天,余根源独自进山采集苦槠子想拿回家食用,不慎
从长在陡峭山坡间的高大树上重重地摔落下来,断了腰椎神经,造成
腹部以下肢体瘫痪。后虽到医院动了手术,但仍无济于事且留下一大
笔债。这对妻子云香来说,余家顶梁柱的折断好比是天塌地陷:往后
的日子除了时刻服侍丈夫和为他擦洗失禁的屎尿外,还得照管刚出世
的婴儿;伴随而来的碾米、砍柴、喂猪以及庄稼地里的各种农活又形
影不离缠绕着云香;不仅如此,更要默默忍受丈夫因瘫痪所引发的心
情烦躁,从而全家开始了由苦槠子带来尝不尽的命运苦果……
在婺源县最贫困的山村,像这样的遭际不啻是将一个家庭引入绝
境。然而云香没有逃避。她一边以泪洗面、一边用虚弱的肩膀担负着
家中饭来张口者的生命延续。尽管起早贪黑死活地干,可到头来还是
入不敷出;变卖家什已使家徒四壁,仅剩的14英寸黑白电视机,却再
也不忍心从丈夫赖以解闷的视线中夺走。根源看在眼里,内心却如刀
绞般难受。他经常愧疚地说:“云香,是我连累了你,弄得你这么苦
……”当儿子渐渐长大要上学,家里又得增加支出,这时在病榻上躺
了6年的余根源终于按捺不住了,他想重操小时候学过的手艺———
打铁,为家庭分忧。云香听后哭着执意不肯:“男人站着打铁都很辛
苦,你拖着病躯怎么打啊?……”拗不过根源的苦苦央求,云香只得
请人在他的床前砌起一个打铁的炉灶。1994年春,熊熊的炉火映红了
余家,久违的打铁声重新回荡在庐坑村,那阵阵充满艰辛的铿锵节奏
一直持续至今。
记者是在8月初的高温天前往余家采访的。盛夏的江西宛然一座
火炉,人不动有时都汗流浃背,而此时的余根源正俯卧着半截身子,
在打造一把价值仅14元的锄头。只见他一边拉动着风机、一边挥抡着
铁锤。可以想像,眼前这位腹部以下失去知觉的硬汉所作出的每个动
作,要比常人不知艰巨多少倍;如遇到用重锤打制时,云香在旁会操
重磅大锤帮着一起打,夫妻俩配合十分默契。一阵下来,根源的汗水
已将垫在身子底的枕头浸透。由于打铁距离过近,锤击所溅出的火星
时常灼伤脸。望着根源坚强的病躯,与其说是云香忍心让丈夫赚这聊
胜于无的微薄收入,更不如说是夫妻俩共同用铁锤奏响了生命协奏曲。
据云香说,为了多积攒些钱供念初中的孩子能继续学业和不拖欠
该上缴的农业税费,如今除了丈夫打铁每月换回几百元以外,她还向
别人多租种了1亩田,加上自家2亩田,差不多能维持生活。说着,她
拿出一张300多元缴纳农业税款后的帐单见示记者。当记者目光投在
那沉甸甸的帐单上时,耳旁响起当地乡干部的话:余根源和他一家自
强不息,在困难面前从未向政府提过任何要求,他们是普通农民家庭,
但又是用特殊材料锻造的家庭。
本报记者 谢震霖 摄影报道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