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史海钩沉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学生天地 > 智慧大道 > 探索频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善良有可能变为陷阱
更新时间:2001/5/9  作者:   阅读:2140次  
善良有可能变为陷阱 有这样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家人,门前长了一棵树,这棵树年高德劭、枝叶繁茂,十分喜爱这家人的一个小孩。这小孩饿了,它就让他摘果实;小孩渴了,它就叫他嚼叶子。夏天,它给小孩遮凉;冬天,它给小孩挡雪。等小孩长大的时候,它又让他把枝叶割下来,编成一个花冠,送给他心爱的姑娘。 这样过了好多年,这少年娶妻生子,变得很富有。有一天来到大树旁,说:我已厌倦了现在的生活,我要到远方去,请你让我锯下你的树干,打造一条大船。树听了很忧伤,但忧伤的不是这冷酷的要求,而是它就要有很长时间见不到这少年了。 就这样,少年驾船走了。过了好多年,一个老人步履蹒跚,来到它面前说,我就是那少年,我已疲惫不堪,需要休息。树说,很好,我已苦苦地等了你几十年,幸亏我还有一个树桩可以做你的坐垫。老人又拿起斧头砍倒树桩,做了一把躺椅。 我听了这个故事,不但没有为这棵名为“奉献树”的善举感动,反而深深地为这个人的残忍惊诧。 如果说“奉献”是人间道德的第一义,那么究竟谁有权收藏“奉献”出去的东西如果说“善”的动机在于“爱”,那么,怎么保证这种“爱”不是助长贪婪也就是说,我们在提倡撒义种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谴责贪婪与无耻试想,如果树当初不是一味地“奉献”,而是严厉地拒绝了他的无理索取,那么,这个人完全有可能敛欲收贪,弃恶扬“善”。因此,对弱者而言,“善良”完全有可能变为一口陷阱,用来掩饰善者的无能和不善者的罪恶。 摘自《随笔》第2期作者狄马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电影《八月一日》
    《我的1919》
    《东京审判》
    [面对面]崔永元:实话长征
    周恩来格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是怎样写进党史的
    一家人竟有十个贪污犯 河南反腐败斗争出现新动向
    学会选择
    司法权地方化和行政化是有害倾向
    欧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出口投资受影响储备货币要调整
    新闻日历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570.31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