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松江一中.net > 学生天地 > 智慧大道 > 探索频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
善良有可能变为陷阱
|
更新时间:2001/5/9 作者: 阅读:2140次 |
|
善良有可能变为陷阱
有这样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家人,门前长了一棵树,这棵树年高德劭、枝叶繁茂,十分喜爱这家人的一个小孩。这小孩饿了,它就让他摘果实;小孩渴了,它就叫他嚼叶子。夏天,它给小孩遮凉;冬天,它给小孩挡雪。等小孩长大的时候,它又让他把枝叶割下来,编成一个花冠,送给他心爱的姑娘。
这样过了好多年,这少年娶妻生子,变得很富有。有一天来到大树旁,说:我已厌倦了现在的生活,我要到远方去,请你让我锯下你的树干,打造一条大船。树听了很忧伤,但忧伤的不是这冷酷的要求,而是它就要有很长时间见不到这少年了。
就这样,少年驾船走了。过了好多年,一个老人步履蹒跚,来到它面前说,我就是那少年,我已疲惫不堪,需要休息。树说,很好,我已苦苦地等了你几十年,幸亏我还有一个树桩可以做你的坐垫。老人又拿起斧头砍倒树桩,做了一把躺椅。
我听了这个故事,不但没有为这棵名为“奉献树”的善举感动,反而深深地为这个人的残忍惊诧。
如果说“奉献”是人间道德的第一义,那么究竟谁有权收藏“奉献”出去的东西如果说“善”的动机在于“爱”,那么,怎么保证这种“爱”不是助长贪婪也就是说,我们在提倡撒义种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谴责贪婪与无耻试想,如果树当初不是一味地“奉献”,而是严厉地拒绝了他的无理索取,那么,这个人完全有可能敛欲收贪,弃恶扬“善”。因此,对弱者而言,“善良”完全有可能变为一口陷阱,用来掩饰善者的无能和不善者的罪恶。
摘自《随笔》第2期作者狄马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