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政策明确指出,保护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与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密切相关,保护文物对加快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情况下,作为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制定长远规划和详细方案对文物进行保护显得格外重要。本着有效管理和保护当地文物资源,更好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初衷,特制定天马斜塔未来保护方案。
一、保护目标
天马斜塔截至2015年已经向东偏离2.28米,倾斜度7.10°,其斜度已超过了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故有“上海比萨斜塔”之称,成为上海一大奇观。目前,塔身和四周安装了四台摄像机、风速、风向仪,以及塔身中间传感器。天马山斜塔的身体状况将实时被关注监控,并通过大数据的方式,掌握白蚁、变形、沉降、风速、风向、含水率、含盐率、湿度、温度、降水量、裂隙、渗漏、位移、振动等方面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情况开展相关修复或固定工作。从2015年开始,
上海市文物局每年在年头和年尾对斜塔进行两次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如果是天马山斜塔结构出现问题,会启动大修。、
从上述知,这种保护属于基础性保护,仅仅能保证塔身“斜”而“不倒”,进行“保护抢救”,而无法达到“合理利用”。同时,如果没有持续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保护抢救也不具有可持续性。本保护方案,希望在保护抢救的同时,能够发挥其旅游、文化展示作用,在保护中利用,从利用中挖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更好的可持续的保护方案。
二、保护的内容与形式
1.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
文物保护不仅是相关机构和政府部门的责任,还是我们每个社会公民的责任。文物保护单位和相关公益机构应该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通过开展文化旅游宣传、专题活动推广等多样化活动,不断强化社会大众和相关政府机构保护文物的意识,让更多的人认识和理解保护文物的价值与意义,促使其自觉参与到保护文物的活动中去,从而营造一个人人热爱文物、人人自觉保护文物的良好社会氛围。长此以往,才能充分发挥文物的文化展示作用、文旅景点作用、社会教化作用和旅游经济作用。
2.尊重科学规律注重,源头治理,依法依规加强文化的保护管理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我国文物工作的方针,松江区政府作为斜塔保护的第一责任单位,应该全面贯彻这一工作方针,切把握和遵守文物保护的专业特点和自身规律。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的是首要任务。在科学保护加强管理中努力把握新时代历史文物工作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认真化解客观存在的困难和压力,探索建立完善多元化的文物管理体系,包括保护管理机制、资金引进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等。如,奖励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文物保护,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校合作培养培训专业人才,建立文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厘清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3.加大文物保护修复资金的投入
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因其自身的不可再生及珍贵性,增加了工作难度。文物保护同时也是文物修理和维护,资金支持是保障各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国家各级政府应给予文物保护与修复支持,应调动各主体的参与活力,扩展文物保护的资金渠道,促使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开始关注精神世界,无论是松江的旅游建设,还是人文的传承与发展,都应保障其建设资金的充足。
三、保护方案的计划与实施
1.利用上海和松江的媒体及影视传播平台做好天马斜塔的宣传工作
上海是江南文化的重镇,具有众多文化资源。同时,上海媒体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报业集团和广电集团在全国影响力名列前茅,因此,通过媒体对天马斜塔进行充分的宣传,可以扩大其知名度,吸引更多市内、国内及国际游客参观。而且,其斜度大于比萨斜塔,天马山海拔高度高于佘山海拔高度,天马山景区三名士对于江南文化的研究价值都是较为理想的传播话题,具有极强的传播性。
此外,上海正在构建全球影视之都,松江是上海影视之都建设的重镇,上海影视乐园、科技影都等坐落在松江,六千多家影视公司在松江注册,因此可以通过政府牵头,与影视公司进行合作,在影视作品和文化产品中植入天马山斜塔。相信一定能够迅速扩大其影响。
2.加强日常保护,注重科学管理
加强日常保护,注重科学管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一直是文物建筑管理工作中的指导方针。政府应该不断强调科学管理与统筹规划,切实做好文物建筑的日常保护工作。首先,可采取的是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工作原则,依靠保护管理机构与相关行政部门。其次,加强日常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当前,专业人才短缺及工作人员文化素养、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是影响日常保护效果的重要因素。为减少个人素养对文物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有关部门或单位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按照不同工作人员的文化背景、工作年限等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丰富有关工作人员在文物建筑修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文物保护意识的提升。最后,日常管理工作的进行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辖区管理范围内的巡查,重点检查文物的保存状况及使用情况等重要信息,从而及时发现文物建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当或不合理之处进行纠正,最大程度上延长文物建筑的使用寿命。
3.发动群众的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
我国文物众多,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文物遗产。仅仅依靠政府和国家的资金是很难维持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松江政府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将文物保护事业的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的范畴,保障文物部门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另外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具有复杂性、艰苦性以及长期性的特点,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维护。可以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通过筹集资金的形式来拓展资金渠道。还可以设立文物保护专项基金,接受社会各界的捐款,对这些资金做到合理使用,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四、方案预算
1.推广宣传费用300万,媒体宣传200万,影视作品植入宣传100万;
2.日常维护费用30万;
3.监测设备更新30万,可建立即时监控系统和异常报警系统时时优化天马斜塔的结构状况和结构异常;
4.人员培训费5万,20次讲座*2000元/次,场地费10000元。
五、保护方案预期效果
1.天马斜塔原有风貌得以保护和完善,影响力大大提升
经过科学规划和严密实施,优化日常管理和定期管理,构建天马斜塔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更好展示和突出文物建筑的文化内涵、风貌、历史底蕴、历史价值等文化要素。首先,时刻保持尊重历史的态度,以传承和延续历史作为指导理念,通过利用原有样式、原有工艺、原有材料等形式,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扩大其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此外,通过媒体和影视作品的宣传和传播,更多的民众和旅游爱好者产生好奇、探源、体验的欲望,并进行实地旅游和个人传播,构建传播的良性循环。
2.形成健全保护管理制度和良好的保护队伍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一系列与文物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为基层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与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法律指导,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然普遍存在文物修缮和保护施工规范不标准、修缮保护过程管理制度不健全、竣工验收要求不明确等现象,导致文物建筑修缮工作随意性较大,工作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经过制度完善和队伍培训,可以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制度和高效的人才队伍,保护文物建筑,延续和传承文物历史,使其更加健康、长久地存在下去。
3.构建长效保护机制和顺畅的保护融资通道
在对文物保护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分层次、分步骤的完善和明确基层文保单位修缮方案,并依据修缮工作方案开展文物建筑修缮和保护工作,及时、有效地清除影响文物建筑健康发展因素,创建基层文保单位长效保护机制,更好保存文物建筑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的历史底蕴、历史信息和历史价值,从而实现永久保护基层文物保护单位的战略目标。此外,经过一段事件的摸索、尝试和晚上,构建一套国家拨款、地方政府拨款、民间筹款、旅游收入、影视作品拍摄景点收入五位一体的资金筹措机制。
文物保护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各级政府和每个公民都应该采取具体措施,提高文物意识,为文物存续和文化传播尽责出力。相信天马山斜塔未来一定会保护的更好,影响力更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