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左侧用户区
双月攻坚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双月攻坚 >> 正文
“明月几时有”——记徐艳地理研讨课
更新时间:2019/12/18  作者:地理教研组 曹丽君  阅读:2694次  
    上周四(12.14),为响应学校“学研课堂”双月攻坚战总体部署,探索课堂“一二三四”教学方式改革,提高地理课堂学研味,由徐艳教师代表地理组,开展本次教学研讨活动。
    开课前,徐艳老师反复钻研教材,用“月有阴晴圆缺”和“明月几时有”两大板块,巧妙地引导学生对月相的变化和不同的月相升落规律进行探究。课堂探究的内容与学生的学情结合了起来,与中国灿烂的古诗词结合起来,具有别样的理性之美。课堂上每两位学生有一套月相演示教具,黑板上是徐艳老师精心设计的贴画,从认识月相到熟悉升落最后到利用月相知识破案,可谓层层深入,学生在徐老师引导下,开展小组探究学习,完成月相学习的相关任务。

    本节课以“明月几时有”为问题主线,在“师生、生生、生本”三个环节中落实教学目标,通过学具的引导,学生思考月相变化的原因,摸索月亮升落的规律,实现了导学导练导研导构环节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整节课在落实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体现了保基点和高视点。

    不足的是由于借班上课,高二学生之前的学习内容与月相知识差距较大,学生有点不适应,在参与程度和师生配合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5.63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2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