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是一座历史名城,每处角落里都在诉说一个故事;鲁迅是一本人文读本,每一页里都蕴藏着一段往事。绍兴离我们虽远又近,说远可能是相对地理上而言,说近则是因为文字的相识给我们增添了许多熟悉感。因为在我们的课本上有太多绍兴的影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兰亭集序》、《回乡偶书》等等。
为了更好地挖掘这些资源所蕴藏的文化底蕴,上海市松江一中高二年级全体同学、班主任和部分教师于3月17日、18日,在校党总支书记姚立强老师、德育处主任邢丹萍老师的带领下,一行439人前往浙江绍兴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跟着课本游绍兴·致敬书圣临兰亭·演着剧本绎人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暮春之初,同学们追寻着王羲之等诸位书法名家的足迹,首站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印象最为深刻的要数入围PK赛前三名的1班、9班和11班现场吟诵“兰亭集序”。同学们列坐其次,一觞一咏,曲水流觞处不时留下了大家悦耳的吟诵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琅琅的诗句在林间回荡,和着溪水的流淌,真希望时间定格在这里,留住一切美好。
来到兰亭,感受着曲水流觞的情怀,拜读着大书法家王右军的笔墨,耳畔聆听着导游们讲解的故事,内心按耐不住也要亲自写上两笔。这不,你瞧:兰亭江畔,全体松一学子有序排成一行。几百人的庞大队伍有序铺上毛毡、压上“镇石”,一声令下大家浸润墨香、酝酿感情、挥毫兰亭,这此情此景好生壮观。刹那间,仿佛我们都变成了一个个的“小书法家”,真是无声胜是有声。
绍兴这片文化厚土孕育出来的圣人远不止王羲之,还有近代以来最令人景仰的周恩来总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巾帼英雄秋瑾,北大校长蔡元培,四大才子之一的徐文长等等,俯拾即是。我们的午后,为了更好地探访这座文化城市,我们4人一组,带着实践护照和地图,在一座陌生的城市寻找熟悉的感觉。几个小时探究下来,双腿着实有些吃力,可能是习惯了安坐在教室里聆听,一路上的奔走真的挺累,但回想着探究过程中的那份充实和收获,倒觉着“读书·行路”的感觉还是挺带劲的。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同学们都有很多心里话想要与大家分享,晚间的班会便成了热闹的交流分享会。一节短短的班会课,既温馨又暖心,让在场的同学们都受益匪浅。
第二天,我们一行来到了柯岩风景区。这里有奇峰秀水,有巨大的石佛,又有长长的阶石……你瞧眼前就是一片碧绿的鉴湖湖水,不时泛起层层涟漪,好似叙述着柯岩迷人的风景、悠久的历史、醉人的故事……如果说“柯岩”是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那么“鲁镇”可以称得上是绍兴古镇风情的生动演绎。在这里,我们的同学可以看到众多鲁迅笔下的场景和人物:路上不时走来的一位白发妇人,手拄拐杖,穿着蓝布袄,那应该是苦命的祥林嫂吧?还有正坐在门槛上斜着眼看你的阿Q,那说话的腔调、走路的样子、叼烟斗的姿势,模仿得惟妙惟肖,让人捧腹之余,留给我们更多的还是思考……
如果说此次活动的重头戏在哪?那当属在鲁镇的大戏台上“演着剧本绎人生”。“红酥手,黄藤酒,满地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思绪被带到了这一曲爱情的悲歌上,河边杨柳依依,每一滴露水上似乎都沾染了唐婉和陆游的心酸无奈;忽的,又是“迅哥儿”吵着要去看社戏,再一会儿,倒是阿Q站在台上了;不久便又看到孔乙己病恹恹地在柜台前排出四枚铜板,炫耀回字的四种写法...... 虽然不是很专业,但很尽力;虽然不是很完美,但很努力……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两天的行程告一段落,带着对此次活动的依依不舍,回味着实践过程中的幸福快乐……相信留给我们同学的不仅仅是迷人的景致、悠扬的吟诵声、壮观的书法场景、栩栩如生的课本人物,更多应该还是对探究的愉悦、活动的感悟和人生的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