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榜上有名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学生天地 > 榜上有名 >> 正文
那时怎知能走到这一步——记我们的OM
更新时间:2015/12/28  作者:高一8班 陈晨  阅读:4993次  
      说起OM(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真的是一波三折啊!从一开始人员的确定,到后期的问题解决,回忆起来,瞬间觉得自己还真是有点了不起啊!
      阶段考2过后,参赛的队员渐渐确定了下来。由于准备时间很紧,所以我、古明健、苏匡宇、陆诗慧、田笑菡、王思焱和张栎菁每天放学都要到会议室讨论情节,制作道具到六点多,周末则是需要抽出一整天的时间。还记得第一个周日的下午,部分队员在会议室讨论赛题的剧情,讨论了整整一个下午,想出了海绵宝宝、周处、蛟龙和行为艺术等等我们自认为高大上的话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故事情节被重新设定,我们也明白了考虑问题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需要顾及更多的方面,比如评委、观众……
      粗略定下情节梗概,就开始制作道具,新的创意总是在尝试的过程中产生的。说白了,OM需要的就是我们开脑洞(头脑风暴)的能力,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科技电路方面,剧本排练方面,设计绘画方面……但其实大部分都需要我们一起团队合作。做道具过程中遇到技术性难题,大家一起讨论,商量解决办法;情节中出现漏洞,我们一起研究,改良剧本;任务一人无法完成,富余劳动力前往协助……群策群力,齐心协力,一件件道具在我们的手中诞生,每一样的完成,心中都会涌上一股成就感,那都是我们心血的结晶,即使并不完美,那都是我们亲手做的。
      区赛前的周五,我们在学校一直留到了八点半,终于将所有道具与彩排结束。记得来到比赛场地的时候,看到了别的学校的道具,众多新奇的道具使我们惊艳,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还存在的不足,但是对手纵然道具高端,对赛题的解读却不够到位,我们还是拿下了区赛的第一名。完美!
      区赛的后一个周日就是市赛,这无疑带给我们巨大的压力,只好付出更多时间,周五留到9点,周六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所有人站得腰酸腿疼,周六心酸的晚饭让我仍记忆犹新。
      还好皇天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努力并没有付诸东流,就在今天,2015年12月27日,我们成功通过市赛,拿下高中组二等奖。今天的解题过程中虽然出现了重大失误,但是评委看到了我们的诚意,我们的努力,给了我们进入国赛的“入场券”。
在一次次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OM培养了我们的创造精神、团队意识、动手能力等等,也增进了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感情,一路上,有太多感人的回忆。熬过的夜,流过的泪,花过的心血,最终凝结成的,不只是一座奖杯一张奖状,更是一段属于我们的故事。其中的滋味,只有我们懂得。
      当初一片空白的我们,怎知今天能走到这一步。国赛,我们来了。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喜报!松江一中在2024年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暨第…
    OM喜报
    松江一中OM国赛再创佳绩,两支队伍入围世界决赛
    松江一中OM再创佳绩:两个一等奖
    我校在第40届头脑奥林匹克全球赛中荣获季军
    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
    我校OM队蝉联全国冠军
    松江一中OM代表队携喜报赴美归来
    感悟OM
    我校学生在区OM头脑奥林匹克千人大挑战中获得佳绩
    新闻日历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113.28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