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OM(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真的是一波三折啊!从一开始人员的确定,到后期的问题解决,回忆起来,瞬间觉得自己还真是有点了不起啊!
阶段考2过后,参赛的队员渐渐确定了下来。由于准备时间很紧,所以我、古明健、苏匡宇、陆诗慧、田笑菡、王思焱和张栎菁每天放学都要到会议室讨论情节,制作道具到六点多,周末则是需要抽出一整天的时间。还记得第一个周日的下午,部分队员在会议室讨论赛题的剧情,讨论了整整一个下午,想出了海绵宝宝、周处、蛟龙和行为艺术等等我们自认为高大上的话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故事情节被重新设定,我们也明白了考虑问题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需要顾及更多的方面,比如评委、观众……
粗略定下情节梗概,就开始制作道具,新的创意总是在尝试的过程中产生的。说白了,OM需要的就是我们开脑洞(头脑风暴)的能力,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科技电路方面,剧本排练方面,设计绘画方面……但其实大部分都需要我们一起团队合作。做道具过程中遇到技术性难题,大家一起讨论,商量解决办法;情节中出现漏洞,我们一起研究,改良剧本;任务一人无法完成,富余劳动力前往协助……群策群力,齐心协力,一件件道具在我们的手中诞生,每一样的完成,心中都会涌上一股成就感,那都是我们心血的结晶,即使并不完美,那都是我们亲手做的。
区赛前的周五,我们在学校一直留到了八点半,终于将所有道具与彩排结束。记得来到比赛场地的时候,看到了别的学校的道具,众多新奇的道具使我们惊艳,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还存在的不足,但是对手纵然道具高端,对赛题的解读却不够到位,我们还是拿下了区赛的第一名。完美!
区赛的后一个周日就是市赛,这无疑带给我们巨大的压力,只好付出更多时间,周五留到9点,周六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所有人站得腰酸腿疼,周六心酸的晚饭让我仍记忆犹新。
还好皇天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努力并没有付诸东流,就在今天,2015年12月27日,我们成功通过市赛,拿下高中组二等奖。今天的解题过程中虽然出现了重大失误,但是评委看到了我们的诚意,我们的努力,给了我们进入国赛的“入场券”。
在一次次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OM培养了我们的创造精神、团队意识、动手能力等等,也增进了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感情,一路上,有太多感人的回忆。熬过的夜,流过的泪,花过的心血,最终凝结成的,不只是一座奖杯一张奖状,更是一段属于我们的故事。其中的滋味,只有我们懂得。
当初一片空白的我们,怎知今天能走到这一步。国赛,我们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