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左侧用户区
*Ⅲ-11 教学工作(7分)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专题网站 > 上海市文明校园创建 > 2013-2014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创建 > 第一部分:基本指标(90分) > Ⅲ 内涵发展持续 办学绩效显著(18分) > *Ⅲ-11 教学工作(7分) >> 正文
实践探究,自学学问    ——高一年级研究型课程讲座
更新时间:2014/9/26  作者:信息中心 站长  阅读:2507次  

925日下午,在学校小剧场,高一年级聆听“高中生研究性课程”讲座,由陈士全老师针对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指导。

由于高考新政的出台,陈老师重新给我们讲解了高中研究性课程的开展方式,设计目标,如何实施等内容,考虑到高一年级是第一次开展研究性课程,对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还比较陌生,陈老师具体举了“校园路段堵车现象及其对策研究”这一案例。

在案例中,陈老师多次强调了“自主”这个词,从“确立课题”、“理解思路”、“确定方法”、“调查研究”到“归纳整理”等,都需要学生自主完成,指导老师只是在旁指点。这也是研究性课程的目的之一,培养学生自主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兴趣所在。几乎所有人都不喜欢“灌输”式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一个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认真地思考和学习,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高中研究性课程就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在老师的指点下,增强学习的兴趣,自己动手设计课题,调查研究,归纳总结,我们的角色从学生转变成了“研究者”,这既能开拓我们的思维也会加强我们的团队协调能力。自学自问,自养养性,把握好每次锻炼的机会,学会自主学习。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765.63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