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展开
左侧用户区
*学科德育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专题网站 > 上海市文明校园创建 > 2009-2010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创建 > 第一部分:基本指标 > Ⅰ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师生素质文明 > Ⅰ-4“两纲”教育 > *学科德育 >> 正文
一二九传统教育校本教材
更新时间:2010/12/13  作者:信息中心 站长  阅读:7583次  
松江一中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专题活动校本教材
指导思想
1.实现我校传统的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系列活动课程化,保证这一活动的常规性、连续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彰显这一活动的松江一中特色。
2.注重这一活动的人文性与综合性,即不将其单纯视作德育的专题活动,其中同时注入历史、文学、音乐、演讲、体育等因素,打造学生的整体素质。
3.体现二期课改精神,遵循探究性、实践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尊重学生的参与与创造,并据此不断丰富、完善本教材设计。
 
第一章    “一二·九”——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一页
 
一、“一二·九”运动爆发的背景
“一二·九”运动的爆发不是偶然的。30年代初,由于日本侵略者的步步进逼和国民党南京政府的一再退让,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关头。日本帝国主义在鲸吞东三省、建立起傀儡政权伪满州国后,1933年初又派兵侵占热河,直逼平津。南京政府又一次屈膝妥协,于5月31日与日军签订了《塘沽协定》。1935年夏,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华北事变。日方以天津两名汉奸报社社长被暗杀和遵化县长支持抗日义勇军孙永勤部为借口,于5月29日向国民党华北当局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于6月11日送来“觉书”,详细列出了日本提出的各项要求,提出要北平军分会委员长何应钦代表蒋介石,日本驻北平武官高桥坦代表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分别在“觉书”上签字。在日本武力恫吓下,蒋介石又一次妥协退让,何应钦于7月6日复信梅津美治郎,表示对日方提出的各项要求“均承诺之”。这就是史学家所说的《何梅协定》。贪得无厌的日本侵略者还积极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冀、察、晋、绥、鲁五省正式脱离中国版图,成为第二个伪满洲国。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北平的学生们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1935年11月,中共中央发表了“八一宣言”,随后又发出《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中国宣言》和《抗日救国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广泛的联合起来,进行抗日反蒋斗争,以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号召,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促成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迅速高涨。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鼓舞下,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由北平学生发起,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波澜壮阔的爱国运动。
二、“一二·九”运动的经过
  1935年12月9日 上午10时,北平各大中学学生3000余人齐集新华门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向国民党当局请愿。随后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当游行队伍走到王府井南口时,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皮鞭对付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当天有100多人受伤,30多人被捕。
  12月10日 北平各校学生实行总罢课。杭州浙江大学学生会决议,响应北平学生运动,并通电全国。12月11日 南京国民政府指派“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17人,指定宋哲元为委员长。宋哲元派军警分驻各大学校门,严禁学生出校游行示威。
  12月12日 上海、南京、武汉和广州等地大、中学校学生声援北平学生。
  12月13日 北平6所大学的校长联名发表《告同学书》,称:被捕学生已完全释放,请愿及罢课的目的已经达到,望同学们即日恢复学业。
  12月14日 北平市长秦德纯邀各校学生代表举行茶话会,力劝学生即日复课,“勿作轨外行动”,“顾及华北现在环境,勿因言语引起对外纠纷”。
  上海各大学学生救国会成立,通电声援北平学生运动。
  12月15日 北平市政府与各大学当局宣布,自16日起学生一律上课,如有违反,严惩不贷。
  12月16日 北平44所大中学校学生1万余人,再次举行游行示威。游行队伍遭军警镇压,被捕者二三十人,受伤400余人。
学生游行队伍集合在天桥、正阳门召开市民大会,市民2万余人参加。
  北平罢工、罢市、罢课。
  原定本日成立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
  12月17日 宋哲元发表《告北平学生书》,称“有共党煽动利用学生爱国运动”,如仍有"轨外行动",决予"适当制止"。
  1936年1月 京、津等地学生组织南下宣传团,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宣传抗日。
  3月31日 为北平第17中学学生郭清死于狱中,北平举行抬棺示威游行。
  5月28日 北平举行示威游行,游行的口号是:"拥护29军抗日"、" 发扬29军抗日传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
  5月30日 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29军军长宋哲元发表谈话,表示" 若日本仍然增兵华北,余将与29军将士实行抗日"。
  6月13日 北平学生举行第4次示威游行,反对日本继续向华北增兵。沿途军警对游行队伍不加干涉,并予以同情。
  12月12日 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
三、“一二·九”运动的意义
1.“一二·九”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爆发的爱国学生运动。它冲破了国民党和日本帝国主义互相勾结的黑暗统治。促进了中华民族觉悟,推动了全国抗日高潮的到来,成为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起点。
2.“一二·九”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抗日动员运动,它为抗日战争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在平津学生南下宣传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为后来抗日战争培养了骨干。
3.“一二·九”运动,在我国学生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又一次证明,青年学生是革命斗争的先锋。青年学生与工农运动相结合,代表了我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
教学建议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计导语,播放《松江一中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火炬长跑录象集锦》片段,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参与实践的兴趣。
(二)、布置研究课题,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广泛搜集史料的基础上,展开研讨,并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以备下一节课全班展示交流。
研究课题如下(每个学习小组可以任选一题):
1.“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
2.“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的爆发经过
3.“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可供参阅、利用的图书及网络资源:
1.《一二·九运动史》(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一二·九运动史》编写组)
2.《一二·九运动史》(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编)
 
 
 
第二课时
(一)、各学习小组展示交流。课堂的组织者可以是学生。组织者要注意兼顾上节课所布置的三个研究课题。
(二)、参考资料: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举行的“一二·九”四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稿:
 
“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九日)
同志们:
  今天开“一二·九”四周年纪念大会,满堂青年,朝气蓬勃。这是一个多么生动活泼的集会!纪念“一二·九”的大会,在延安已经开过不止一次了,过去几次我都没有能参加,今天我是非常兴奋地来参加的。
  我认为,现在中国的事情更好办了。中国的事情是什么?就是反帝反黑暗势力两件事。帝国主义和黑暗势力,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反起,到现在已反了一百年了。时间很长,虽然还没有完成,但是现在这件事情是好办多了。因为国民党顽固派大大加强了反共活动,打击进步的文化界,现在有些人就说:中国的事情难办了。他们是为进步而努力的,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的,他们满腔热情,怀着好心肠,要把国家民族弄好。但是,正在抗日战争的紧要关头,他们在周围却见到顽固势力所布下的投降、分裂、倒退的黑影,他们的努力受到种种限制和压迫,不免觉得事情难办了。这只是看到事情的一方面。我们当然坚决反对顽固派的倒行逆施,但就全局来说,却认为比之过去,现在中国的事情不仅不难办,而且是更好办了。
  为什么呢?这就得从我们今天纪念的“一二·九”运动说起。
  第一,“一二·九”运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同志们都知道,刚才李昌同志也讲过。然而,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它是在什么政治环境下产生的呢?它有什么政治意义呢?它给中国政治上一个什么样的影响呢?明白了这些问题,就会知道现在中国的情况跟过去大大地不同了,现在的事情不是比过去难办,而是比过去好办多了。
  红军经过了万里长征,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吴起镇。当时敌人还在进攻我们,那年的十一月下旬,在富县我们还打了三个胜仗。在祝捷声中,在十二月十日,一听到北平“一二·九”运动的消息,我们心里好不欢喜!红军同志完成了这么伟大的长征,学生同志在北平发动了这样伟大的救亡运动,两者都是为解放民族和解放人民而斗争,其直接意义都是推动抗日战争。所以,“一二·九”运动在历史上讲,是抗日战争准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有些人说,“一二·九”运动不如五四运动,就是说,前者不及后者的政治意义伟大。这对不对呢?不对。我们认为这两者的意义是同样伟大的。
  “五·四”运动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如果没有“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是不可想像的。有些人以为学生运动没有力量,但是事实怎样呢?广大学生群众的“五·四”运动,推动“六·三”全国性的罢工、罢市、罢课的反帝和反卖国政府的斗争,发展成为全民族的运动。五四运动以后,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五·卅”运动,发动了北伐战争,造成了第一次大革命。那末,很明显,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至于“一二·九”运动,它是伟大抗日战争的准备,这同“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大革命的准备一样。“一二·九”推动了“七·七”抗战,准备了“七·七”抗战。
  我们看看,“一二·九”运动是在什么情况之下发生的。一方面,它是在共产党被认为绝对无权、绝对不合法的国民党统治区,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剿共”战争时期,在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双管齐下的情况之下发生的。在过去的所谓“剿共”战争中,共产党和红军处境的艰难是无须多说的。后来红军长征了,一走走了二万五千里,人家在后面也“欢送”了二万五千里,并且在前面还有“欢迎”的,在天上加上“送礼”的,这礼物名曰炸弹。尽管“欢送”者一程一程地相送,“欢迎”者一站一站地相迎,红军仍然到了陕北。但敌人还是用子弹作礼物,前后迎送。这就是说,红军到了陕北,还是处在被“围剿”的环境中。这就是军事“围剿”的情形。文化“围剿”怎么样呢?敌人的“碉堡”是建筑在学校里、书报杂志上以及社会文教团体里,也大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之势。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看鲁迅先生的杂感,就可以知道。他的抨击时弊的战斗的杂文,就是反对文化“围剿”,反对压迫青年思想的。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已占领了东北,酝酿着“华北特殊化”,并积极准备灭亡全中国。因此,四万万五千万人民,大家都要干,要打日本帝国主义。可是,有一些人偏偏不赞成。不过,他们也是要打的,打的是谁呢?是共产党,是青年学生,是文化界的进步人士。全国老百姓对他们说:你们打的方向弄错了,我们坚决反对。这就是“一二·九”运动所处环境的另一方面。“一二·九”运动以后,事情就逐渐好办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民党政府只打共产党不打日本帝国主义的办法行不通了,不得不放弃“剿共”政策而走准备抗战的路,这就开了国民党的三中全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就在事实上宣告成立。对于这些,“一二·九”运动的功劳都是很伟大的。这里,有一点应该特别注意,就是红军长征和“一二·九”运动的密切关系。“一二·九”运动发生在红军北上抗日到达了陕北之时。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帮助了“一二·九”运动,同时,“一二·九”运动也帮助了红军,这两件事的结合,就帮助了全民抗战的发动,帮助了中华民族,增进了全民族的利益。
  中共中央的“八·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推动了全国团结抗战潮流的发展。“一二·九”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红军走到陕北打了胜仗,而日本帝国主义正在加紧侵略中国的情况之下发生的。广大青年学生起来反对当局对他们的压迫,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个运动的发生,轰动了全国。它配合着红军的北上抗日行动,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使抗日运动成为全国的运动。所以,“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要拿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的关系相比,那末很明显,“一二·九”运动和抗日战争的关系更密切,两者相隔的时间更短,因为“一二·九”运动有红军长征的胜利互相配合。总之,“一二·九”运动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念。在“一二·九”运动以后,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反帝国主义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第二,反对黑暗势力压迫青年学生和压迫知识分子,这件事情现在也是更好办了;而黑暗势力压迫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这件事情却是更难办了。“一二·九”运动就证明了这一点。黑暗势力压迫进步思想,压迫到最后,黑暗势力总是失败的。“一二·九”运动前,他们进行了八年多的反共教育,是有计划地进行的。学校里的一切有政治倾向的课程,首先都是以反对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为原则;对教员中被认为是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者的人都要排斥和迫害。从一九二七年下半年起,他们用这种教育训练了八年多,不幸得很,却训练出一个“一二·九”来。这在国民党内那些反共的先生们看来,当然是一件天大的憾事。有些人说,“一二·九”是学生造反。这一点学生们是承认的,的确是造反。但是,造谁的反呢?是造压迫学生者的反,造思想“围剿”者的反,造宣传假三民主义的人们的反。他们造反的目的就是要实行真三民主义,也就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他们为铲除一切实行真三民主义的障碍而造反。这样的反要不要造呢?要造的,要造的,第三个还是要造的。
  世界上的事情,就有这样怪,碰了钉子摸摸头,但是过后又忘了。你们看,从前有些人是不承认“五·四”运动的,但是到了今天都承认了;现在也有些人不承认“一二·九”运动,不过,根据“五·四”的经验,说不定哪一天,他们也将不得不承认“一二·九”。如果坚持不承认,那就请他们在三十六计中选上计,简单些说,请他们滚蛋!因为世界是向前进的,要向后倒退是不成的;中国人的辫子没有了,他们想拖也拖不住了;旧的落后的东西只好倒下来,让新的进步的东西接替它。在进步的潮流中,他们要是还不承认进步的“一二·九”运动,还想鄙视这个运动,那末,他们将要倒霉还有什么话说?
现在的青年学生,懂得的道理更多了,比我当青年学生的时候聪敏得多了。我起初读几年书,只知道“诗云”、“子曰”那一套,心里总以为做官做皇帝的人个个是好的。后来进了洋学堂,碰到了革命,于是也知道皇帝老爷是坏的了,也懂得了美国的京城是华盛顿,英国的京城是伦敦,什么X加Y等于Z,什么分子、原子和电子。现在你们不仅懂得这些东西,而且还懂得马克思主义哩!我那时,就不懂得什么马克思。这就是现在比过去进步的一个证明。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上层的人们是主张参加协约国英、法方面去打德、奥的,他们的言论讲得头头是道,确实欺蒙了一些人。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中国在北京也开了会,还立了一块碑,上面刻着“公理战胜”四个字,更是煊赫一时,弄昏了当时一些人的头脑。但是,现在不同了。中国是永远向前发展的。中国人民现在已经懂得了世界大事,懂得了革命道理。这种道理是一步一步懂得的,从前懂得少,现在懂得多了。大家懂得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是非正义的掠夺性的,懂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诡计,懂得了投降派、顽固派的阴险狠毒,懂得了民主宪政。他们认识清楚,要进步,要民主,要参政,而这民主宪政的真正实现还需要大家起来奋斗。只有全国青年学生、工人、农民一同起来作斗争,才能把这个事情搞成功。现在的人是聪明了,不容易被欺骗了。大家都光起眼睛看着:什么人不开放民主?什么人要分裂?什么人要投降?什么人要倒退?《封神演义》里有一个申公豹,是姜子牙的不肖师弟,他脸向后长,眼朝后看。现在在抗战阵营中,就隐藏有这么一群“申公豹”,一批专门倒退的人,他们拖住中国要倒退。这是现在中国的黑暗势力压迫光明势力,这叫做压迫的自由。然而,全中国的青年和工农大众也有另外一种自由,这叫做反抗黑暗势力的自由。我们不准黑暗势力把中国拖向后退。我们有没有把握不准他们那样做呢?是有的,重要的根据就是现在的人不容易被欺骗了,全国老百姓是不好再欺骗了。现在大多数人就不准他们这样压迫,要反抗他们的压迫;不准他们投降,要坚持抗战;不准他们分裂,要坚持团结;不准他们倒退,要坚持进步。这一群“申公豹”,看他们怎样收场!  
第三,“一二·九”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是怎样呢?毫无疑义,“一二·九”运动中共产党起了骨干的作用。没有共产党作骨干,“一二·九”运动是不可能发生的。首先是共产党的八一宣言给了青年学生一个明确的政治方针;其次是红军到了陕北,配合了北方的救亡运动;再次是共产党北方局和上海等地党组织的直接领导。这样,才使“一二·九”运动发生,并使之在全国各阶层开展起来,形成了全民族救亡运动的巨大政治力量。青年学生好比是“一二·九”运动的柴火,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用火一点。点火的人是谁呢?就是共产党。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同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结合在一起的;同样,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也只有跟共产党在一起,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知识分子不跟工人、农民结合,就不会有巨大的力量,是干不成大事业的;同样,在革命队伍里要是没有知识分子,那也是干不成大事业的。只有知识分子跟工人、农民正确地结合,才会有无攻不克、无坚不摧的力量。因此,知识分子要同共产党结合,要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要同革命武装队伍结合,要同八路军新四军结合。一切共产党员要向所有非党的同情者说清楚,我们共产党是非常欢迎知识分子的,是团结知识分子的。自然,我们要反对那少数破坏革命的坏知识分子,汉奸知识分子,“申公豹”式的知识分子。不反对这种知识分子,是罪恶;反对这种知识分子,是对民族对人民都有利的。现在很多青年知识分子没有自由,没有走路之权。例如从西安到延安的这一条路上,遍设关防,进步的知识青年要通过是困难的。因为他们既没有青龙偃月刀、嘶风赤兔马,又没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本领,那只有被赶到集中营“训练团”里去。这件事情似乎有些难办。但是,如果知识分子跟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结合起来,就是说,笔杆子跟枪杆子结合起来,那末,事情就好办了。拿破仑说,一支笔可以当得过三千支毛瑟枪。但是,要是没有铁做的毛瑟枪,这个笔杆子也是无用的。你们有了笔杆子,再加一条毛瑟枪,根据拿破仑的说法,那末,你们就有三千零一支毛瑟枪了。有了这,什么帝国主义也不怕,什么顽固分子也不怕。有了这,这些狗子敢来咬一口吗?
从鸦片战争起,中国人民已有了一百年的反帝反黑暗势力斗争的经验,再加上共产党十八年的斗争经验,什么事情还会办不到呢?这样看来,中国的事情比以前是更加好办了。我们一定要抗战到最后胜利,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创造出一个民主共和国!现在虽然还有帝国主义者和“申公豹”们不断地阻碍我们这样做,但是不要紧的,我们现在是聪明了,是有力量了,我们已不是昨天的我们,而是今天的我们了。帝国主义者、“申公豹”们,是你们滚蛋的时候了!
 
 
 
第三课时
在对“一二·九”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之后,阅读一组纪念“一二·九”运动的诗文,进一步感受“一二·九”。之后,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二·九”精神(青年的爱国主义、勇敢、热情、责任感、不畏强暴的精神等)如何在当代中学生的身上得到发扬,请同学们准备好发言稿或发言提纲,以备下节课交流讨论。
(一)、               “一二 ·九”掠影
周定一
    
    1935年,我考入北大中文系。入学不久就爆发了“一二·九”。谈论“一二·九”运动的文章几十年来陆续发表了很多,而且有专著。这里只谈自己经历的概况。
12月19日下午,我在沙滩(原北大一院即红楼所在地,今五四大街)忽然见到上千的学生队伍从景山方面叫着口号而来:“反对华北特殊化”,“停止内战,枪口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一打听才知道,上个月在通州成立了日本卵翼下的汉奸组织所谓“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之后,日本更步步紧逼,最近又要在北平炮制个受它控制的“冀察政务委员会”,以便把侵略魔爪伸向整个华北。于是西郊清华、燕京两大学的同学赶快发难,组织抗日爱国游行。他们一早入城,会合西城的大中学生,已经游行半天了。这时是到东城来跟北大等校汇合。
我随队伍进入红楼后面的操场(即后来称为“民主广场”的),略事休息。这时,历史系的同学王德昭,整天“泡”图书馆用功的人,却跑来敲响了红楼后面高悬着的平日用来上下课报时的铜钟。“欢迎北大同学加入”,“发扬北大五四精神”的口号和“当当……”的紧急钟声相呼应,许多北大同学闻讯赶来加入。队伍从红楼正门出来往南,过北河沿北大三院门前,又有些同学出来加入。
队伍经东华门大街到了最热闹的王府井,打算往南进入长安大道。这时,守候在那里的军警用大刀、刺刀、棍棒向我们队伍袭来,并用水龙喷射。本来四人一排,手挽着手的队伍被冲散了。许多人受伤。有个男生的鼻梁都被大刀砍裂了。王府井南口道上血迹斑斑,血与水相溶凝成红色冰凌。冬天黑得早,这时已日色昏暗。许多人已经奋战了一整天,疲惫冻馁,既然收到游行抗议的效果,就及时收兵。我随大家回到北大三院,在那个跟“五四”运动有密切关系的礼堂,各校同学开了个简短的会议,议决成立公开的北平学联,从明日起开始全市罢课,继续斗争。
这里写段插话:80年代末的一天,我去协和医院看病。候诊时,旁边坐的一位妇女,她拿着病历,上面的名字是“聂元素”。无意中谈起,她五十多年前“一二·九”那天在王府井被砍伤,和别的受伤同学就近送来协和。这家医院保存病历是有名的。她翻出这本病历前头几页给我看,果然已经发黄的墨迹记着受伤诊治情况。她说,那时是女一中的学生,队伍到西城时加入的。真是叫我不胜惊叹,好像一下子又回到半个多世纪前的那一天。
“一二·九”的高潮是一个星期后的“一二·一六”。
    “一二·九”那天游行,北大同学事先没有得到尚处于地下状态的北平学联通知,当游行队伍到北大时,事出仓卒,临时加入的也不过二三百人。“一二·一六”这次就不同了。有了公开学联的领导,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全市学生救亡抗日的爱国热情得到充分激发和凝聚,所以12月16日这天的爱国示威游行波澜壮阔,声势浩大,震动全市,影响全国。单就北大而论,尽管手日在政治观点上有各种派别,开起会来每每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但是抗日救国的要求是一致的。那时北大文、理、法三个学院,十三个学系,一千多同学,平日“各人头上一方天”,显得自由散漫,但是日寇步步进逼,人人真正感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感到“华北之大,放不下一张书桌”了。所以继“一二·九”之后的12月16日的这次游行,北大绝大部分同学都自动参加了。
这天,正碰上滴水成冰的严寒,北风怒吼,飞沙走石(那时北平的大街小巷多半是土路)。学联安排东城由北大负责。一大早北大各宿舍的同学就冲破布置在沙滩一带军警的围堵出发了。一出发,就有几个冲在队伍前头的同学被捕,这更激起大家的忿怒,口号叫得震天响。有位高年级同学叫肖敏颂(后来知道他当时是地下中共党员,解放初期在湖南教育厅厅长任上病逝),和我有点熟。他大约看我嗓门儿大,当时分配我一个领叫口号的职务。除了“一二·九”那天叫的几个口号之外,似乎“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是新加的,也叫得最多。因为定于今日正式成立这个分裂性的“委员会”已经见报,今天的游行就是拿它作爆破点的。
    北大的队伍顶着北风经东皇城根往北,拐弯往北皇城根到地安门,再往南,循景山东街进入北长街、南长街。沿途有许多大中学生跑来加人队伍。也有一个中学紧闭校门,不让学生出来。大家冲着它大呼口号而过。队伍越来越长,每个人的情绪越来越高昂。当队伍出南长街南口进入西长安大道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警察把“一二·九”那天在王府井的故伎重演,举起高压水龙向我们喷射,于是展开一场争夺水龙的英勇搏斗。不知是哪位同学带着相机,留下一张当场搏斗的照片。一般谈“一二·九”运动期间的论著,都爱拿这张照片作为历史见证的代表。在那群跟警察争夺水龙的北大同学中,既有左派学生
    领袖人物朱仲龙(朱穆元),也有右翼头面人物李彬。这是正在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微缩。我们大队人马趁水龙之战正酣的时候,陆续冲过至今尚存的有“南长街”三个大字的高大拱门。警察终于败退了,路旁停着一辆警车也被我们砸了。许多同学被水龙喷射,衣服马上结成了冰,像披上甲胄似的。
    队伍重新聚结整顿之后,向西单方向急进。按原计划是在西城跟清华、燕大等校队伍汇合,再开往前门外去开群众大会的。但遥见新华门往西不远的府右街南口与长安街交界处,不少土兵一字排开,端着闪闪发亮的刺刀正严阵以待。我们踏着整齐的步伐渐渐接近他们,高呼口号:“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欢迎29军参加抗日爱国游行”。可是对方一声令下,向我们杀气腾腾地冲来。硬拼是不行的。我们只得转身往后奔跑“以避其锋”。在新华门前我被绊倒,身体半截在人行道,半截在马路,等奋力站起来,已经落后,只剩下十几个人。我们跑回南长街口,实在跑不动了,而后面还有几个穷追不舍的士兵。我们只好站住,手握石块,和追兵怒目对峙了一会。按指挥部预先约定:若在西长安街被冲散,下一个集合地点是司法部街(今人民大会堂西面)。我们寻到那里,果然见有不少同学。虽然被冲散后有些同学因受伤或别的原因回校去了,这里大约还有四五百人,可是校名横幅在新华门前退却时被夺了。于是有位同学(后来知道是地质系的宋尔纯,又名宋应)跑到布店买了几尺白布,墨书“北京大学”四个大字,用两根竹竿支起。大家重新整齐队伍,随着这面旗帜,经西交民巷到了前门大街。
    这时,遥见一大队人马从南面而来,原来是清华、燕大和西城各大中学的同学,在天桥刚开完市民大会,跟当场自动参加的一些市民,正向北来。南北两股大军汇合,组成上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向前门进行。口号声、救亡歌声此起彼应,震天动地,气壮山河。两旁密密站着观看的市民也有不少人呼口号,或鼓掌助威,或跑出人丛,干脆加人示威行列。队伍打算按计划进前门,到东城某地去阻止今天要在那里成立的“冀察政务委员会”。但队伍前头接近箭楼时,在那里戒备的军队突然鸣枪十来响。难道要重演“三·一八惨案”?大家当下的反应是纷纷躲入前门大街两旁的胡同。
没有再听见枪声,三三两两又从胡同里出来。我发现新置的“北京大学”横幅抛在街心,跑去把竹竿抽掉,卷起藏在皮祆胸前。一时找不到北大人群。一早出发,水米未沾,在寒风中奋战。这时已过正午,稍一松懈下来,才感到疲惫不堪,又饥又渴。于是走到前门火车站(现在的前门售票处),想买点什么吃的。一摸口袋,才发觉因出来匆忙,分文未带,连喝碗“大碗茶”的铜子儿都没有,只好躺在候车厅的长椅上似睡非睡地休息了一会儿。起来出大厅一张望,对过的西车站广场又正在开大会了。
    我走过前门两座高楼之间的广场,掏出那块北大横幅,马上有同学又设法把它支了起来。几辆自行车临时搭成的台上,北大数学系同学俞启威(又名黄敬,解放初任天津市长)正在主持大会,议决了几项有关反对华北特殊化、保卫华北的临时提案。大会向守住城门的军警要求队伍进城。守军坚决不许,双方僵持了许久,最后军方才允许分两路入城:北大、中国大学、中法大学和东城的几所中学的队伍由前门入城,清华、燕大、东北大学、北平大学和几所中学的队伍则由宣武门入城。入城后都各还本校。北大等校队伍入城后,就经西交民巷迅速赶往宣武门,迎接清华等校队进城,打算再游行到西城去,把今天要成立的“冀察政务委员会”闹它一个地覆天翻。
    但当隔着城墙的两支队伍同一方向赶到宣武门时,才知道上当:城门紧闭,两边都有军警严密把守。我们从城门的缝隙中看到了城外队伍的旗帜,听到了要求开城的呐喊声。我们派出几位代表去同军警交涉开门。他们无动于衷。
    高大厚重的两扇城门并不紧挨着地,留有不到一尺的空隙。这时,城外有位女同学趁军警不备,卧在地上以极快的速度从门下空隙滚身而人,站起来猛力去拔城门铁闩,向城外大喊:“冲呀!”几乎与她同时,北大有位男同学也奋身冲向城门去帮助拔闩。但城门又立即被军警闩好。这两位勇敢的同学被军警痛打,并关押起来。群情激昂,坚决要求释放。他们终于被释,大家鼓掌高呼,欢迎他们归队。天色已经昏黑,我们还在向周围群众宣传的时候,忽然从西单那边开来几辆警车,上面驾着机枪,嘎然停住,跳下一大群黑衣警察,手执硬棒,向我们猛击。更不知从哪里来了一群士兵,挥舞大刀、挺着刺刀向我们猛扑。队伍被打散了,许多人受伤。我跑进一条小胡同,只觉得背后挨了一棒,因身子前倾,未受重伤。但实在跑不动了,只好雇了辆人力车,走了一长段路回到北大。我想,那天参加示威的上万名各校同学,大多数都是一早出发,不顾饥渴,一整天在刺骨寒风中奔跑呼喊,同军警一再搏斗,这样坚持到底的。这天,全市学生有数十人被捕,数百人受伤。受伤最多的是北大和东北大学的同学。北大有五六人被捕。付出的代价不小,收到的社会效应也不小:单就所谓“冀察政务委员会”这个组织而论,就吓得不敢在12月16日成立,只好延期。我第二天因事坐火车南下,车中旅客纷纷议论的话题就是学生的示威游行。我到南京中央大学访友,急切被问的就是北平学生示威大游行的情况,中央大学的学生也正在酝酿响应。
    现在回过来问,这天在宣武门“夺关”的两位勇士是谁?我所读到的谈“一二·一六”的文章似乎都没交代清楚。也许当场不及打听,日后就忽略了。我也是事后才知道那位女勇士是清华的陆璀。她那时想必是党员,解放后在我国对外关系的某些活动中经常见到她的名字,后来就渐渐印象淡了。至于那位男勇士,是北大外语系二年级的林振述。他是“夺关”后才引起我的敬佩,知道他的名字的。抗战爆发后他随许多师生从长沙步行到云南,把沿途所见所闻写成诗文发表,笔名林蒲,后来又多用文山另一笔名。我们到云南后,在西南联大初期,邀合一批新文学爱好同学,组织文艺团体,这时,我和他才熟悉起来,成为好友。1938年他在西南联大毕业,在贵阳等地呆了一个时期,辗转来到美国。1955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文学、哲学教授。1965年在美国路州南方大学任内升任哲学系主任,直至1989年退休。他主要著作有诗集《暗草集》、《埋沙集》、《艾山诗选》,译著《老子道德经暨王粥注》英译本,皆先后在海外出版。1994年他曾偕夫人陈三苏教授(北大中文系同班,笔名羽音)来北京,在任继愈老同学的安排下,我们久别重逢,欢聚过一次。
我为什么在这里用较多的篇幅谈起林蒲呢?因为:首先,除了他在“一二·一六”表现英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之外,他还始终是个爱国诗人。他去国日久,但在诗文中随处可见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同时不忘昔日中华民族受侵凌、遭蹂躏的伤痛,对日本侵略意图仍保持着警惕。例如,中国留美学生发起保卫钓鱼列屿领土主权运动周年之际,他写了首长诗《钓鱼岛之歌》(收入《文山诗选》),支持这个运动,表现了浓厚的爱国激情。可以说,这种激情是“一二·九”时代精神的延续。其次是,1995年年底我到美国,恰逢“一二·九”运动六十周年前夕。我在旧金山和他们贤伉俪在长途电话中自然谈起“一二·一六”。他俩特地问起陆摧名字的写法,建议我写一篇回忆“一二·一六”的文章在美国华文报纸发表。我说:“我1935年的日记里详细记下了‘一二·九’和‘一二·一六’亲身参加游行的过程。1950年北大开‘一二·九’十五周年纪念展览会,还把我这日记拿去展览过,可惜‘文革’期间我把所有的日记烧了,包括这本。”林蒲听了大声说:“太可惜了!可是记忆是烧不了的,你写吧!”通话是在 1995年11月20日。想不到几个月后,1996年3月23日,他在美国路州溢然病逝,终年八十三岁。
几年来,我心里老觉着欠下他生前的一笔文债。是的,趁记忆还未完全衰退,写下这么一篇,算是向亡友交卷,也以纪念北大一百年。
    作者简介周定一,1913年11月生,湖南炎陵人。1935年考入北大中文系,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留校任教。1950年调至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曾任研究室主任,兼任北京市语言学会副会长等。
(摘自《青春的北大》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
 
(二)                “一二·九”回忆*
韦君宜
   
    “一二·九”这个纪念日,大概对于和我差不多年龄的学生出身的人,都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它永远让我们想起自己的青春。现在中国的青年们,常常爱说他们的青春时代才算最幸福、最有意义的;当然,当年的我们在享受幸福这方面完全不能和他们来比,但是,我却从来没有为我的青年时代抱憾过,因为,我们这一代并没有白白度过自己的青春。“一二·九”,这就是那放光的时代的名字。
“一二·九”那一年,我正二十岁,是北京清华大学历史学系的学生。“一二·九”运动以前,我也曾读过几本谈革命的书,但是,老实说,真实的革命对于我是相当遥远的。我们多半是每天上上课、喝喝咖啡、谈谈天,过着一种典型的当时大学生的生活。清华大学在北京(当时叫北平)西郊外二十多公里。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占领了我国的东北好几年了,正在向北京一带步步逼进,国民党政府不肯对日抵抗,并且宣布谁提到抗日就要被杀头。这些事情自然时常引起我们的愤慨,但是,我们实在是不大懂得自己究竟能够发挥怎样的力量。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日本帝国主义正式提出了“冀察特殊化”的要求,要把华北正式划入日本的势力范围,连国民党的官员和党部都要被赶走,国民党政府竟然件件照办,对日妥协,完全是一副没骨头的样子。这实在使有血气的中国人都再也不能忍受了。于是,我们全北京市的学生在十二月九日举行了一次请愿,十二月十六日又举行了示威。在街上大声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
    当时请愿和示威的情景是非常动人的。没人敢喊的口号喊出来了,没人敢打的旗帜打出来了。我们和卖国政府派来镇压的军警格斗,以赤手空拳对抗军警的大刀和水龙头,街上许多市民看见我们的队伍就留着泪鼓掌。
    当时有些报纸和有些上层知识分子认为这次运动就止于是对日本帝国主义表示了一次民意,是各国大学里都有的所谓“学生政治活动”。学生一离开学校,活动就会停止。游行示威一结束,运动也就没有了。
    但是,当队伍走在街上的时候,大家看见市民对我们那样激动地鼓着掌,我们就明白了,我们今天的举动不是一件平常的举动,这是全国人民的眼睛都在望着的事情。立刻感到自己身上已经落下了巨大的责任。
    游行示威只是一个开端,游行示威以后,这一支革命的青年队伍就逐渐组织起来了。我们组织了宣传团到农村里去,与农民接触;我们组织了读书会,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我们组织了露营,学习军事知识,学习游击战争;还有更重要的,我们成立了一个革命的青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这支先锋队从北京的少数学校发展到多数学校,发展到全国,一直发展到工厂农村里,成为一支强有力的战斗队伍。——这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组织。我们许多本来是不懂得政治的学生,经过“一二·九”,变成了党的战士。
    我永远不能忘记参加农村扩大宣传团第一次下乡时,大家那种严肃的献身心情;不能忘记在宣传团会议上,学联代表董毓华同志那高举右手神气飞扬的讲演,最后意味悠然地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作结。我也永远不能忘记深夜在学生宿舍里举行的那些秘密会议,不能忘记被捕的同学从监狱里出来时,高唱着“囚徒颂”出席欢迎会的那神情。从“一二·九”到抗日战争开始时,作为学生运动,我们整整坚持了一年半,不停息地工作了一年半。在这中间,我懂得了,自己在学校里所参加的活动可决不是什么“school politics”,我们所干的革命不是什么年轻大学生随便谈谈的革命,这是认真的,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斗争!我们得从这学生宿舍里的活动开始,就献上自己的一生!
    抗日战争爆发了。北平学生救国联合会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学生组织起来,分成几路越过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封锁线,到山区去组织抗日武装,参加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工作。也有的到国民党统治区去开辟党的工作。从此我们不再是学生了。但是,我每当想起“一二·九”以来在学生运动中间的生活和斗争,还总觉得那么亲切。觉得那是我今天生活的开始。就像有一位同学描述的“我觉得咱们这些人到革命队伍,就像是大家手挽着手,从‘一二·九’的示威队伍中涌过来的!”
在纪念“一二·九”五周年的时候,刘少奇主席曾在延安讲过一段话。他说:“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二·九’的学生一定要以主人的姿态,骄傲地唱着歌曲回到北平去的。”不错,在一九四九年,我们许多“一二·九”的学生都作为党的干部、军队的指挥员,随着解放大军开进了北京城。北京已为人民所有,也就是为我们所有,“一二·九”运动这才算是开花结实了。
 
    * 本文是在整理母亲手稿中发现的,没有写作年月(她从来没有这习惯)。只能从稿纸的格式、纸张的质量推测,可能写于解放初期,即在青年团工作的时期。是否发表过也不得而知。但从这篇手稿历经文革仍保存完好来看,母亲是很珍惜这篇短文的。现将其打印出来,供研究者参考。杨团,2002年2月3日。
 
(三)、 “一二·九”运动——国统区的惊雷
纪宇
 
             “一二·九”运动爆发
             统区沉寂中炸响惊雷
             面对大刀警棍水龙头
             学生示威者勇敢无畏
             怒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知识者要肩起民族安危
             沿平汉路南下深入河北
             为全民族抗战做好准备
             誓把一腔青春热血
             催开遍野迎春红梅!
 
(四)、            纪念一二·九
冰草
 
那六十四年前的一幕
就像昨天一样历历在目
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度
一个危在旦夕的民族
在血雨腥风中呻吟,
在内忧外患中挣扎
而水深为热的形容显得
那么苍白,软弱
瓜分豆剖的煎熬显得
那样简短,轻柔
北平,终于爆发了积压内心的呼喊
反对华北自治
反对内战,一致对外
穿越时空的怒吼
如炸雷爆响于一二·九
愤怒伸出森林般的手
席卷中国城市的街头
被热血和烈火炽烤的国土
已失去母性的温柔
华北,一个在战乱中被拐走的孩子
在绝望地,嘶声竭底地哭泣
妈妈,我不要离开您
 
这一声呼喊震憾了千千万万
中国人的心
这一声哭泣控诉了国民政府的
种种丑恶罪行
原本应该冲锋陷阵,保疆卫国的战士
却在勇猛地残杀自己的兄弟姊妹
原本应该向敌人瞄准射击的枪炮
却在肆无忌端地吞噬自己的父老乡亲
这就是六十四年前的一幕
这就是一二·九运动的导火索
 
苦难孕育的中华儿女
战争教育的炎黄子孙
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刻
奔走呼告
不愿丧失家园的人们,起来,起来
呼喊出我们内心的风暴
宣传我们抗日救国的主张
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起来,起来
把我们的青春敬献给祖国
把我们的生命奉献给母亲
 
为了驱逐日寇
为了保卫我们神圣的国土
为了捍卫华夏母亲不屈的尊严
我们头可断,血可流
我们身可灭,命可休
在中国,只要有硝烟,就有勇土
在中国,只要有危难,就有脊梁
在中国,只要有青年,就有希冀
 
今天,我们告别了战争,告别了苦难
告别不了的却是
历史上每一个血与火的文字
告别不了的却是
一二·九运动中的每一个英雄
今天,我们以圣洁的诗歌
缅怀那段血与泪写成的历史
发扬一二·九铸成的那种精神
在告别与缅怀之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请看我今日威武中国
 
(五)、
                        诗  一  首①
刘铁之
 
    二月雪天,
    被捕在“中大”门前,②
    个个绳捆索绑,
    忍受警察皮鞭;
    若问犯了何罪?
为爱我国锦绣江山!
    坐囚车,
    押解公安局转军监。
    军监中,
    “军法”严,
    脚带镣,
    衣衾寒;
    铁窗里,
    从此作了囚犯。
    一天两个窝窝头,
    两盅清水无有盐。
    再想起:
敌人入腹地,
    泪涟涟!
    国将破,
    家将亡,
    民族将沦丧,
    汉奸何无耻!
    勾敌自残伤,
    捕杀爱国人,
    奴颜事东洋。
    一朝人民翻身起,
    叫你狗命见阎王!
    刘铁之:河北清河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北平参加学生运动,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时期担任冀南行署秘书长,后到山西参加边区政府领导工作。1942年6月日寇大“扫荡”中牺牲。
〔注释〕
①刘铁之同志曾在北平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后被捕,此诗系在狱中所作。另有一说,该诗开头至“泪涟涟”是独立的一首,诗句稍有出入,原文如下:“腊月雪天,被捕在中大门前。一个个绳捆索绑,□□□□。问问犯了什么罪,为爱国家锦江山!坐囚车解到公安局,转军监。军监中,军法严;镣铐重,衣衾寒,铁窗里从此作了囚犯。一天两个窝窝头,清水白菜没有盐。待想到敌寇入腹地,发冲冠!”
    ②中大:指北平中国大学。
 
(六)、            倾诉与歌唱
——纪念一二·九运动有感
朱文燕
 
月亮瘦成一把割草的镰刀挂
在夜空
群星的长发抚过河流和山岗
是谁之手在我的胸膛
拍动河水与浪花
是谁之手在我的眼里点燃
长夜不息的篝火
我谛听着马蹄表的响声
一次次敲打着我脆弱的心脏
谁也不能忘记
那洞穿了厚重的上层和历史的日子一二·九运动
无论迎面的是腥风还是血雨
年青血液沸腾的心声
切割了
炎黄子孙爱国学生运动中最
动人的篇章
歌唱从中华大地的地平线上延伸
人民在吟诵
时代在倾听
永别了 武器
我流倘着热泪 呼吸着芬芳
把真情定格在高音界的峰上
向先行者一步步走近
把看见了一地的绿 无数嫩嫩的小手
高举着幸福的火把
满大的星火
渐渐浓缩成一颗
温暖的心
我看到他一双明净的眼睛
扑闪着一串眼泪 滑落了
他说世界就是你和我
 
风啊 今夜如何把我抬高
让我踏着月亮和繁垦舞蹈
……高树悲风 鹰翅浙远
长剑为碑 烈焰如血
千里冰封 谁唱《沁园春. 雪》
……
哦 我的辛勤劳作的兄弟姐妹们
扳动着生命之轮
埋在心底的铁树
绽放了最明艳的五十六朵花
就让我所有的梦想
都驻足在你宽厚的肩头吧
就让我思想的河流
源源不断地流入你赤热的血管
于是我才有了汹涌奔腾的情和爱
逐浪飞溅哟逐浪飞溅哟
……
 
                          二
走进诗歌内部
走进生命的边缘
精神的洞箫吹唱着信仰的落英
像雨季的云雀之歌
在人种的沦陷与挣扎中
在时间的重压下
我紧攥着生命的烛光
抚摸着心灵深处的英雄气息
吟唱渺小的颂辞
我只想
只想蘸着青春的豪情
飞过我的卑徽我的痛苦
为和平的宁静和祥和守卫
即使是在最萧冷的季节
我也带着微笑和祈祷
操持最热烈的音符
裸足而舞
拥有双手
我会捧起颤抖的希望
把千百年来的风雨炎凉化为 点点繁星
 
青鸟以一种最美的姿势
早已从人类的童年中飞走
但是我的路不曾脱离我黄肤色的家园
请给我全新的事物和注视的双目
请给我倾听的耳朵和敏锐的思维
重铸我赢弱的胸腔
呵我扑扇着翅膀高歌理想
直到自身溶解成一颖
镶嵌在蓝色星球中闪闪发
光的
星星
 
  作者简介:朱文燕,女,海南万宁人。1997年毕业于琼州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有作品在《现代青年》、《海南青年报》等报刊上发表,并有作品收入《当代新人新作》一书。曾任通什地区青少年文学协会理事,琼州大学山城文学社社长,多次在征文比赛中获奖。
 
(七)、            亡    命
黄诚
 
  茫茫长夜欲何之?
  银汉低垂曙尚迟。②
  搔首徘徊增愧感,
  抚心坚毅决迟疑。
  安危非复今朝计,
  血泪拚将此地糜。
  莫谓途难时日远,
  鸡鸣林角现晨曦。
  〔注释〕
  黄诚(1914-1941):河北安次人。“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中的积极战士之一。曾任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北平学联主席。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总政治部秘书长。1941年蒋介石反动派发动皖南事变,黄诚同志在英勇抵抗后被俘,不久,牺牲于上饶集中营。
  ①这一首诗,是黄诚同志1936年2月当国民党反动派闯入清华大学搜捕进步同学时,他写下以表达自己在斗争中的决心。
  ②何之:何往,向哪儿去。银汉低垂:天河低挂,指夜深。曙尚迟:离开天亮还久。这是指当时中国处在反动的黑暗统治之下,光明的前途还要等待一段时期;但是,晨曦已经在望,光明毕竟不远。 
 
第二章          爱国旗帜下的热血青年——松江一中学生的爱国传统
一、“一二·九”运动在我校
1934年奉江苏省教育厅令,我校(即“江苏省立第三中学”)改名为“江苏省立松江高级应用化学科职业学校”(简称省职中),初中部为普通班,高中部为应用化学科。1935年12月,为了反对华北自治,省职中响应平津学生发起的“一二·九”运动,联合松江各中学组织学生救国联合会,利用星期日举行扩大救国宣传。全县中小学纷纷募捐钱物,支援绥远前线抗日将士。(资料来源:《松江县教育志》)
二、“一二·九”精神鼓舞下松江一中学生的爱国举动
附两位老教师的回忆文章:
(一)、                  
难忘的青春岁月
我是新中国第一批建团干部。几十年来一直在团县委、少年宫、学校做青少年教育工作。
    我们这一代的青年时期就是在“一二·九”运动精神熏陶下,铸就了爱祖国、爱人民的品质,忘我地工作了一辈子。
    我的学生时代,处在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时期,老百姓遭受内战、受压迫、挨饥饿的灾难。青年学生见不到光明,找不到出路,甚至无法生存。就在万分痛苦之时,我们找到了中国共产党。学校地下党唤醒了我们,组织我们学习“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斗争史,学习毛泽东著作,我们懂得了要救自己必须先救国,而救国行为就是爱国,爱国思想促使我毅然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地下秘密的),投入到“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的斗争行列。
首先,地下共青团与反动派争夺学生自治会的领导权。共青团员都是正派、进步的同学,通过竞选,担任了学生会主席、副主席(我是副主席)。当然在竞选过程中,斗争非常激烈,三青团员手持棍棒打我们,还捣乱竞选场所。广大同学和老师千方百计保护我们,当时我们在校园各个场地演讲,晚上搞文艺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等)揭露国民党的黑暗,宣扬爱国精神。
同学们的爱国民主运动,遭到反动派的镇压,特务半夜到宿舍抓人,我的同班同学沈直志、朱熙钧就被抓进牢里受电刑折磨,后来地下党将他们救出来(沈患伤寒死亡,朱现仍健在),后来,我们采取换住宿、换床住或隐藏在当地同学家中的对策,保护进步同学,反对迫害。
那时,我们虽然年龄不大(也就17、18岁),但爱国激情旺盛、勇气十足,无私无畏。
记得1949年初春,学校里突然爆发了伤寒传染病的灾难。一时间,校园里乌鸦满天叫,抬着病员的担架在校园里转。今天这个班同学进医院,明天传来那个班同学死讯。恐怖与悲痛笼罩在我们头上,眼看着活蹦活跳的刚步入青春年华的伙伴倒下,大家的心都在哭泣!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啊!(那时校方代表国民党不顾学生死活)。我们的救星——地下党组织紧急指示共青团通过学生自治会,发动同学组成三支力量抢救患病学生,控制疾病传染;一支是与校方、医院交涉,要求尽快抢救病员减少死亡。二是组织同学轮流去医院护理病员。三是到卫生厅交涉,要求派人查清发病原因。(后查明是日本侵华时在饮水井内投下了伤寒杆菌引发了这场灾难)。通过激烈的斗争,才遏止了这场灾难,把我们的伙伴从死亡边缘抢救了下来。想想现在,党和各级政府多么关心人民的健康!去年战胜“非典”就是明显的实例。今昔对比,真是感慨万千啊!
万恶的国民党反动派忙于打内战,教育经费少得可怜,加上校方贪污克扣学生伙食费,我们终日吃不饱,饿得上课时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尤其是冬天,又冷又饿,直打哆嗦非常难熬。记得1948年,有位女同学就因饥寒交迫(她父亲被日寇打死了)而投井自杀了,那年,她仅17岁。可怜尸体打捞上来无人收尸,同学们含着眼泪用破草席卷着埋葬了花季的她。同学们愤怒极了。一天早操时,操场上同学们高呼:“我们要吃饭!”怒吼声震撼了整个校园,在团组织带领下,学生罢课了。学生自治会出面前往教育厅及校长家请愿,要求增加伙食费,改善伙食,经过一次又一次不屈不挠的斗争,在老师和社会舆论的支持下,我们取得了胜利。通过一系列的斗争,我们深深地懂得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所以我们这一代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我们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我们终于见到了一道明亮的“光”。这就是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论》。那时,看这本书是要坐牢杀头的。但是我们不怕,迫切渴望学“红色之书”。从老区搞到几本书,我们轮流抄写、阅读。从中明白了许多革命的道理。心中好似有盏明灯,发自内心地高唱“同志们向太阳向自由,向着那光明的路,你看那黑暗已消灭,万丈光芒在前头!”
不但我们自己“充电”,还要团结广大同学,共同追求真理。于是,借49年3月27日黄花岗72烈士纪念日,学生会自筹、自编、自演举办了全校性的文艺晚会。会上,由学生会主席浦维钧(现在四川)演讲,讲词铿锵有力,台下师生掌声不断。接着,我们演出了内容很革命化的节目。如:《放下你的鞭子》、《五月的鲜花》、《跌倒算什么》、《茶馆小调》等等。语文老师还朗诵了祭烈士诗文,声泪俱下。台上台下一片激情。晚会在《团结就是力量》歌声中结束。会后,好多同学久久不愿离去,拉着我们的手问:“我们能不能入团?”
有消息传来:“解放军过长江了!”我们心里甭提有多么兴奋!晚上做了许多小旗帜,准备迎接解放军。那些日子,组成护校队,每晚轮流值班。远处由远到近听到密集的枪炮声,依稀晨曦中东方一轮红日终于探出。我们站完最后一班岗,只听校外满街人群沸腾欢呼:“解放军万岁!”“热烈欢迎解放军!”这热烈的欢呼声驱去了我们的倦意,我们兴高采烈,高举旗帜,涌上街头,高声歌唱:“我们的队伍来了,浩浩荡荡跨过长江……”。“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一遍又一遍,直到嗓子唱哑。
 
松江一中  曾如娟
2004年3月
 
 
(二)、
教学建议:
课堂讨论:“一二·九”精神(青年的爱国主义、勇敢、热情、责任感、不畏强暴的精神等)如何在当代中学生的身上得到发扬。
目的:通过对爱国、责任感的讨论,人生价值的思考,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
可供参考的观点:
1、学生游行示威——思想开放、言论自由、参政议政——当代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的树立,为学校、社区、社会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如积极参与对诸如校园文化建设、晚自习自我管理等学校建设及管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发挥青年的作用。
2、学生不畏强暴、勇敢无畏、不怕牺牲——当代中学生热情、勇敢、勇于同不良风气做斗争。如敢于抵制一些校园中的不良风气或不文明的行为,思考作为团员、新世纪的青年学生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为了国家的兴亡而献身——当代的中学生应该为了国家的振兴而努力读书、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科技强国”、“创新强国”的意识。努力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可结合“神五”英雄、“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十大杰出青年的事迹”等材料。
4、学生运动是学生团结一致的结果——在弘扬个性的年代,我们的共性应体现在那里——当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可列举大量身边对比的事例,树立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永远高于个人的利益的思想意识。
5、当时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如此恶劣……——今日和平年代,结合我们的学习生活现实——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
6、青年人的成长必须经过磨砺,才能成熟——今日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挫折——应有健康的心态、坚定的理想与信念。
 
 
 
 
 
 
 
 
 
 
 
 
 
 
 
 
 
 
 
 
 
 
 
 
 
 
 
 
 
 
 
 
 
第三章          继承革命传统   发扬更大光荣
                  ——松江一中纪念“一二·九”火炬长跑活动回顾
 
一、我校火炬长跑活动概述
为了纪念“一二·九”这个光辉的日子,教育当代青年学生不忘前辈热血青年奋不顾身“以天下为己任”的光荣革命传统,明确当代青年肩负的振兴中华的重任,激发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上进的豪情,张扬学生的青春风采,我校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举办火炬长跑活动,起先一般是每年或每两年举行一次,按年级接力长跑,从松江烈士陵园穿过田野和街道跑回学校,火炬用燃油做燃料。后来由于松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考虑到交通和环保等因素,逐渐变为每年一次纪念“一二·九”系列活动、每三年一轮纪念“一二·九”火炬长跑活动。火炬长跑的线路也不确定,有时是接力跑,有时是全程跑。火炬是在木柄顶端固定空饮料金属罐,内装固体酒精,并装填适量棉纱和食盐,以使火焰更旺、更红。三年一次,意味着每个同学在松江一中求学期间都能有机会经受这样令人终身难忘的人生体验。
附校友回忆文章:
不灭的火炬
——记“一二九”运动六十周年火炬接力长跑
金建峰
l935年12月9日,在华北危难之际,在民族危亡之时,北京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纷纷走出校门,在街头举行示威游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拉开了序幕。
历史的车轮,.载着我们滚滚前行。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松江一中的一千余名学生,在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从季永洲老校长手中接过了这象征着“一二九”精神的火炬。
我们的队伍穿过了夜色中的田野。大地一片苍茫,一切都被夜幕所笼罩。突然,一道火光从天而降,不,它分明是一条火的巨龙。你看,它绵延数百米,横卧于大地之上,气贯长虹。是这条火龙,曾唤醒了沉睡的中华大地;是这条火龙,曾打击了嚣张的日本侵略者;是这条火龙,曾激发了中华儿女的雄心壮志。此时,高擎着熊熊火炬的我们,感到了历史的重任已落到了我们的肩上。在我们手中,中国繁荣昌盛不再是梦想;在我们脚下,中华大地将更加辉煌灿烂。让我们铿锵地喊出“承前启后,发扬光大,爱我一中,振兴中华!”
我们的队伍行进在繁华的松江城区。火炬的亮光,与闪烁的霓虹灯光,交相辉映,构成一道新的风景。古城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家家商场闪亮开业.一条条马路四通八达……太多太快了。这是松江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的硕果。六十年前,这座文化古城曾遭到过日本侵略者的狂轰滥炸,.顷刻之间,一切都化为灰烬。只有少|数的文化古迹保留了下来,方塔、西林寺、醉白池,便是这段血与火历史的见证。让我们合着时代的节拍,踩出我们青年人的朝气,踩出我们民族的自信。
我们的队伍胜利到达了校园的操场。同学们高举着火炬,热烈欢呼。顿时,操场上汇合成一片火的海洋。那一片片跳动着的火炬,联在了一起,照亮了天空。火炬的下面,又是一张张年轻的脸庞,都挂着幸福的笑容。九天之上的先烈,你们看到了吗?安息吧,先烈们,革命自有后来人。我们接过了革命的火炬,一定会完成你们未竟的事业,你们应该感到欣慰了。
革命的火炬熠熠生辉,代代相传。让我们沿着先辈开辟的道|路一路高歌前进,让我们振臂高呼:“承前启后,发扬光大,爱我一中,振兴中华!”
 
二、播放《松江一中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火炬长跑录象集锦》
 
三、2003年火炬长跑活动部分文字材料选编
 
(一)、  松江一中纪念“一二·九” 爱国学生运动系列活动计划书
 
● 活动目的
让当代青年学生不忘前辈热血青年奋不顾身“以天下为己任”的光荣革命传统,明确当代青年肩负的振兴中华的重任,激发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上进的豪情。
 
● 系列活动形式
一、 中心活动:12月9日晚上举行火炬长跑。
二、 全校各年级各班举行引吭高歌《国歌》、《校歌》比赛。
三、高一年级“青春的律动”广播操比赛。
四、高二年级“在人生道路上,机遇/奋斗更重要”辩论赛。
五、高三年级“明确责任、放飞理想”演讲与朗诵比赛。
 
● 中心活动“12·9”火炬长跑具体安排
一、活动口号:爱我一中,扬我校名;继承传统,与时俱进。
二、活动顺序:①点火仪式(点火仪式主会场设在大操场)
②火炬长跑
③长跑活动结束仪式
三、长跑线路:出校门沿松汇中路向西,到人民南路向北,到中山中路向东,到谷阳南路向南,到松汇中路向西,从北大门返回主会场,作顺时针方向行进。
 
 

中山中路
 


                         
        
文本框: 谷阳南路文本框: 人民南路

 
 
 
 
 

                                                             

松汇中路
  

                                       

北大门
                          

 
 
 
 
四 活动全程时间安排:
6:00——6:30 各班分时间段到指定地点领火炬,待命期间各班由班主任进行纪律教育。
   6:30——7:00 点火仪式
   7:00——7:30 火炬长跑
   7:30——7:45 长跑活动结束仪式
 
五 点火仪式顺序:
1、 主持人宣布纪念“12·9学生爱国运动”火炬长跑活动开始
2、 总指挥点燃主火炬
3、 火炬方阵队点火
4、 方阵队为各班点火手点火
5、 党总支书记讲话
6、 学生代表讲话(高三8班张 俊)
7、 校旗、横幅、方阵队到“放飞”雕塑前整队待命
8、 各班跑步到指定点火地点待命
9、 各班点火手回到班级为班级点火
10、各班带队教师向年级指挥汇报点火完毕
11、年级指挥(年级组长)向总指挥汇报点火完毕
12、总指挥发令:火炬长跑开始!
 
 
六、 前导队队形
 
 
 
   
摩托车前导队(体育组)
 
                       ▲
       ▲    ▲      
▲          ▲

纪     念    “12·9”    火    炬    长    跑
 


  横    幅
                      学生五名(高一)

       松           江         一           中
       

  一中校旗
                      学生四名(高三)

       茸         一        中         学
          

  茸一校旗
          
学生四名(高三)
 
                             
 
 
 
 
 
                            大火炬 (高一学生)
                              ▲
        
          ▲      ▲      ▲      ▲      ▲      ▲
文本框: 火炬方阵队  高一担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 准备工作:
1、物   资:总务处 (火炬、消防器材、熄火容器等)、校办(校旗、横幅)
2、队形排列:政教处
3、环境布置:政教处、美术老师
4、会场布置:总务处、校办
5、晨跑训练:体育组
 
八 长跑活动当天人员安排:
1、总指挥部:总指挥:(略)    副总指挥:(略)
成员: (略)
    留守: (略)
2、各纵队指挥:
第一纵队:高三年级  指  挥:(略)    副指挥:(略)
第二纵队:高二年级  指  挥:(略)    副指挥:(略)
第三纵队:高一年级  指  挥:(略)    副指挥:(略)
3、各班带队教师、消防人员:
第一纵队:高三(表中名单略)
带  队
消防
带  队
消 防
1
 
跟班跑
 
6
 
跟班跑
 
2
 
跟班跑
 
7
 
跟班跑
 
3
 
跟班跑
 
8
 
跟班跑
 
4
 
自行车
 
9
 
跟班跑
 
5
 
轻  骑
 
10
 
跟班跑
 
 
第二纵队:高二(表中名单略)
带  队
消防
带  队
消 防
1
 
跟班跑
 
6
 
电动车
 
2
 
跟班跑
 
7
 
自行车
 
3
 
电动车
 
8
 
轻  骑
 
4
 
跟班跑
 
9
 
电动车
 
5
 
自行车
 
10
 
电动车
 
 
第三纵队:高一(表中名单略)
带   队
消防
带   队
消 防
1
 
跟班跑
 
8
 
跟班跑
 
2
 
跟班跑
 
9
 
跟班跑
 
3
 
跟班跑
 
10
 
跟班跑
 
4
 
跟班跑
 
11
 
跟班跑
 
5
 
跟班跑
 
12
 
跟班跑
 
6
 
跟班跑
 
13
 
跟班跑
 
7
余  凯
跟班跑
 
 
 
 
 
5、物   资:(8人,名单略)
消防收发(12月9日上午收集,活动结束即放回原处。)
火炬收发 
6、前导队: (5人,名单略)
7、收容车: (4人,名单略)
8、摄影摄像:(5人,名单略)
9、安全保卫:(7人,名单略)
宿舍:                         门卫:
10、食堂后勤:(13人,名单略)
11、值班室:(2人,名单略)
九、 各岗位上岗时间及职责:
1、定岗纠察:6:30准时到岗,组长点名,检查标志佩戴,作具体任务布置;职责:维持秩序,当学生长跑队伍经过时,关心学生体力状况,发现体力不支的学生,给以照顾,等收容车到达时,让其上收容车。
2、各班班主任:5:50分到达班级,点名,了解学生当天身体状况,如有身体不适的学生,让他们到红楼103室向徐岳老师报到。
3、摩托车前导队6:30在学校北大门集合待命。
4、消防员6:00到指定处领取灭火器,然后到大操场主席台前待命;当点火仪式进行到“各班点火手到班级点火”这一环节,消防员跟随前往。
5、其他岗位由负责人规定到岗时间,确保活动顺利进行,不得有误。
6、值班室人员6:00到岗。值班室地点:校务办公室;负责活动全程的联络工作。电话57820953;57822996。                                     
 
(二)、   在纪念“一二·九”运动火炬长跑点火仪式上的讲话
谭海岚
2003.12.9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是“一二·九”运动68周年纪念日,我们松江一中、茸一中学1800余名师生员工在此集会,随后还要举行火炬长跑活动,隆重纪念这个伟大的学生爱国运动。
1935年,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广大爱国学生痛切地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于是在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的感召下,于12月9日涌向街头,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等口号,与反动军警展开了英勇搏斗,有一百多人受伤。随后引发了全国规模的爱国救亡运动。
“一二·九”运动的意义十分巨大。毛泽东同志指出,“五·四”运动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一二·九”运动则为抗日战争作了准备。它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高潮。
今天,我们纪念“一二·九”运动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台湾陈水扁当局目前正企图通过推动“公投立法”,加紧“台独”活动,这一分裂祖国的罪恶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我们有过丧失国土的切肤之痛,我们现在有能力、有决心统一祖国,中国人民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任何时候都无法动摇。
今天,我们纪念“一二·九”运动,就是要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继承传统,与时俱进,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今天,我们纪念“一二·九”运动,就是要刻苦钻研,发奋学习,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高举起“一二·九”的火炬,点燃我们的理想,燃放我们的激情,照亮我们的前程!
谢谢大家。
 
(三)、    在纪念“一二·九”运动68周年火炬长跑活动
结束仪式上的讲话
王仪
(2003.12.9)
老师们,同学们:
燃烧的火炬,沸腾的激情,响亮的口号,坚定的步伐。这是松江一中的师生为松江营造的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一幅壮丽的画面。此刻,我们的爱国激情正在被再次点燃,此刻,为振兴中华而刻苦治学的决心正在得到又一次的升华。
虽然我们手中的火炬已经熄灭,虽然我们面前的主火炬也将熄灭,但她那爱国主义的光芒,她那振兴中华的激情必将长久地奔流在我们每个人的心胸之中,照亮我们漫漫的人生旅途!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在“一二·九”精神的鼓舞下,不断发愤学习,奋力进取,努力拼搏,报效祖国!
现在,我宣布:松江一中、茸一中学纪念“一二·九”68周年火炬长跑活动圆满结束!
 
(四)、         高举革命火炬,点燃青春激情
                     ——2003年12月8日红旗下的讲话
范爱国
上个世纪的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上台后,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在发动了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发动华北事变,企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由日本控制。腐朽的国民党政府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抗日救国。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北平市学生联合会率领北平6000多名爱国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声疾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日本帝国主义滚出中国去!”愤怒的口号声响彻云霄,轰轰烈烈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爆发了。
爱国的学生不顾镇压,大声的发出来自肺腑的呼声。每一声都是急切的呐喊,每一声都是愤怒的声讨。面对敌人的痛打和屠杀,学生们喊出的不是懦弱,不是恐惧,更不是屈服,而是更响亮的声音:“我是中国人,我要救中国。”青年学生们用鲜血和生命在共和国的斗争历程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1935年12月9日这一天也绝对应该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占据一定的位置,因为那一天中国从苦难到幸福又迈进了一大步。
中国人曾经沉睡过,但醒来时仍是威武的雄狮!中国人用无数的生命和鲜血,走出了百年的苦难,走进了腾飞的新世纪。六十多年前的热血青年也已成为年迈的老人,但始终不会遗忘的是澎湃着的爱国热情,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的信念!今天,当我们坐在校园的长椅上谈着理想、说着奥运、憧憬着世博、评论着“神五”之时,你是否感觉到“一二·九”的火炬还在熊熊燃烧。同学们,你是否应该用革命的火炬点燃青春的激情,在理想的奋斗中加入“报效祖国”的冲动,所有的疑问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我的答案是:无论我们如何纪念这个日子,无论我们崛起后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唯一不变的是当国歌响起时,所有的中国人都会荡漾着自豪与激动。
现在中国正在改革的春风里腾飞,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敞开自己的国门,真诚的欢迎所有友好的朋友带着他们的愿望来到中国。但中国同样面临着挑战,日本人的频繁挑衅,“台独”言论的不断升级,时刻威胁着祖国的和平和统一。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青年,对待曾经的侵略者,我们可以宽容,我们可以让步,我们可以用“海纳百川”的胸怀不记前嫌,但是关系到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的事情,我们绝不会作出半点妥协,这是所有中国人都必须坚持的立场,因为只有一个坚定的民族才会受到尊重。
“一二·九”运动就像陈酒一般在中国人心中酿出了感情,酿出了味道。这样一种感情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每年到这个时候,总会让人想起那场震撼人心的运动。同学们,同样是热血青年,我们有何理由虚度青春,辜负祖国的期望。“爱国、报国”的精神我们不能忘,我们也不会忘。“为中国腾飞而读书”的志向应该成为我们不变的追求。让我们点燃手中的火炬,带着当代年青人的激情去书写中国新世纪腾飞的奇迹。让六十八年后的“一二·九”夜空响彻我们的声音:“爱我一中,扬我校名;继承传统,与时俱进。”
 
(五)、                历  史  的  风
       ——在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68周年火炬长跑
点火仪式上的发言
高三(8)班  张  俊
历史的风
吹翻了六十八页日历
那个日子苍黄并远去
但现实的肩膀
曾经沸腾的激情
依旧站在
世纪的脊背上
那个日子
永远屹立
“一二·九”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爆发的一次伟大的爱国学生运动,是继“五四”运动之后的又一次学生爱国运动,在中国青年运动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次运动激发了全国人
民抗日救亡的热情,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一二·九”运动掀开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序幕,哺育了整整几代青年。成千成万的爱国青年正是通过参加“一二·九”运动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许多人在“一二·九”火炬引导下走上了励志报国道路,把实现民族复兴作为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作为推动自己不断克服困难和奋发向上
的动力。
精神的洞箫吹唱着信仰的落英
像雨季的云雀之歌
我只想
只想蘸着青春的豪情
带着微笑和祈祷
操持最热烈的音符
“一二·九”运动中的每一个英雄
今天,我们以圣洁的诗歌
缅怀那段血与泪写成的历史
发扬“一二·九”铸成的那种精神
在告别与缅怀之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六)、              激发爱国热情   张扬青春风采
             ——我校举行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
      68周年火炬长跑活动
校  办
12月9日晚,我校1600多名学生每人手擎熊熊燃烧的火炬,进行了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68周年火炬长跑活动。
18:30分,王仪校长点燃了主火炬,学校各位领导分别为点火手点火,点火手分别为各班级同学点火。顿时,一团团火苗映照着一张张兴奋的面孔,青春的暖流在每个人的胸中涌动。在一片跳动的火苗的簇拥下,谭海岚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接着学生代表作了慷慨激昂的发言。随着清脆的发令枪声响过,火炬的长龙迈开步伐,跨上了征程。
这次火炬长跑的线路是:学校北门出发——松汇路——人民南路——中山中路——谷阳南路——松汇路——北门返回。沿途有71名教工担任定岗纠察,随队配备了16名临时消防员,收容车上设立了流动救护站。此外,公安部门还出动了37名警员帮助维持交通、治安秩序。
纪念“一二·九”运动火炬长跑是我校传统大型德育特色活动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每年举行一次。意在点燃学生的青春激情,展示学生的青春风采,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近年来,形成了每年一次的纪念“一二·九”运动的系列活动,三年一轮的纪念“一二·九”火炬长跑活动。系列活动包括作一次晨会课的红旗下讲话,各班级出一期黑板报,举行歌唱革命歌曲、演讲、朗诵、征文比赛等。力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松江一中的校园里经受一次这样的爱国主义洗礼。
学校还注意与时俱进,赋予活动以时代内涵。面对“台独”势力的甚嚣尘上,今年的纪念活动还融入了反对国家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呼声。
 
教学建议
让学生当堂阅读本校2003年纪念“一二·九”火炬长跑活动的相关文字资料。要求课外每位同学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起草文稿。各班选出优秀习作供校活动组委会参用。
1、校领导(校长或书记)在纪念“一二·九”火炬长跑活动点火仪式上的演讲稿
2、校领导(校长或书记)在纪念“一二·九”火炬长跑活动结束仪式上的演讲稿
3、学生代表在纪念“一二·九”火炬长跑活动点火仪式上的演讲稿
4、活动结束之后写一篇相关的新闻报道
 
 
 
 
 
 
 
 
 
 
 
 
 
 
 
 
 
 
 
 
 
 
 
 
 
 
 
 
 
 
 
 
 
 
 
 
 
 
 
第四章    让熊熊火炬在我们手中传递
                 ——与时俱进的纪念“一二·九”系列活动
一、中心活动:12月9日晚上举行火炬长跑。
二、全校各年级各班举行革命歌曲及《校歌》演唱比赛。
三、高一年级举行舞蹈或广播操比赛。
四、高二年级举行辩论赛。
五、高三年级举行演讲与朗诵比赛。
 
歌唱比赛参考曲目:
国歌 长征 东方红 打长江 打砖歌 地道战 国际歌 红梅赞 黄河颂 黄河怨 黄水谣
红旗颂  井冈山 南泥湾 农友歌 前进歌 珊瑚颂 自卫歌 游击军  保卫黄河 边区十唱
二月里来 告别南洋 歌唱祖国 江南三月 救国军歌 开路先锋 我的祖国 游击队歌
十送红军 松花江上 沂蒙小调 八路军军歌 保卫芦沟桥 大刀进行曲 飞渡大渡河
过雪山草地 黄河边对唱 黄河船夫曲 解放区的天 九九艳阳天 路是我们开 码头工人歌
怒吼吧黄河 新四军军歌 到敌人后方去 跟着共产党走 洪湖水浪打浪 团结就是力量
八月桂花遍地开 大红枣儿甜又香 歌唱二小放牛郎 工农兵联合起来 满洲囚徒进行曲
数九寒天下大雪 我们走在大路上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红军战士想念毛主席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  
    革命烈士诗歌朗诵资料:
1.《革命烈士诗抄》,萧三主编
2.http://www.mypcera.com/book/2003new/xian/other/gmlssc/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 查看所有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31.25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2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