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案的使用及学生能力的培养等课堂有效性的标准来看,这是一节非常好的课,不可多得,可以作为样板在历史课堂教学界观摩与学习!
课堂中对于本课所要探讨的核心——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过程、背景及影响面面俱到,详略得当,学生的印象一定是深刻的,也一定能够反映在未来的卷面上!
不足也一定存在,但有时这是教师所无能为力的,教学的效果有时绝非教师或者以及学生能够决定的,现行的教育机制、教学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的课堂。比如知识目标必须落实,但如何落实,教师虽然可以有主观能动性可发挥但总体还是被动消极的。只有以能力为目标,方法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卫目标,课的设计才会有达的改观,否则历史课最后都会变成“逻辑推理课”
这是“知识观”的反映,传统的知识是教师告诉的,现在我们认为知识是在师生间共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