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进一步稳定,上海市教委与卫生健康委共同发布了“上海市返校开学时间及部分教育考试安排”文件。4月27日,我校高三年级率先复课开学,其他年级也将陆续开学。
经历了最漫长的寒假和居家学习的“等待”后,在即将重返校园之际,广大一中学子是否做好“心理准备”了呢?老师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份心理调适锦囊,快来查收吧:
1、调整生物钟
按照学校作息安排,尽快调整自己的生物钟,该清醒的时候不迷糊,该紧张的时候不松懈。如果你精神不振,不在状态,别太责怪自己,给自己一点时间,从最容易的改变开始,尤其是晚上睡不着就心急,越急就越睡不着,放轻松,睡不着也没事,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把注意力放在一呼一吸上,闭眼放松也起作用。一定记住:该清醒的时候,不要让自己打瞌睡!

2、排除外界干扰
有些诱惑已经被放在家里,比如电脑、手机,有些干扰却还在你头脑里,比如杂念,是时候做个断舍离,跟它们say goodbye了。想一想目前学习中,你的干扰是什么?那些对你价值不大却在消耗你精力的事物:比如小说、游戏,没有收获的胡思乱想,比如某些人的看法、不合时机的感情等。找张白纸,把它们写下来,好好告个别;当它们再次来袭时,用意念坚持5分钟,这5分钟内,坚持做你当下该做的事情。慢慢地,你就可以摆脱干扰,静心学习了。

3、重构情绪认知
人生的美好就在于它不总是清空万里,也不总是阴云密布。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节奏,同时也给我们思考和成长的机会。人生充满不确定,不适应是正常的、普遍的。所以,再回到学校若有一些不适应,不要过于担心,这本是正常不过的,要相信自己可以逐步过渡。
漫长假期返校后,可能会有担心、焦虑、烦躁等情绪,没关系,遇到变化的情境,体验到各种情绪是正常反应。任何情绪都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是内心写给我们的一封信,在悄悄告诉我们,我有多想做一个更好的自己,我有多在乎这场考试我有多希望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计划,我有多希望能够在复学后做到更好......情绪是在提醒我们,可以做一些调整。
负面情绪来袭时,换个角度思考看看。不同的视角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有时候这个角度让人郁闷,换一个角度则会豁然开朗。当我们被焦虑、不安等情绪困扰时,除了接纳情绪,转换视角,也需要有掌控感,掌控感能减少焦虑。作为学生,最大的掌控感就来自做好自己能够胜任的那些事情,想想哪些是自己一直做得不错且可以继续做下去的事情,哪些能帮助自己灵活应对不确定的事情,聚焦在它们身上,坚持把它们做好,这能给我们增加把控感,转化负面情绪。
当负面情绪来袭时,我们可能自己找不到可以转换的视角,这时候尝试找个人聊聊,倾诉让你放松,也可能让自己不经意间从交流中收获一个新的视角。

4、主动人际互动
同学好久不见,重新相聚,关系会不会变淡?这个时候要相信自己,相信同学!许久不见的同学再相聚,难免熟悉中有点陌生,变化的可能是你们的身高、体重和腰围,不变的是你们的笑脸、纯真、热情和善意。接纳这种因为交流减少而有点变淡的感觉,在安全距离下,以诚待人,主动交流。主动与老师、同学打招呼;聊聊追的剧,吃的瓜;谈谈这个不一样的假期中的经历和感受。相信随着交流增多,你们很快会恢复正常。

愿同学们做好复课准备,精神饱满的重返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