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左侧用户区
与共和国同成长-校友风采展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校友家园 > 与共和国同成长-校友风采展 >> 正文
余慰祖
更新时间:2019/10/18  作者:本站原创 佚名  阅读:3706次  
 

余慰祖

我校1963届校友。字蓬,号云间石人。祖籍浙江绍兴。1944 年生。现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学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新华艺术网艺术委员会副主席。

论文传略被收入《当代书法家传记》、《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当代书画名人档案》等多部大型辞书。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书法报》、《中国书画报》等国内外数百家报刊。

写字画画是余慰祖从小就喜欢的事情,虽然一直从事的是理工类工作,但是这么多年来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利用业余时间“画画写写”。上世纪80年代前主要练书法、习国画。近二三十年来对篆刻艺术极为偏爱,其篆刻师承浙派,对西冷印派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子琛、钱松等家风格作了潜心的钻研。

余慰祖强调篆刻中的“意境”,而意境由何而来?他说:“意境是诗书画印的灵魂,一方好的印章,莫过于巧妙地构思,大胆地用刀,使印章既有金石气息,又有书法之神韵。”他强调成功的印作应该是“刀法、篆法和章法的三位一体,相互辉映,协调统一”。艺术的相通性是余慰祖强调的重点,无论是书法、绘画、音乐、文学等等,都是他喜欢涉猎的范围。他强调将诗书、绘画等内涵融入篆刻之中,他的篆刻艺术得益于书法与绘画,书法初习唐楷,对汉隶、石鼓文、行草也多有临习。中国画早年研习人物,后专攻山水,在创作诸多的生肖印中,可见其扎实的美术功底。他觉得只有将艺术的其他门类融入篆刻中,作品才会更有意境。

余慰祖通常以汉印为主,兼习周秦古玺,旁及明清诸家,取法汉印之平正,而又借助于古玺之灵动。因此,他的篆刻是“平正中见流动,挺进中有秀雅,巧中寓拙,拙中藏巧,巧拙相生,气韵天成”,其作品庄严典重,雄浑隽旷。

余慰祖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继承和发扬书法、篆刻艺术?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和思索,他认为篆刻应该“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新意成一家。”他希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求创新。一方面要正确认识传统,将历史沿革而来的思想、道德、风格、艺术和制度等诸方面继承下来;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去体现书法、篆刻的形式美、线条美和意境美。

如今,余慰祖自己也记不清具体篆刻了多少方作品,他觉得于自己而言,“勤奋”最重要,几十年来,很少在夜里12点之前入睡,每天都将时间最大程度地花在篆刻、读书、画画、书法上。

勤奋出成果。多年来,余慰祖创作发表了大量的书画印作品,作品“共建和谐”和“四海归心”还搭载神舟七号遨游太空。论文传略收入《当代书法家传记》、《中国历代书法家大辞典》、《中国印学年鉴》(19881992)、《中国当代名人录》等多部大型辞书。2007年当选为《2007年度中国时代人物》,2008年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授予其“共和国艺术家”荣誉称号。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书法》、《书与画》等国内外数百家报刊。作品还被一些国家和地区博物馆、艺术团体、国际友人收藏。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58.59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2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