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2016-2017年度松江区中小学生道德实践风尚人物(美德少年)名单已在松江教育信息网公示。我校高一(5)班王旸逸、高二(9)班陈晨两位同学榜上有名,荣获“松江区十佳美德少年”荣誉称号。
王旸逸:志愿奉献奖
陈 晨:自尊自爱奖
对两位同学表示祝贺!
快乐奉献传递爱 志愿青春携手行
——松江一中高一(5)班王旸逸同学事迹材料
“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只有多多帮助别人,自己就可以有更多的快乐。”这是王旸逸同学最朴实的语言。
2008年5月汶川地震后的一周,才7岁的王旸逸在中央公园遇上了同在祈福的爱心助困志愿者协会的伙伴们,那一天开始,她的生活中就多了一个身份——“志愿者”,多了一份责任——“奉献”。8年来,她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热心公益事业,累计参与各类志愿者活动200余次,志愿服务时间500余时。
一、 献出一片爱心 托起一份希望
王旸逸同学从小生活在一个热爱生活、热心公益的家庭,耳闻目濡长辈的言行,激励着一颗爱心公益的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同在一片蓝天下 手拉手快乐共成长”、“迎世博献爱心,我为灾区捐瓶水”、 “绿色世博,志愿者点绿行动”、“军民同庆,欢乐元宵”、“康佳托老所闹元宵”、“呵护童心活动”、“关爱孤儿成长”、“天使传递微笑”义演义卖活动……每个周末、节假日,无论在社区街道、在部队、在民工子弟学校、在敬老院、在蓝色港湾福利院都穿梭着王旸逸小小的身影。或是舞蹈、或是主持、或是摄影师、或是给老人们读书念报,修剪指甲梳头,讲故事等做着力所能及的小事,只要哪里需要志愿者,她都乐此不彼、踊跃报名。
二、发挥模范带头 做好示范表率
王旸逸理解的志愿精神真谛是用爱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力所能及地号召和组织更多人传承这种精神。
她用少先队大队长培训班里累积的丰富实践经验,主动为校大队部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她担任着校鼓号队的指挥手,带领全体队员参加了区鼓号队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她协助校大队辅导员带领同学们发出环保倡议,去公园作环保宣传,以身作则捡垃圾;她作为校乐队架子鼓手,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的汇报演出、上海市市民文化节演奏大赛、松江区少年宫周周演演出等展示学校乐队的风采。她作为《少年日报》小记者,积极报道、宣传、展示校园新闻,曾经担任了全国机器人大赛、中国艺术展览会、松江区击剑比赛等的现场采访和报道。
进入高中的她充分发挥她的兴趣特长和组织能力,在同学中宣传志愿者精神,带领身边的同学共同参与公益。她和学校社团的同学们走进社区公益表演、主持和参与2017年1月的杏林义工五周年年会、牵手同班同学在2016年12月“蓝天下的至爱”中走向街头募捐、、2017年春节期间给村里的老人们做玉米烙爱心助老、2017年寒假期间宣传食品安全等等……身边的同学们在她的带领下,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此外,她还持续参加中福会少年宫组织的“三·五”学雷锋日、“六·一”儿童节、“九·九重阳”敬老院助老等志愿者活动,三年来,无一缺席,她的热情和坚持赢得了广大师生、家长和活动主办方的认可。
三、情牵远方伙伴 爱心点燃梦想。
“涓滴之水成海洋,颗颗爱心变希望”,自2009年来,王旸逸和她的家庭默默用爱心扶持贫困山区的小伙伴。她作为百姓义工“天使传递微笑助学项目”首批19名小天使之一,把自己的零用钱和压岁钱省下来,结对一名河南林州四年级家境贫困,学习刻苦的优秀学生。如今,结对小伙伴从小学四年级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即将升学大学。除了对帮困学生经济上的支持,她更多的是用心去呵护和关爱,经常电话、短信联系、交流学习生活。2014年寒假她在妈妈的陪伴下远赴河南山区和结对孩子家庭共度春节,2015年暑假,她邀请了结对哥哥来松江一起渡过了6天假期,用真心和爱心为两地孩子搭建一条“天使之爱——志愿者——受助学子”的关爱链,携手为山区贫困学子共筑一片蓝天。
如今,在松江一中就读的她,和新疆维吾尔族同学也结交了深厚的友情,有时邀请她们参观松江,有时邀请小伙伴到家中做客。新疆少数民族的孩子们感受到了当地学生的温暖,让她们有了归属感,为维护民族团结尽一份绵薄之力。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王旸逸作为一名志愿者的真实写照。如今才15岁的王旸逸已多次被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松江分会、爱心助困志愿者协会、百姓义工为民服务中心等社会团体评为“爱心小天使”荣誉称号,她还被评为松江区优秀少先队员、永丰街道“阳光标兵”。 2016年度,她们家庭被岳阳街道推荐评为松江区“茸城最美家庭”,松江区“五好文明家庭”。
8年的公益活动,让她学会了在感恩中成长。她秉承用自己对社会的奉献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默默地付出,感染了许多的人,“公益梦”的道路上,她收获了更多的是幸福和快乐。如今,作为一名共青团员的她,志愿者,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称号、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社会责任。她将继续发挥“小火箭”能量,以善良热情、乐于奉献的精神,感染并带领身边的同学奋发向上,投身于志愿者工作中。
——上海市松江一中道德实践风尚人物陈晨事迹介绍
陈晨,男,上海市松江一中高二(9)班学生,他性格开朗,沉稳踏实,品学兼优,是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各方面发展均衡的高中生。他在校期间,担任班内班长、学生自管会主任的职务,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只要谈论到他,不论是品行、学业、校园活动还是学生干部工作,都能对着他忙碌的身影竖起大拇指比赞。他就是这样一个阳光大气、自信谦和、品学兼优的学生。
破茧
曾经初中的他由于成绩一直处于中游阶段,没有什么突出的特长,亦从未担任过任何主要学生干部,因此对自己缺乏自信心,不敢去主动尝试新鲜的事物和学校组织的各类工作或活动,始终认为自己和成绩优秀的同学之间存在着差别,有着些许自卑心理。
蜕变始于高中开学前夕的军训活动中,班级所在连队需要征募连长,他意识到这是一次改变自我的机会,在经过内心的反复挣扎后,决定竞岗连长。军训过程中,他克服心中的自卑与怯懦,在班主任的鼓励与支持下,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连长的任务,获得老师与同学的肯定。
自此,他渐渐建立起自信心,热心于班级和校园事务。他在高一年级加入学校的科创社团,并带领团队群策群力,齐心协作,排除各种困难,成为社团发展的掌舵人。在社团活动过程中,每当遇到技术性难题,他总能和大家一起讨论,商量解决的办法;每当设计情节中出现漏洞,他会和大家一起研究并修改创作剧本;每当任务分配的角色遇到短缺时,他总能及时协调候补队员弥补短板。在他的带领下,社团一举获得上海市头脑奥林匹克的松江赛区一等奖,全国头脑奥林匹克中国赛区一等奖的好成绩。
经过高一一年的磨砺,他经历了太多从未有过的第一次,也不断突破着自己的能力桎梏,从前认为自己无法胜任的工作,如今即使再困难也不愿放弃机会,他以工作作为进步的方式,克服自卑心理,敢于尝试,增强着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培养着自己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认真努力和不辞辛劳成为了他在学校的常态。陈晨同学参与策划或组织许多丰富多彩且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松江一中柚子采摘节,红五月科技节等;代表学校参加复旦附中爱的教育夏令营、交大领袖夏令营、上海市学生联合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海市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公共外交”讲座;制作校内社团展示微信图文推送获得上万张选票;获评2016学年上海市优秀学生干部等并获得较高的评价。作为受年级学生和老师喜爱的学生干部,他在工作期间,对待每一件事都是认真负责、扎实肯干,工作一丝不苟,积极发挥桥梁作用;面对同学的需求,能“想同学之所想,解同学之所难”。虽然期间会忙碌、会疲惫,但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他前进的脚步如“耾耾雷声,回穴错迕”。
兼爱
“欲人尊己先自尊,欲人爱己先自爱”,生命需要关爱,社会需要奉献,陈晨作为青年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他知道,要想成才,只是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还远远不够,关键还在于有一颗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心。“合抱之木始于毫末”,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自己健康成长为对社会有用之材。
进入高中以来,他陆续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街道居委会、各级市区级大型赛事和醉白池等多地担任志愿者,在一次次的服务过程中,感受着贡献一己之力于社会、用一己微光点亮生活的愉悦。他说志愿服务的过程也是个学习知识和体验社会的过程,他在与人交际中,学习倾听;他在坚守岗位中,学习责任;他在处理事务中,学习制衡。
就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临近尾声的时候,一次偶然中他在微信上看到了一位身患绝症的姐姐急需社会的援助,同时这位姐姐也是他的老乡,在征得母亲同意、与班主任和学校交换想法后,他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援助项目“暖冬行动”。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募集善款、制作祝福工艺品、拍摄或录制鼓励的视频,陈晨同学通过他的一点小小微光,为身边的人点亮前行的灯塔。
他深知生命的不易与脆弱,所以他也十分喜爱小动物,在行走的过程中看到路边不怕生的小猫小狗,也会忍不住要将手中的食物与之分享,或是看到阳光从茂密的枝叶罅隙中透过洒落一地、层叠的白云在碧空中慵懒飘荡的自然美景,更是必须将之画面定格在相片中。也正因如此,生命于他是一件视若珍宝的馈赠。
在学习工作之余,陈晨同学也积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喜爱音乐的他在忙碌中挤出时间学习了吉他,也参与了学校的学生自主社团吉他社,用丝竹乐声传递对于生命的诠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面对人生征途中的一座座驿站,他将以稳健的步伐、坚定的心态,履险蹈难,一路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