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学生加强国家观念教育的
认识和实践
松江区第一中学:鲁福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一九八九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一派繁荣景象。在这样的和平环境下,青年学生大量接受的是大好形势教育,因此他们认识不到我们国家安全面临的严重威胁,而思想麻痹,缺少忧患意识。我们要多警喻自己,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使之树立国家政权意识、主权意识 、统一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爱国义精神。
一、我们面临的战略安全环境不容乐观
十六大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的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
(一)、我们的传统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
1、卷入战争的危险将上升
90年代初,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政治孤立和军事恫吓的政策,我国虽没有卷入战争或有军事之虞,但随着台湾岛内分裂主义势力的不断发展,发生军事冲突的危险性在加大。1996年,我与美国因台湾问题在台湾海峡形成了军事对峙,1999年,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2001年的撞机事件,都使中美摩擦达到了极限。陈水扁、吕秀莲发表“一边一国论”,实行公开独立的政策,使两岸因台湾独立在台海地区发生军事冲突的危险性加大。2002年美台军事合作与交往的数量和质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美台关系正朝着实质性军事同盟的方向发展。据统计,2002年美先后宣布向台出售武器装备九批次,累计金额达29.83亿美元。今后几年,台独势力将有进一步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卷入局部战争的危险也有进一步增长的可能。
2、面临的军事压力在增大
苏联解体后,中美战略关系的性质由合作为主转向对立为主。由于美国是冷战后的唯一超级大国,也是最有势力对我施加压力的国家,因此,双边战略关系的性质转变使我面临着美国巨大的战略压力。但90年代初期,国际格局正处于过渡时期,大国间的关系不明朗。美国同时担心拥有巨大核武库的俄罗斯东山再起,担心日本与它争夺霸权,担心欧洲一体化后与美国抗衡。因此美国并没有把中国作为主要潜在的竞争对手。90年代中期大国关系的模糊性消失,中俄、美日、美欧三大战略关系基本明确,于是美国逐渐将中国作为主要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
今后,中美矛盾将更加突出,将可能成为亚太地区最主要的战略矛盾,美国要在21世纪称霸世界,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要到21世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形成了深刻的矛盾。如果中国在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水平,中国六倍于美国人口将使中国GDP远远大于美国。当中国GDP等于或大于美国时美国就无法在世界称霸。而且,近几年中国经济一直高速增长(2002年达8%),远远快于俄、日、欧盟。中国经济发展越快,美国就越担心。
中美战略矛盾的深化有可能使美国增加对我国的军事压力。美国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计划,针对我们的色彩越来越浓,2002年12月17日,美国总统布什下令开始部署初步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开始进入实施阶段。特别是美国计划于2007年TMD将台湾纳入这一体系,我们面临的战略压力将变得异常严重。
3、周边国家对我们的压力很大
印度战略地位的提升对我压力很大。90年代以来印度的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在6﹪以上,200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00亿美元,有许多专家对其实力进行评估认为其排名在世界第五位,其信息产业呈现出惊人的速度,平均增幅达40﹪左右,2001年软件出口接近80亿美元,连微软公司的总裁比尔·盖茨都十分赞叹印度的软件开发能力,认为它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软件超级大国”。在军事方面,为保持长期对宿敌的军事优势,抗衡其“潜在对手”的军事压力,近年来印度不断大幅度地增加军费开支,力图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为核心,全面提高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印度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日益引起世界的关注。美国前不久发表的《国家安全报告》提出,美国注意到印度成为21世纪一个民主大国的潜力,因而努力改变两国关系。美国已开始“把印度视作一个力量不断增强的,与美国具有共同战略利益的大国”,争取与印度建立强有力的伙伴关系,他们认为在南亚唯一有能力与中国抗衡的只有印度,因此它拉印度扼制中国。
再来说日本,中日两国关系总体发展的同时,两国关系中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二战后日本做了许多伤害中国人民利益的事情,篡改历史教科书,散布“中国威胁论”,首相和高层参拜靖国神社,侵占钓鱼岛,搞贸易磨擦,到中国专属经济区击沉“可疑船只”等等。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日本对中国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野蛮侵略,日本军国主义在国内始终有着深厚的土壤,这是最令人担心的,日本以其狭小的国土面积却拥有世界第二的军费开支,如今日本自卫队已经把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应对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导致的军力提升上,有人甚至津津乐道“中日第二次战争”。对待历史问题,相当一些人的态度仍很暧昧,认错总是不那么痛快,道歉总是不那么干脆,日本至今没有在任何官方文件中就侵华战争向中国做出全面的道歉,日本年轻一代甚至普遍认为“战争是爷爷奶奶们犯的错误,与我们无关”,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有些日本人,包括政界,“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已成为战后出生的日本社会的主流。特别是2002年6月6日,日本小泉内阁主导的“有事法制”三法案获得国会参院通过,并于6月内实施,“有事法制”在一系列迈向军事大国化的事件中最引人注目,它违背了和平宪法,将日本自卫队行使武力的范围扩大到世界各地。日本媒体评论说,“有事法制”在众院通过,将是日本“走向军事大国的第一步”。可以说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右翼势力不断滋生蔓延的必然结果。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将非常突出
在90年代初,我国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如走私、贩毒、非法枪支买卖、环境污染、跨国犯罪、经济情报战、疾病的跨国传播等已经出现,但还不构成战略威胁。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已经明显严重了。
“东突”对我国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东突”即“东突伊斯兰运动”其宗旨是通过恐怖主义的行为分裂中国,在新疆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国”。长期以来,“东突依斯兰运动”及其它“东突”组织与国际恐怖势力相互勾结,在中国境内外制造了大量暴力恐怖事件,这个组织在境外建立基地,培训恐怖分子,不断派人潜入中国境内,策划、指挥、和实施恐怖破坏活动,例如1998年5月乌鲁木齐仓库爆炸案,1999年3月新疆和田爆炸案等。据中国警方不完全统计,在该组织策划,实施的一系列爆炸、恐怖、暗杀等活动中造成166人死亡,440多人受伤,足见其危害性。
信息安全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我国已加入WTO,而且“十六大”提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扩大对外开放水平,这样我国不可避免地进入经济全球化的主流,因此信息安全将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非传统安全问题,参加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就必须开放信息边界。信息安全将关系到众多经济部门的安全。我国在信息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使我国面临被窃听、干扰、监视、欺骗等多种信息安全的威胁。我国计算机网络(包括军用网络)所使用的网管设备和软件基本上是美国公司的产品绝大部分采用TCP/IP协议,微机芯片都是INTEL的P系列,软件基本上是WINDOWS和NT。这些因素使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性能大大降低,被认为是易窥视和易打击的“玻璃网”。由此可见,我国信息安全的危险性。
综上所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虽然是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我国的安全和统一仍然面临严重的威胁,我国的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加强青少年学生国家观念教育的重要性。
二、加强对青少年学生国家观念的教育
(一)、国家观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
国家观念问题非常重要,因为政权是阶级统治权,它是政治中的根本问题。无论组织经济、文化建设还是解决社会的重要矛盾,处理国内外关系,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都要依靠国家政权。掌握政权才能治理国家,否则一切都会落空。
树立国家观念在高三政治课教学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从素质教育来看,国家观念处于中心地位。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再经过几年即将走上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将由他们去绘制,并成为现实。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国家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未来公民的爱国之心,立国之志和报国之举,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只有切实加强青少年国家观念的教育,增强政权意识、主权意识和统一意识,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精神,才能培养爱国情感、志向和报效祖国的思想,才能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对青少年学生加强国家观念教育的实践
1、坚持教材重点与时政热点相结合。
坚持教材的重点与重大的时政相结合,是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与特点决定的,也是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加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增强国家意识的客观要求。在教学中我重视挖掘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内容,在教法上精心设计,突出国家政权、主权、统一教学,同时又补充事实、材料,提高国家观念教育的实效性,弥补教材的不足。例如高三思想政治课教材第一课,运用的事实、事例,较陈旧,无法反映当前国际、国内的最新情况。因此我在教学中大胆处理教材,将教材的例子作为课前或课后阅读材料,补充反映当前国际、国内最新情况的材料。例如:在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职能时补充十六大关于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的内容;学习维护国家主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这一内容时补充了批判陈水扁、吕秀莲鼓吹 “一边一国论”的谬论。又如,在学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加强人民军队建设内容时,我把改革开放以来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图片及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时,我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这一暴行的场面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增强学生加强人民军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激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再如,在学习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分析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原则及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时,我引用2002年4月26日,美国政府在宣布向台湾出售武器后又发表错误言论,我外交部要求美国政府停止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时的讲话,及十六大报告关于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一个中国原则的论述,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独立主权的重要性,以及我们维护国家统一反对任何外来干涉的坚定立场。
2、 结合当前形势组织专题教育
围绕国家政权、国家主权、国家统一的内容,不定期地根据当前形势组织专题教学,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强说服力、感染力,达到增强国家意识的教育教学实效性,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目的。我曾经做了以下专题的讲授:《小泉参拜敬国神社的背后》、《今天,我们的安全环境怎样》、《美台军事关系与中国的安全》、《渐进式台独走向“危险雷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太阳旗战舰驶向何方》、《百年耻辱》、《历史的警钟》、《从非典看我国的非传统安全》等。通过这一系列的专题教学,使同学们清醒认识到在和平环境的大好形势下天下并不太平,我们还面临许多危胁,从而增强了忧患意识,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政权、国家主权、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深刻懂得落后就挨打,弱国无外交,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强国必先强人的道理,进一步促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历史责任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一位同学在周记中写,“听了老师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分析,使我大开眼界,同时感到震惊,原以为我们国泰民安、到处莺歌燕舞、一切大好,没想到我们面临这么多的威胁,今后我要报考计算机专业,独立开发出自己的操作软件,免除信息安全的隐患。”许多同学都表示要努力学习,为国家富强贡献力量,不能使悲惨的历史重演。
3、开展课题研究
国家观念教育涉及大量的实际问题,单靠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解决,因此课后围绕国家主权、国家政权、国家统一问题,我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进行课题研究是书本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形式,是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不但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既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以及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国家观念意识的培养。
课题研究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通过诸如课题设计、查找资料、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尝试着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问题等,进而达到加深认识,掌握方法,锻炼思维、提高能力,健全人格,坚定信念等目的。
我根据高三思想政治课教材“研究性学习指导意见”的要求,指导学生,依据课题要求自行设计活动方案,利用课外时间采用调查、走访、实地考察等方法,收集信息、获取资料,把由各种渠道得到的材料经分析、归纳、整理后写成研究报告或小论文,通过演讲、黑板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形式展示出来。我班学生研究“人民民主专政职能和严厉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课题时,学生走访派出所民警、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人员,以事实验证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打击经济犯罪的必要性。学生研究“‘一国两制’和台湾问题”、《美台军事关系与中国的安全》、《今天,我们的安全环境怎样》课题时,学生通过到图书馆、阅览室,上网等收集了大量资料,深刻理解了“一国两制”战略决策的重大意义,明确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新世纪三大任务之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增强了国家观念、自觉维护国家主权,积极为和平统一祖国贡献力量的意识。学生通过对“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加强军队建设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中美关系和我国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等课题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成果,所写的小论文在校刊发表并多次获奖,在这一连串的研究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总之,“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世界上近几年发生了足够多的警示:世界并不太平。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好地发挥其增强国家意识功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