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空有宏图大愿却无一技之长的师范大学毕业生,到如今执教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的年轻班主任,短短五年的时间,我觉得自己成熟了很多,而成长的关键因素得益于我的两大恩师——同校前辈与书籍。
感谢师长
记得刚刚步入学校的时候,每天经过校门时,值周班的学生都不向我问好,而他们对其他老师却十分热情,这令我困惑不已。几次之后,忍不住问同事缘由——他们的回答令我喜忧参半——“你哪有一点老师的样子?”听了这话,在为自己的年轻而欣喜之余,也因担心难以使学生信服而担忧。
要知道,当时的我不仅是一名高一语文老师,更是一个由50名同学组成班级的班主任。这个班级是一个特色鲜明的集体,同学们思想活跃、各有特长,是50个十分可爱的孩子。但是,正是这种特色鲜明,给管理上带来一定的难度。尤其对于我这个新手,就更难以驾驭了。
多少次,我也感到了无助,身上的压力使我想要止步,然而面对那50双明亮的眼睛,不由得想起钮校长对我说过:作为女孩,你是柔弱的,但作为班主任你必须坚强!站在讲台上,你那柔美的臂膀一伸开就得是一片绿荫,一片庇护学生的绿荫,一片爱的绿荫。
曾经,我也有过困扰,但是当我在教育、教学中碰到棘手问题愁上眉头时,会听到:“微笑写在脸上,烦恼留在心底”;当我面对外面的精彩世界犹豫迷茫时,会听到:“我爱、我做、我求索”;当我面对信息爆炸感到困惑时,她说:“教师的天职是变化,自化与化人”……
这些充满着实践的智慧与理性的光辉的话语,出自钮松云老师之口。她既信任我们青年教师,给我们成长的舞台,又时刻关心着我们,关键时候给予必要的指点。在她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帮教传统,同事之间关系融洽,处处都是温暖的目光和热情的双手。我到处汲取着养料,向同事、前辈学习,班级管理上开始日渐成熟。
每当听到教室里响亮、和谐的读书声,每当看到操场上整齐划一的身影,每当被赛场上挥汗如雨的同学感染、每当被赛场外加油助威的同学打动,我班的同学们都会自豪地说:我们是最棒的!
是的,我们是最棒的。开学至今,我们班获得了军训四项评比二等奖、运动会入场式二等奖、运动会卫生纪律评比二等奖、抗战歌曲比赛二等奖、学农竞赛一等奖、学农文明标兵班级、室内操比赛二等奖等等荣誉,尤其令人高兴的是,我们代表学校参加区“纪念一二·九诗词朗诵比赛”荣获一等奖,并参加上海市校园艺术节展演,得到好评。看到《青年报》上松江一中的名字,同学们感到由衷的高兴,说这是扬我校名的最好形式。更能代表我们班进步的是我们被评为“松江区特色团支部”,这是团区委对基层团支部的极高褒奖。
要成为一名学生信服的老师,仅靠管理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几年来,我在教学上狠下功夫,尤其是首次执教高三,更是投入了全部精力。自己的摸索难免走弯路,在前辈的指导下就会事半功倍。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是一个十分团结的集体,在备课组长陆家治老师、教研组长周菊妹老师、陈士全老师的公共指导下,在我师傅傅强老师和学长那国辉老师的热情帮助下,我们几个年轻教师也十分刻苦努力,在教学上日渐成熟起来。
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人格要相互感化,习惯要相互锻炼。 人们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先生与青年相处,不知不觉的,精神要年轻几岁,这是先生受学生的感化。学生质疑问难,先生学业片刻不能懈怠,是先生受学生的锻炼。”
是的,身后有学生求知的眼神作为鞭策,身为老师怎么能敢懈怠。我经常写下水作文,很学生共同记录班级日记。让学生看到老师的文采,对老师有信心。我还发挥个人演讲、朗诵的特长,经常为学生范读文章,一方面设置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朗诵水平。前面说过代表学校参加的全区朗诵比赛获得一等奖,就是我们全班所有同学全部上场与其他学校在全校范围内精心挑选的有朗诵特长的同学组成的朗诵组同台竞赛的结果。可见我们班同学都具有较高的朗诵水平。
我很庆幸自己能够生活在松江一中这个充满爱的集体里,在钮老师、陆老师、周老师等这些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下快速成长,感谢这些老师给予我的帮助,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希望,在教育教学上更加成熟起来,做一名让学校放心、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老师。
感谢书籍
这几年来,我在工作之余,也抽时间阅读了一些教学理论书籍,尤其是“大夏书系·教育随笔”中的很多著作我都反复阅读。“石蕴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媚”汲取了优秀教育家的思想,我在教育问题上也逐渐“游刃有余”起来。
于漪老师说过:“对学生的爱,能够使一个老师变得聪明起来。”是的,一个老师和五十名学生,如果处在对立面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们只有发自内心的爱学生,才会和学生站在同一角度,共同处理问题,共同前进。
班中有一个很聪明的男孩子,但他就是不能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学校明令禁止戴首饰,他却在戴了戒指之后,又戴了项链;在没收了他的游戏碟片之后,他又拿来了游戏机。我频频找他谈话,每一次,他都态度良好。我真的怀疑,他是不是故意的,每个错误只犯一次,指出就改,但类似的错误层出不穷。甚至还有迹象表明可能和女同学关系密切。这样的孩子我们能放弃吗?
不能!即使在他说出“活着没意思”的话的时候,我们更要充满爱心的与他交流,“以后不要再说那么不负责任的话,那会让爱你的人伤心的。父母养育了你那么多年,你忍心让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吗?朋友与你患难与共,你忍心让他们孤寂吗?哪怕是我和咱班同学,都为认识了你这样一个聪明的朋友而欣喜,你就要离我们而去?……”
真心的付出得到丰厚的回报,孩子开朗了很多,明显有了人生目标,甚至被推荐参加“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并顺利通过面试。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相信他的未来会非常美好。正像苏霍姆林斯基在其不朽名著《帕甫雷什中学》中写道:“为每一个人培养起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以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而起码的目标。学校教育就要由此入手。”
面对班中缺乏自我约束的同学,我会引出雨果的话“有时候,每一点小小的克制都会使人变得更坚强,而每一点小小的放纵都会使人变得更软弱!”;看到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我会引用弗洛姆的名言“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件作出反应。”每当学生用充满敬佩的眼神看我的时候,我就会默默感谢书籍的力量。
我不仅把书中所学应用到教育学生上,还把这套理论与家长共勉。开学的第一次家长会我就把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给家长们的一段话送给他们:“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教育着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你们态度神色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中都会影响儿童,不过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如果你们在家庭里粗野暴躁,夸张傲慢或酩酊大醉,再坏一些,甚至侮辱母亲,那么你们已经大大地害了你们的儿童,你们已经对儿童教育得很坏了,而你们的不良行为将会产生最不幸的后果。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并告诉他们,“孩子是我的学生,但更是你们的儿女,我要把百分百的爱分给五十个孩子,你们百分百的爱只属于他或她。让我们共同携手做好孩子的教育指导工作。”这不是我在推卸责任,而是希望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行百里者半九十“,而我在这条教育长路上才走了十分之一,可以说是刚刚开了个头,仅仅迈出了第一步。在师长的帮助、书籍的指引下,我一定把步子迈得更坚定,最大的希望就是多年之后学生回忆起高中老师时,能够想起有我这么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