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发展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实验对落实教学目标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08年9月17日有幸随教研组同仁聆听了交大附中同行龚进老师的公开课,收益匪浅。本节课的教学始终以实验贯穿前后,在演示实验中,龚老师不但要求学生关注所观察到的现象,还要求理解现象所表明的物理实质,了解某些实验装置的基本原理。在学生实验中,无论是测量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或探索性实验,教师总是引导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的前提下,正确选择、使用仪器和工具,准确获得实验信息,合理处理实验数据;通过归纳、演绎得出实验结论。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教学引入时的那些学生设计实验,既富有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兴趣为这节课顺利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尽管本节课涉及的教学较为抽象,尽管实验的条件受限较大、很有难度,但是龚老师敢于向难度挑战,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敢于突破、敢于尝试、敢于创新。
记得,在听课堂教学报告时曾有人说过:人类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通过教育者系统的传授,让学习者“接受”人类已有的知识;二是通过学习者的亲身实践,“体验”到知识使用的乐趣,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通过内心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通常把与前者相应的教育称之为“传授性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称之为“接受性学习”,把与后者相适应的教育称之为“体验性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称之为“研究性学习”。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看,这两种教育、两种学习方式不可或缺,它们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同的价值,对每位学生而言,都是必须的,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都健壮,才能走得稳、跑得快。
随着科技的进步,实验仪器和实验手段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DIS进人课堂是实验教学的重大突破,但也不能用DIS替代所有实验。物理教学中仍要提倡应用学生身边的器材做简易的随堂实验,或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完成课外小制作。这种安排既可弥补器材和场地的不足,又可拓展实验的空间,增加学生实验探究的经历,因此,我个人始终觉得课堂实验不容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