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展开
左侧用户区
105周年校庆专题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校友家园 > 105周年校庆专题 >> 正文
无悔的教导,深深的怀恋
更新时间:2009/11/13  作者:一中校友 俞国宁  阅读:8495次  
——53届校友参加松江一中建校105周年校庆活动有感       俞国宁执笔
 
10月25日,上海市松江一中举办建校105年校庆活动。美丽的校园、 崭新的教学楼 、 绿树环绕的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 到处都是焕然一新。清晨,当年我班的活跃分子、 
"功勋演员"王燕平同学第一个到了学校指定的53届聚会教室——5号楼(红楼旧址重建)101教室,等待老同学到来。他白发鬓鬓,身体十分健康,操着一口地道的、浑厚的男低音嗓音,和小同学们商议接待事宜。不一会儿,上海的钱绮云 、张永莲、陈人喜、谢源、王仲毂、周景嵩、张剑青、张明馨;青浦的夏国权、杭州的徐建樑 ;无锡的李光天、吴贤伟;苏州的盛菊芳;淮南的杨镜昆和北京的俞国宁夫妇都先后来到。53届毕业同学共有16人返校。大家拥抱,欢笑,亲热,貌年逾古稀,心犹如顽童,特别开心。不知听谁说,看到钱荣锦老师已经来了,大家立即转身去看望钱老师。当年,松江一中的教学质量是很好的。正如张永莲说:松一中每门课程的讲授者都是同学们心目中敬佩的老师,老师的辛勤劳动,我们永远铭记在心。钱老师 八十七岁了,看上去仍然保持着英俊的美男子容貌。在李光天的建议下,同学们集体向钱老师鞠躬敬礼。俞国宁建议,每个同学都伸出手,握住钱老师的手,并摄影留念。时间过得太快了,只顾照像还没来得及交谈,就到了开庆祝大会时刻。
参加建校105年庆祝大会,我们入席在校领导后边的第一排。看到台上就坐着年轻有为的校领导,看到了我校历史上第一位现任女校长谭海岚,听到校长介绍松江一中多次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先进集体、 特色学校,今年9月又通过了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规划评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大家都很高兴。庆祝大会上看到活泼可爱的小同学唱歌跳舞,我们顿时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们小时候在校时,参加的许多活动一个一个涌上心头,浮想联翩。
俞国宁说:松江一中最突出的就是认真地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通过各种活动培育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1950年我刚进一中,就参加下乡捉螟虫劳动,接受团组织考验,吸收我入了团,从此开始了我的政治生涯。我参加了学校的腰鼓宣传队,夏国权、孙天真、曹金新是腰鼓队里最活跃的分子;我参加演出抗美宣传街头活报剧“美帝暴行图”,参加县委组织  的大型五幕话剧《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排练和演出,王燕平是剧中的第一号主角演员——老戆,他的演艺和嗓音令所有的同学敬慕。每到寒暑假,青年团、少先队就组织冬令营和夏令营,那时,李光天是学校青年团团总支委员兼全校少先队的大队辅导员,我担任故事讲解员。正值抗美援朝,我给少先队员们每天讲一个“志愿军叔叔”的故事,要看很多书报,挑选最动人的事迹,组织讲稿,这极大的提高了我的思想水准,锻炼了我的文笔和口才;每年团总支和学生会都要改选。钱慧晔、李佩华、李光天、张明馨、王润霖等都是我班在学校里声望很高的学生干部,我则是“跟屁虫”,跟在他们后边助选。经过一段锻炼,我也被选为班长,第一次为大家喊“起立!坐下!”   学校的体育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杨镜琨是班的体育委员,组织班际篮排球赛,至今他身体健壮,每天下午步行10公里,一公里仅用10分钟。张永莲、顾美石是学校知名的女队篮球前锋,在体育老师吴吟松的的指导培养下,张永莲成为松江专区女子篮球的主右锋。还记得一次校际男篮比赛,我校男队缺人,请顾美石替补,女的顶男的竟赢得了胜利。当时松江一中的文体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参加县际各项比赛总是名列前茅。区里开大会,我们列队走在举着“松江一中”校旗的队伍里,感到非常神气和自豪。学校的教学也非常严谨,师生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钱勇之、李光天、张慰黎、徐祖年、张永莲、朱自莊是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几个。高二时张永莲因缴不起学费面临失学,吴吟松老师为她担保申请缓缴和免费,使她继续升学。她和李光天都是受了化学课顾宝宗老师的影响,而选择了复旦大学化学系,一直走到今天,张永莲成为我校第一个中科院院士。
张永莲说出了我们大家共同的心里话:在我们的记忆长河里,松一中时的学习生涯是无法抹去的重要一笔,它铸定了我们以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
俞国宁说:正是有了松江一中学习期间的培育,才促成了我以后的发展。1953年,我考取清华大学。入学没几天,系里的政治辅导员就找我,问我在中学里干过些什么?我还有点羞涩,政治辅导员就说,准备让我担任班长(估计档案里有点记载),我毅然答应了。我初生牛犊不怕虎,把中学时代的活泼劲儿带到了大学,把班级建成全校第一批“先进集体”;我入了党,被调到学校担任全校学生会文娱部长、学生会副主席、政治辅导员,负责全校的群众文化活动;我选入了学校田径代表队(中长跑),为学校创过800米的纪录;学习也不错,获得了第一批蒋南翔校长颁发的“优秀学生”奖学金,如此,成为五十年代清华大学全面发展学生的典型代表之一。回想起来,这些花果难道不是来自于中学时代种下的幼苗吗?
俞国宁又说:人生道路总是坎坷曲折的,尤其是我们那个年代。政治运动纷繁复杂,家庭历史有点问题,年轻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犯点错误,挨整挨批,在所难免。1957年反右斗争,我因“思想严重右倾”(按当时观点),撤销了一切学生会、团委会的职务,取消了预备党员资格;1995年我出了一次车祸,后背肋骨折了6根;2004年5月突然发现患了肺癌;所有这些打击没有把我压倒。每当遇到人生困境或逆境,我总是想起在松江一中演出话剧《钢铁是这样练成的》中最后一幕,“黎明前的黑暗”,同学们在狱中,带着脚链、手铐,手挽着手,昂头高唱《跌倒算什么?》。我坚持自己的人生信仰,坚定不移地跟党走。跌倒了,爬起来再前进,不断地勉励自己,一如既往,保持乐观和朝气,相信党会正确对待我。1987年,清华大学校党委为我作了甄别改正,恢复党籍,追认我30年党龄。在病房里,我面对忍受着极度痛苦、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同房病友,给她们唱:“跌倒算什么?我们骨头硬,爬起来再前进,生要站着生,死要站着死---”。唱得她们一个个从床上爬起来,瞪眼望着我,好像得到了希望和力量。会唱歌的病友也跟着我一起唱《我们走在大路上》《革命人永远年轻》,顿时,医院里出现了“激情病房”。如今,我战胜了病魔,虽已步入老年,仍然精神抖擞,练气功,打太极拳、柔力球、唱歌跳舞,还参加了三个合唱团,外出旅游,在清华园里过着很充实的养老生活。
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学时代的教育对人生成长极为重要。忆往看今,确实,松江一中校名历经嬗变,校址历经变迁,但一中传统一以贯之,一中文化一脉相承。“和美奋进”寓意着“团结、奋斗、不断前进,培育出道德美、智商美、体魄健美、文化艺术修养美的高素质(素质美)的人才”。祝母校前程灿烂辉煌,越办越好!
时间过得太快、太快、太快了!还没来得及畅谈就要分别了。明年谢源八十大寿,有些同学相约明年十月再见。再过五年,母校110周年时,夏国权、张永莲八十岁,俞国宁、盛菊芳七十九岁,我班还有一大批同学都是这个年龄,大家相约,“九”和“十”一起过,希望同学们都回松江来,参加校庆,一起互相祝寿。
 




下面是盛菊芳特为校庆同学聚会写和送选的诗两首。:
(一)重聚难 盛菊芳
金秋香桂迎校庆 
学子成材恩师情
重聚时难别更难
春蚕吐丝丝不尽
 
诗文解读:
当年,我们跳跳蹦蹦跨进校门,
我们朝气蓬勃走出校门,
劳燕纷飞,天南地北,
五十多春秋,
牢记母校教诲,战斗在各个工作岗位,
我们中间
有中科院士、海军战士、公安战士、人民教师、工程师、科研工作者……
为祖国建设作了各自的贡献,
今天,
为庆祝母校105周年华诞,
我们从四面八方走来,
感谢恩师,畅叙同窗情怀,
如春蚕吐丝恋连不断,
千言万语,凝成一句:
共同祝愿母校, 未来更加灿烂辉煌!
 
(二)幸福时光
离开清华进“邮箱”,(1)
几年一度回家乡。
亲人寻我在何方?
竟然写信问“箱长”! 
六月雪飞、青稞饭,
倒计时光、成习惯,
夫妻情深、分两地,
何所惧?!只为“两弹”(2) 
惊雷响蘑菇云起,
中国人扬眉吐气,
外国人刮目相看,
这一刻(3)今生永记!
                         —— 1964年年10月16日于青海草原 
附注:
1.“邮箱”——因为保密,不能把自己的住址和工作单位告诉家人和朋友,只用某某邮箱保持联系,
2.“两弹”——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
3.指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母校老师春蚕吐丝般的培育,给我打下了比较扎实的数理基础,使我能如愿考上清华大学,清华毕业后有幸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作,虽然生活艰苦,工作艰难,但是,能够战斗在刚刚崛起的新中国国防科研第一线,是一生难得的幸福。在青海高原茫茫大草原,当得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时,我无比激动和幸福,热泪盈框写下了“幸福时光”这首诗,它不完全符合七绝诗的要求,只是亲身的经历,心灵的感受,一股无法控制的情感流淌,今生难忘。值此母校105周年校庆聚会时,与校友交流。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 查看所有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松江一中《校友》报108期
    我们,中国足者的故事—我校2010届校友参加世界花式足…
    2010届校友与央视合作,深入川滇藏区拍摄采访
    《松江报》整版报道我校毕业生李雨夏志愿服务事迹
    学霸的大学生活——记松江一中2013届毕业生何燕杰
    海上钢铁长城的铸筑者——我校杰出校友东涛返校
    64届高三(1)班同学简况
    王勉校友向母校赠书
    由自我走向大我
    一撇一捺一个“人”,一笔一划四个“自”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71.88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