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激发学生自主成长的自醒意识 引导学生终身发展的文化自觉

自养养性:培育情趣的陶冶

上海市松江一中“四自教育”书写育人华章(自养篇)

pdf版下载PDF版下载

寄语篇

建设更好的学校,化育更好的城市文明

徐界生

   一座成熟的城市,不仅仅在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纵横通衢,欣荣繁华的商业贸易,更在于深厚丰盈的文化积淀,高雅隽永的城市格调,和浓郁文明的人文气息。打造这样有魅力的城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重要的因素。一个城市教育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推动,社会进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城市居民培养和城市文明培育的渗透。这种渗透是潜移默化而又影响深刻的。
  松江一中,根植于松江悠久的文化之基,经过百十年的沐浴,已长成参天大树。跨入新世纪以后,一中人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终于创建成功“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使松江这座有着一千两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又增添了一所教养人文、化育文明的优质学校。这是松江一中的骄傲,是松江教育人的骄傲,更是松江180万市民的骄傲。
  多年来,松江一中以“为每一位学生成才打好基础,为每一位教师发展搭建平台”的“双为”理念与“和美奋进”的学校文化相得益彰,和美治校、和美明德、和美益智、和美健体;科学奋进、智慧奋进、持续奋进、共同奋进;以学生自主教育为主要形式,以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实践为主要载体,以自主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四自教育”探索取得成效,呈现出“文化立校”、“素质育人”的特色。
  在松江一中,办学特色体现了教育实现育人功能的思想,体现了素质教育落实到位的追求,体现了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需求。这样的特色,凝聚着学校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凝聚着科学办学的发展思路,凝聚着集体的共同智慧;这样的特色,为学生所欢迎,为家长所赞许,为社会所青睐,为城市所需要。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让人获得幸福,让社会健康发展,让城市更加美好。希望松江一中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缕析学校发展的优势与瓶颈,聚精会神办教育,兢兢业业谋发展,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这个新的平台上,创造新业绩,谱写新篇章,为化育松江城市文明与精神,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也希望松江能涌现出更多的优质学校,为松江这座千年古城的新世纪发展再添华章!

(作者为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局长)

镜头中的美

楹联的雅性

  楹联,在松江一中有着施展的时空,师生在楹联教育中有了一份雅性。
  学校把楹联教育写进了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校本化实施细则,规定在高一年级语文课安排出一周的课时量进行联律教学。还在选拓课中开设联律雅韵课程,教师在开课的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编写出适合学生使用的楹联教育的讲义。
  学校把楹联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如在高一“跟着课本游绍兴”中让学生收集绍兴景点的对联进行赏析;高二南京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前让学生事先创作和书写敬献给烈士的对联以缅怀英烈。还在一年级研究型课程“手持版图游松江”活动中,让学生收集家乡松江地区的古对联进行赏析研究。
  学校有一个传统的主题文化活动,元宵节写春联、贴春联活动。新学期伊始,校园内人人拟春联,班班推荐好春联,学校评选优秀春联,然后将优秀春联贴在教室的前后门,红红火火营造出校园的新年吉祥氛围。

  现代学生不仅要有学养,也要有修养。
  松江一中在“自育育德、自治治事、自学学问、自养养性”的“四自教育”中,“自养养性”散发着浓烈的情趣味。
“自养养性”强调的是学生性格性情、健康身心、兴趣特长、生活理念等方面自我养成,属于“个体人生修养”。“自养养性”的视角更多倾向于学生自身的需求,更多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与生活质量。因此,“自养养性”着眼于教会学生懂得如何去生活,如何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情,如何形成健康的情趣特征,如何建立自身的生活态度、生活模式,如何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等。
  “自养养性”研究的核心是以美养性,在“自养养性”方式探索方面,学校首先注重发挥语文、音体美、心理等学科养性的美育功能,陶冶高雅情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自养养性”,明确主要通过课程来实施“养性”教育:语文、艺术、体育、心理以及各类社团和学校相关活动为显性课程,其它学科、校园环境布置及学生的闲暇生活为隐形课程。
  学校怡情养性教育成果丰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得到提升。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区级以上艺体类比赛集体获奖达70多项,其中包括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录像评比)二等奖、“2008美年达百校风采擂台赛”团体金奖、2010年“肯德基杯”全国青少年校园健身操大赛二等奖、2011年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健美操特等奖等。

课程教学:“自养养性”的支撑性渠道

   课程教学是学生“自养养性”的主渠道,而各学科丰富的内涵是学生养性的营养。
  语文学科是让学生怡情养性、知书达理的重要途径。教师注意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浓浓的审美氛围,让学生在美的文字、美的乐曲、美的画面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通过情文怡情,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经历,发掘文中的人情之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爱他人,关心自己的成长。通过理文晓理,向学生传递人类历史上进步的价值观念,使他们求真向善,追求公平正义,能自律,善于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的人格人权,热爱自然和生活。通过我手写我心,让学生体悟思考,学会表达真善美。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读出语言里蕴藏的芬芳,读出作者的行文之意、弦外之音,读出自己的独特的美的感受。
  在各类经典音乐剧的赏析中,通过学生小组交流,模仿表演,让学生感受具有现代艺术情调的音乐美,通过有形的教育让学生步入艺术的殿堂,产生对艺术追求欣赏的动力,让学生领略到艺术之美,能够成为他们自我陶冶、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学校音乐教师先从学生喜爱的服装和小饰件入手,然后在悠悠的唱腔中体会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在简洁的词韵里感受中国文化的底蕴。通过频繁的欣赏和接触,唤起学生们对各种地方戏曲不同美感的欣赏。
  “自养养性”在体育学科中,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健美的体格和健康的人格以及科学的审美观,激发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从教育学生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行为美入手,培养学生健美的体格;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使体育教学过程成为体现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学校面向全体高一女生开设健美操,男生开设篮球,这两项面向全体同学的限定性选修课程,是根据师资力量以及学生发展特点设定的。通过健美操等的学习,学生对自身的身体有了一个更好的调控,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兴趣发展点,为学生的业余生活提供更多选择。此外,还有跆拳道、抖空竹、棍术、体育舞蹈等大量的选择性拓展课程供学生选择。
  美术欣赏课的内容包含很多,有西方绘画、雕塑欣赏,有刺绣、剪纸、风筝、脸谱、年画等中国民间艺术欣赏,还有中国的书法、绘画、园林、建筑的欣赏等等。通过让学生欣赏这些作品,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鉴赏能力,进而提升学生追求美的意识,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学校还在艺术课中设计工艺课。工艺课开设使学生深深感觉到民间美术是一个丰富和珍贵的艺术宝库,使学生在亲自动手中了解民间艺术,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接受耳濡目染的熏陶,树立良好的审美意识。
  学校还开设了陶艺限定选修课程,面向全体高一学生,每两周一次活动。设定这一选修课程的目的,是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巨大发展潜能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通过这一课程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陶冶了性情,发展了兴趣特长,既在学校生活中放松心情,又为他们的闲暇及未来生活增加了一种自我调节的方式。
  而心理课程主要面向高一高二学生。心理课的设置本身就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更加成熟理智的健康心理。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养”意识,教师注意对学生“自我意识”的辅导,专门开设与培养兴趣有关的“兴趣万花筒”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兴趣形成的心理机制,培养能够丰富自身精神生活的间接兴趣意识,提高学生在音体美等课堂发展自身兴趣特长的积极性;在学生消费与闲暇心理辅导时,让学生认识到节假日睡觉——看电视——上网的生活状态是不健康的,认识到闲暇活动其实也有很大的学问,高质量的闲暇时光是以兴趣特长为基础、审美情趣为支撑的,因此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提高艺术鉴赏力……总之,心理课程因为是面向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能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养”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自养”的动力与行为。

社团活动:“自养养性”的情趣性时空

  学校各种社团活动,为学生“自养养性”提供了更大的时空。
  以兴趣怡情:兴趣特长为主的社团活动
  为了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帮助学生在繁忙的学业中缓解压力,学校教师根据自身的状况开设了众多风格迥异的社团,这些社团除了让学生学到一些技能之外,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闲暇时间内自我调节、自我提高的方式,丰富其闲暇生活。
  太极拳社团 已经开设多年,有兴趣的学生报名参加后跟随老师每周一次练习太极拳,学生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可以调节自己比较烦躁的情绪,可以平复心情,可以作为度过休闲时光的一种平和自然的方式。在带领学生用太极拳养生、养性的同时,教师还成立了“太极拳沙龙”,与学生一起通过练习太极拳来修身养性,锻炼身体、陶冶性情。
  健美操舞蹈社团 一直是一支让全体师生引以为豪的社团,这支社团以其特有的朝气蓬勃影响着整个校园,他们所特有的活力使得很多同学为此对体育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其成为自己最主要的兴趣爱好之一,同时这支社团外出比赛时的精彩表演以及累累奖项——多次在市级比赛中获奖,也使得学生们追求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不断地提高,学生们开始认识到原来人的身体潜能是可以开发的,自己也可以将自身的身体发挥到最美的地步。
管弦乐队 通过乐器的演奏、音乐的熏陶,学生在这里也能够很好的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同时能够很好地进行一个身心的放松,舒缓一下因繁重的学业所带来的压力,从而为其健康身心的养成创造条件。
  合唱队 学校是一所以合唱为主要特色项目的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合唱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被纳入了高一年级的拓展课程。在学校每年的红五月科普艺术节上,“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就是一个展示的平台。合唱通过它特有的艺术功能,在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判断能力、提升学生音乐综合素养、丰富学生精神生活中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体验到各种音乐要素的变化,清晰、直接地感受旋律线条的发展趋势,感受和声的色彩变化,体验平衡与和谐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感。
  书法社团  练习书法不仅能感受书法之美,同时还能够修身养性。学校美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软硬笔的书写水平,也为了学生多一项美术实践的能力,开设了书法班。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字帖,在一笔一划中回味汉字的奥妙无穷;在龙飞凤舞中去领略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在练习书法的同时产生的内心感受也是美妙无穷,意味深长的。在这样一种过程中,学生可以滤去一切杂念,心沉意静,专心构思一幅作品,那种内心的平和是高中学习生涯中必需的调节剂,有利于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调节身心,更能为他们的未来生活提供健康有益的自我调节方式。
篆刻社团 拙金篆刻社是学校的明星社团,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将我国古典的篆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成功之处也在于将篆刻融入学生的生活,学生在业余或者进入大学之后依然进行着与篆刻有关的休闲方式。该社成立于2003年9月,由最初的几名爱好者组成的兴趣小组发展到今天拥有新老成员近三百名,有着完备的组织结构,在学校、松江区、上海市、全国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在校内外均有一定知名度。曾代表松江区参加上海市第四届中学生社团文化展示,受到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串珠社团与十字绣社团 主要是以女学生为主,学生在这两个社团主要从事串珠与十字绣的学习与制作,学生还将自己的制作与社会公益相结合,每次学校组织外出公益宣传或者义卖活动,社团成员都会积极参与,将自己制作的串珠与十字绣工艺品作为宣传或者义卖赠品,为社会公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DV社团 DV社团除了教会学生如何使用DV,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一种生存状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社会中的所见所闻,都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记录下来,在空闲状态下,学生可以去大自然寻找最本真最美丽的生活状态把它记录下来,也可以记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将自己看到的与别人分享……
  围棋社 围棋作为高雅的脑体操运动,不仅能开发人的智力,还能促使良好品格的形成。它使人气定神闲,使浮躁的心归于质朴;使人学会处理问题主次分明,形成大局观念;使人经受挫折,锻炼心理素质增强意志品质;使人纯洁性情,气质脱俗。
  以事理见长:培育生活态度为主的社团
  心理社团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学校从2006年开始,每个学年都会举行一次心理周,在心理周中,除了一些宣传活动外,会面向全体同学招募一些有共同需求的同学,进行一次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有的时候也会请大学生与学生进行亲密互动,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心理困惑,以此来帮助他们解决在高中这个特殊的人生阶段出现的一些困惑。
  根与芽社团 也是学校的明星社团,以环境意识为主旨,通过各项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保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识,培养学生的公益心、慈善意识、为社会长远利益考虑的意识。近五年来,该社团策划了很多活动,譬如他们组织了多次的回收活动,回收墨盒、回收废旧电池;进行了多次垃圾分类回收宣传活动,他们在对松汇路、人民路等路段分类垃圾桶设置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在校内和庙前街等处以游戏的形式对垃圾分类的意义进行了宣传,收到了良好效果……
  绿色行动社团 绿色行动社团是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绿色、美好为主旨的社团,该社团由生物老师担任指导,通过与学生一起观察校园环境中的绿色,与学生一起制作环保用具,让学生自己养殖植物,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学会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同时将这样一些活动变成学生闲暇时间的一部分,帮助学生以健康恬静的方式度过休闲时间。
  啄木鸟社团 在语文组教师带领下,学生对松江区庙前街周边公共场所招牌的中文用字以及英文译名规范化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指正。通过这样一种社团活动,让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同时也发挥志愿者的督促作用,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社会责任感,增强公益意识。

感言

养性怡情增添生活乐趣

谭海岚

  学校教育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学生作为最具生命力的个体,我们除了要为其提供相应的知识技能及其它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东西外,更需要关注其闲暇生活的状况。
  学校“自养养性”的探索实践,就是以“养性”为主要内容,通过各种教育教学以及有形无形的教育形式,帮助学生形成“自养”的意识及技巧,帮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领域自我调节,积极快乐地生活与休闲。
  基于此,“自养养性”教育命题着眼于学生的性情培养,着眼于学生的情绪管理,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闲暇教育,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生活。
  我们学校培育的学生,不仅有学识能发展,而且有情趣会生活,他们能创造生活,同时也能享受生活。“自养养性”,就提供这样一种平台。

(作者为上海市松江一中校长)